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宽度(m)
B、长度(m)
C、厚度(m)
D、面积(m²)
答案:B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5.3.2条:裂缝应为板块上只有一条裂缝的情况,应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应用影响宽度(1.0m)换算成损坏面积。损坏程度应按以下标准判断:轻度应为裂缝宽度小于3mm, 一般为未贯通裂缝。
A、宽度(m)
B、长度(m)
C、厚度(m)
D、面积(m²)
答案:B
解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5.3.2条:裂缝应为板块上只有一条裂缝的情况,应按长度(m)计算。检测结果应用影响宽度(1.0m)换算成损坏面积。损坏程度应按以下标准判断:轻度应为裂缝宽度小于3mm, 一般为未贯通裂缝。
A. 一般事故隐患
B. 较大事故隐患
C. 重大事故隐患
D.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解析: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解析:《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第十一条,由于计划性公路以及桥隧养护施工、改扩建施工、重大社会活动等原因,需要实施路段封闭或部分封闭时,应在路段封闭或部分封闭前3日上网填报与审核相关内容。
A. 泛油处治时机应根据泛油病害类型、严重程度及原因合理确定,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
B. 出现轻微泛油时,可撒布8~10mm粒径的碎石或粗砂,并采用压路机或行车碾压。
C. 因沥青面层的沥青用量偏高、矿料级配偏细或混合料空隙率偏低引起的路面泛油,可采用碎石封层、就地热再生、铣刨泛油面层后重铺等方式。
D. 因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良、空隙率偏大引起的沥青向上迁移型泛油,而沥青中、下面层的沥青含量低,混合料处于松散状态,存在结构性破坏时,可采用铣刨沥青面层、重新铺筑处治方式。
解析:《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第6.8.1条:泛油处治时机应根据泛油病害类型、严重程度及原因合理确定,并采取可行的技术措施,A正确。第6.8.2条:出现轻微泛油时,可撒布3~5mm 粒径的碎石或粗砂,并采用压路机或行车碾压,B错误。第6.8.4条:因沥青面层的沥青用量偏高、矿料级配偏细或混合料空隙率偏低引起的路面泛油,可采用碎石封层、就地热再生、铣刨泛油面层后重铺等方式,C正确。第6.8.5条:因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良、空隙率偏大引起的沥青向上迁移型泛油,而沥青中、下面层的沥青含量低,混合料处于松散状态,存在结构性破坏时,可采用铣刨沥青面层、重新铺筑处治方式,D正确。因此本题选B。
A. 2
B. 5
C. 10
D. 20
解析:根据《公路养护管理规范》(JTG G20-2011)第5.4.2条,路肩加固厚度应不小于5厘米,以确保路肩的稳定性。因此,答案是 B. 5厘米。
解析:《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第3.1.2条: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内容包括路况调查与评价、养护决策、日常养护、养护工 程设计、养护工程施工、养护工程质量验收、跟踪观测和技术管理。
解析:《湖南省高速公路条例》第十一条 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建设。 高速公路服务区应当建设下列基本设施: (一)短暂休息区、停车场、饮用水供应点、厕所等公共设施; (二)加油、购物、住宿、饮食、汽车维修等设施; (三)绿化、水土保持、夜间照明、给排水、污水处理、备用电源等设施。
A. 警告区
B. 上游过渡区
C. 下游过渡区
D. 终止区
解析:《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一般规定第6.1.5条:养护作业控制区应设置工程车辆专门的岀、入口,并宜设在顺行车方向的下游过渡区内。当工程车辆需经上游过渡区或工作区进入时,应布设警告标志并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A. 路面巡查
B. 日常检查
C. 日常巡查
D. 路面督查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3.4条:日常巡查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观状况进行的日常巡视检查。
A. 应当提前12小时通知该企业
B. 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该企业
C. 应当提前16小时通知该企业
D. 可以采取立即停电的措施
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行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解除前款规定的措施。
A.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B.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C. 实行全国统一管理,落实中央政府的主体责任
D. 依法治安、综合治理
解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的基本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力整治事故多发易发路段隐患,满足公众安全出行基本需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落实地方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中央部门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切实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保障,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依法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运输等破坏损害公路设施行为,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