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宽度
B、长度
C、厚度
D、面积
答案:D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 沥青路面第5.2.10条:泛油应为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的薄油层,损坏应按面积计算。
A、宽度
B、长度
C、厚度
D、面积
答案:D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 沥青路面第5.2.10条:泛油应为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的薄油层,损坏应按面积计算。
A. 龟裂
B. 裂缝
C. 坑槽
D. 松散
E. 沉陷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 沥青路面第5.2.11条:修补应为裂缝、坑槽、松散、沉陷、车辙等损坏的修复。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 沥青路面第5.2.11条:修补应为裂缝、坑槽、松散、沉陷、车辙等损坏的修复。
A. 宽度(m)
B. 长度(m)
C. 厚度(m)
D. 面积(m²)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5.3.2条:裂缝应为板块上只有一条裂缝的情况,应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应用影响宽度(1.0m)换算成损坏面积。损坏程度应按以下标准判断:轻度应为裂缝宽度小于3mm, 一般为未贯通裂缝。
A. 裂缝
B. 损坏
C. 唧泥
D. 沉陷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水泥混凝土路面第5.3.9条:唧泥应为板块接缝处有基层泥浆涌出,损坏应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应用影响宽度(1.0m)换算成损坏面积。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水泥混凝土路面第5.3.9条:唧泥应为板块接缝处有基层泥浆涌出,损坏应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应用影响宽度(1.0m)换算成损坏面积。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水泥混凝土路面第5.3.10条:露骨应为板块表面细集料散失、粗集料暴露或表层松疏剥落,损坏应按面积计算。
A. 裂缝
B. 板角断裂
C. 沉陷
D. 边角剥落
E. 坑洞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水泥混凝土路面第5.3.11条:修补应为裂缝、板角断裂、边角剥落和坑洞等损坏的修复。块状修补应按面积计算,裂缝类的条状修补应按长度(m)乘以0.2m影响宽度计算。长度大于5m的整车道修复不计为路面修补损坏。修补范围内再次发生的损坏,应按新的损坏类型计算。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水泥混凝土路面第5.4.1条:防护设施缺损应为防护设施(防撞护栏、防落网、声屏障、中央分隔带活动护 栏和防眩板等)缺失、损坏或损坏修复后达不到技术要求。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水泥混凝土路面第5.4.2条:隔离栅损坏应为隔离栅破损或损坏修复后达不到技术要求,损坏应按处计算。
A. 标志
B. 交通设施
C. 安全设施
D. 交通安全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水泥混凝土路面第5.4.3条:标志缺损应为各种交通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里程牌、轮廓标、 百米标等)残缺、位置不当或尺寸不规范、颜色不鲜明、污染,可变信息板故障等。损坏 应按处计算,其中轮廓标和百米标应每3个损坏算1处,累计损坏不足3个按1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