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堵塞沟缝
B、设置丁坝
C、浸水挡土墙
D、抛石
答案:BCD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2.2条:公路水毁及其防治:1公路塌方、滑坡的防治。对可能发生塌方、滑坡的路段, 应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1) 在坍、滑体上方, 按其汇水面积及降雨情况, 结合地形设置截水、排水沟, 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入坍、滑体。2)设置挡土墙或抗滑桩等,维持土体平衡。3)种植草皮、表面喷混凝土地(水泥砂浆)、砌筑护坡或进行刷坡减轻土体,稳定边 坡。2泥石流的防治应遵循下列原则:1) 发生频率高的黏性泥石流及规模较大的稀性泥石流路段, 经技术经济比较宜改线绕 避;无法绕避时应避重就轻选择线路。2) 布设调治构造物, 应根据路段和桥梁所在位置, 结合地形、沟槽宽度、发生泥石流 性质、流势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确定,宜导不宜挑。3) 对于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的泥石流, 且当地人类活动、经济建设有可能促使泥石流 发育时,宜与有关部门协商,进行工程和生物水土保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理。4) 在泥石流易形成区, 平整山坡、堵塞沟缝、修建阶梯和土埂等控制水土流失和滑坍 发展。5)泥石流流通区,在地形、地质及储淤条件较好处,可修建拦挡或停淤场。3 沿河路基水毁的防治可采取设置丁坝、浸水挡土墙、抛石等防治措施。4 桥梁水毁防治。1) 稳定。次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措施, 可根据调整桥下滩流、河床冲淤分布的实 际需要以及水流流向等分别情况选择修建调治构造物。2)在不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可根据河岸条件、河床地貌以及桥孔位置等分别情 况修建调治构造物。3) 根据跨径大小、墩台基础埋置深度、桥位河段稳定情况, 增建基础防护构造物。 河 床稳定,冲刷范围较小时,宜采用立面防护措施;河床稳定, 冲刷范围圈套时, 宜采用 平面防护措施。
A、堵塞沟缝
B、设置丁坝
C、浸水挡土墙
D、抛石
答案:BCD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2.2条:公路水毁及其防治:1公路塌方、滑坡的防治。对可能发生塌方、滑坡的路段, 应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1) 在坍、滑体上方, 按其汇水面积及降雨情况, 结合地形设置截水、排水沟, 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入坍、滑体。2)设置挡土墙或抗滑桩等,维持土体平衡。3)种植草皮、表面喷混凝土地(水泥砂浆)、砌筑护坡或进行刷坡减轻土体,稳定边 坡。2泥石流的防治应遵循下列原则:1) 发生频率高的黏性泥石流及规模较大的稀性泥石流路段, 经技术经济比较宜改线绕 避;无法绕避时应避重就轻选择线路。2) 布设调治构造物, 应根据路段和桥梁所在位置, 结合地形、沟槽宽度、发生泥石流 性质、流势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确定,宜导不宜挑。3) 对于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的泥石流, 且当地人类活动、经济建设有可能促使泥石流 发育时,宜与有关部门协商,进行工程和生物水土保持相结合的综合治理。4) 在泥石流易形成区, 平整山坡、堵塞沟缝、修建阶梯和土埂等控制水土流失和滑坍 发展。5)泥石流流通区,在地形、地质及储淤条件较好处,可修建拦挡或停淤场。3 沿河路基水毁的防治可采取设置丁坝、浸水挡土墙、抛石等防治措施。4 桥梁水毁防治。1) 稳定。次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措施, 可根据调整桥下滩流、河床冲淤分布的实 际需要以及水流流向等分别情况选择修建调治构造物。2)在不稳定河段上,桥梁水毁防治可根据河岸条件、河床地貌以及桥孔位置等分别情 况修建调治构造物。3) 根据跨径大小、墩台基础埋置深度、桥位河段稳定情况, 增建基础防护构造物。 河 床稳定,冲刷范围较小时,宜采用立面防护措施;河床稳定, 冲刷范围圈套时, 宜采用 平面防护措施。
A. 1-3年
B. 2-4年
C. 3-6年
D. 5-10年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2.3条:公路、桥涵抗洪能力的评定。1 每隔 3-6 年应对公路、桥涵进行一次抗洪能力评定。如遇设计洪水及超设计洪水 年,宜结合水毁调查于当年进行一次抗洪能力评定。公路可根据水文、地质、路基、路面等条件基本相同的原则,划分成若干路段,按表 8.2.3-1 进行说不定桥涵以工程为单 元,按表 8.2.3-2 进行评定。
A. 强
B. 可
C. 弱
D. 差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表 8.2.3-1 路段抗洪能力评定标准:强、可、若、差
A. 应急抢修预案
B. 预防抢修预案
C. 应急抢修技术方案
D. 应急保障预案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3.1条:公路防冰、防雪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公路状况因地制宜实施, 分析并掌握 公路的抗灾能力,制订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抢修技术方案。重要工程和冰害、雪害多 发路段,应制订应急抢修预案,保障公路正常通行。
A. 治理效果
B. 治理经验
C. 工程成本
D. 工程造价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3.2 公路冰害防治应根据灾害牲和以往治理经验,制订经济适用的预防和抢修措施,提高治理效果,降低工程造价,并对和治理措施进行全面记录。
A. 阻止
B. 疏导
C. 拦截
D. 排放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3.2 公路冰害防治应根据灾害牲和以往治理经验,制订经济适用的预防和抢修措施,提高治理效果,降低工程造价,并对和治理措施进行全面记录。 当路面或结构物表面发生涎流冰覆盖时, 应采取措施清除, 并查找水源, 进行疏导、拦截、排放,避免形成新的涎流冰。
A. 固
B. 阻
C. 输
D. 导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4.2条:公路风沙防治工程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工程防护措施有固、阻、输、导等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2“固”是增加地表粗糙度, 应采用各种材料作覆盖物, 或设置各种沙障, 将贴地 层风速控制在起风沙之下或用不易被风吹的物质把沙粒与风隔离。固沙措施详见附录 H。3“阻”是阻滞风沙流, 拦截过境流沙, 切断沙源。应利用各种材料, 在迎风路侧 设置人工障碍物,减少和抑制沙丘前移,减轻或防止流沙对公路的危害。4“输”是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几何形态, 采取措施增大通过建筑物的风动沙运移强度,使原饱和风沙流在通过建筑物时处于非饱和状态,从而不产生沙的停留。5“导”是通过导风工程设施改变气流方向, 采取各种措施引导风沙流所挟的沙改 变沉积部位,从而使建筑物本身免遭风沙危害。
A. 快速反应
B. 准备充分
C. 组织有力
D. 处置得当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5.1条:公路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做到快速反应,准备充分,组织有力,处置得当,最大 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A. 临时交通组织方案
B. 交通组织方案
C. 交通组织措施
D. 交通应急抢险方案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5.3条: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组织领导体系;应急抢险队伍;人、材、物及资 金的保障;信息报告制度;临时交通组织方案;抢险工程措施等。
A. 早
B. 大
C. 小
D. 了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5.4 条:应对公路重要设施建立灾害预警体系,以切实掌握公路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的使用状态,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达到公路设施治早、治小、治了的目标。
A. 社会
B. 人员
C. 自然
D. 人为
解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防灾与突发事件处置第8.5.5条:当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发生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严重损坏影响交通或造成人身伤害的重特大突发事件时, 应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避免灾害扩大,做好灾后工程修复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