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搜索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30.简述学校德育陶冶法及其要求。

答案:陶冶法是指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要求:(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1.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澡”“燥”“躁”三个字的结构后,归纳出形声字的特征,这种学习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136a-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最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传授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80d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话表明语文学科具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1d86-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小华屡次抄袭作业,吴老师训斥道:“我教了几十年的书,就没见过像你这种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学生。”下列对吴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c83-3a4c-5823-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下列选项表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经历过无数失败,才懂得成功的艰辛”中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c83-3a4c-7184-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张老师生气时在学生面前不自觉地会爆“粗口”,学生很反感,张老师应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eb5-fbc9-54e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识字教学中,教师将“辩”“辨”“辫”“瓣”的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区别。这一做法符合(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867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3-f31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5-f32c-3172-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对主人公痛苦、憧憬、多情善感和愤世嫉俗等情绪的描写,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其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2cc6-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0.简述学校德育陶冶法及其要求。

答案:陶冶法是指教育者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要求:(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练习卷-1)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相关题目
11.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澡”“燥”“躁”三个字的结构后,归纳出形声字的特征,这种学习属于(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派生类属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136a-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最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传授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班级授课制

B.  道尔顿制

C.  特朗普制

D.  文纳特卡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08b6-1405-80d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话表明语文学科具有( )。

A.  综合性

B.  思想性

C.  工具性

D.  人文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4-1d86-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小华屡次抄袭作业,吴老师训斥道:“我教了几十年的书,就没见过像你这种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学生。”下列对吴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缺乏教育艺术

B.  缺乏教育耐心

C.  缺乏教育智慧

D.  缺乏教育目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c83-3a4c-5823-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下列选项表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经历过无数失败,才懂得成功的艰辛”中的是( )。

A.  没有经历过无数失败,就无法懂得成功的艰辛

B.  如果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就可以懂得成功的艰辛

C.  不懂成功的艰辛,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无数失败

D.  即使没经历过无数失败,也可以懂得成功的艰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c83-3a4c-7184-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张老师生气时在学生面前不自觉地会爆“粗口”,学生很反感,张老师应该( )。

A.  依然如故,顺其自然

B.  无意为之,不必在意

C.  努力改正,尽量避免

D.  改变自己,不说脏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eb5-fbc9-54e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识字教学中,教师将“辩”“辨”“辫”“瓣”的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区别。这一做法符合( )。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f-c486-8675-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  《论语》

B.  《学记》

C.  《理想国》

D.  《雄辩术原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5f-9be3-f311-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属于( )。

A.  知识与能力目标

B.  价值观目标

C.  过程与方法目标

D.  情感态度目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b35-f32c-3172-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对主人公痛苦、憧憬、多情善感和愤世嫉俗等情绪的描写,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其作者是( )。

A.  歌德

B.  席勒

C.  茨威格

D.  格拉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5a9d-7da8-2cc6-c061-dd2ed03f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