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熟悉设计
B、核查图纸
C、技术交底
D、掌握设计
答案:C
解析: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71—2021)2.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
A、熟悉设计
B、核查图纸
C、技术交底
D、掌握设计
答案:C
解析: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71—2021)2.1.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
解析: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9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9.2 材料9.2.5条: 碎石封层用集料可采用沥青拌和站进行沥青预裹覆或烘干除尘处理,预裹覆的沥青 与碎石封层喷洒的沥青类型、标号可不同。
A. 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B. 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C. 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
D. 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所在单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关闭
解析: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选项A错在“应当”。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无权吊销其生产许可证,无权关闭生产经营单位。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法律、行政法规对目录的制定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A. 中等
B. 较粗
C. 较大
D. 较小
解析:根据《渗水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当渗沟反滤层淤塞失效时,需要进行翻修,并剔除其中较小颗粒的砂石。这是因为较小颗粒的砂石容易导致反滤层的淤塞,影响排水效果。剔除较小颗粒的砂石,可以保证排水畅通,提高渗沟的排水效果。
A. 头晕
B. 出汗
C. 口渴
D. 恶心
E. 胸闷
F. 心悸
G. 乏力
解析: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易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有升高。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脏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A. 沥青路面
B. 水泥路面
C.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
D. 块石路面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4.1条:砌块路面分为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及块石路面两大类, 其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砌块路面的填缝料应无散失、损坏。
A.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0万元的罚款
B.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80万元的罚款
C.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50万元的罚款
D. 没收违法所得,并处450万元的罚款
解析:第九十二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出具失实报告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职责的机构租借资质、挂靠、出具虚假报告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对有前款违法行为的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吊销其相应资质和资格,五年内不得从事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等工作;情节严重的,实行终身行业和职业禁入。
A. 无裂缝
B. 未熔合
C. 夹渣
解析: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71—2021) 标志立柱、横梁的焊接部分质量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50) 的规定,无裂缝、未熔合、夹渣等缺陷
A. 1:1000
B. 1:1500
C. 1:2000
D. 1:2500
解析:道路路线工程图的地形图,山岭重丘区一般采用1:1000。根据《公路测量规范》(JTG E60-2008)第3.3.1条,山岭重丘区的地形图一般采用1:1000的比例尺,以提供足够的细节和准确性。因此,答案是 A. 1:1000。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