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路面结构
B、施工工艺
C、材料
D、质量
E、质量指标
答案:ABCE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1.5条:改建工程、大中修工程的路面结构、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 有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大交通量路段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 对通行车辆的影响。
A、路面结构
B、施工工艺
C、材料
D、质量
E、质量指标
答案:ABCE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1.5条:改建工程、大中修工程的路面结构、施工工艺、材料、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 有关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大交通量路段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 对通行车辆的影响。
A. 预防性
B. 经常性
C. 保养性
D. 周期性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1条第一款: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沥青路面应进行预防性、经常性和周期性养护,加强路况巡查, 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订日常小修保养和经常性、预防性、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对于较大范围路面损坏和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路面, 应及时安排大中修或 改建工程。
A. 中修
B. 大修
C. 修建
D. 改建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2条:沥青路面的技术状况应符合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 有关规定。对沥青路面采取中修、大修、改建时, 除遵守本规范的相关技术规定外,还应遵守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的有关规定。
A. 3
B. 4
C. 5
D. 6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3条:沥青路面养护质量的评定等级分为优、良、中、次、差 5 个等级,按现行《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评定。
A. 15km/h
B. 20km/h
C. 25km/h
D. 30km/h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4条: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1 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摊铺、压实后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待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 低于 50℃后方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初期,应控制行驶车辆限速在 20km/h 以下,视表 面成型情况, 逐步恢复到设计时速。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4条: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1 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2) 沥青贯入式路面及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应及时将行车驱散的面料回扫,扫匀、压实,以形成平整密实的上封层。
A. 一级公路
B. 二级公路
C. 三级公路
D. 高速公路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4条: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1 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路面的日常清扫, 应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进行。高速公路 和一级公路应以机械清扫为主,其他等级可以机械和人工相结合进行清扫。
A. 经常性
B. 日常性
C. 维护性
D. 预防性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4条: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1 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加强经常性和预防性的日常养护,以保障路面及沿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
A. 普通型罩面
B. 防水型罩面
C. 抗滑层罩面
D. 沥青层罩面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6 条: 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罩面类型沥青路面罩面按其功能划分为普通型罩面(简称罩面)、防水型罩面(简称封层)和 抗滑层罩面(简称抗滑层)三种。
A. 路面质量
B. 路面结构
C. 路基土特性
D. 交通量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7条:公路沥青路面翻修与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路面破损严重, 采用罩面等措施不能使路面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时, 为保证必要的 服务功能,应进行翻修并对旧沥青面层尽可能予以再生利用。2翻修前, 应对需要翻修路段的路面结构、路基土特性和交通量进行调查分析, 并按 路面补强设计要求或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的规定进行结构厚度设计。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路面第4.2.8 条公路沥青路面补强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基层需补强时, 其结构的选择应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大小、材料种类、路基干 湿类型、现有路况,以及施工季节、施工机械配备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