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C、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答案:C
解析:第十条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三)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A、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C、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答案:C
解析:第十条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三)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A.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当制订专项应急预案
B. 为防止重大活动突发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工作方案为现场处置方案
C. 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D.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必须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
解析: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B选项错误。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D选项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必须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
A. 综合应急预案
B. 专项应急预案
C. 现场处置方案
D. 应急工作方案
解析: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A. 使用单位不需要向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B. 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C. 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D. 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或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解析:本条第一款所列单位不属于中央企业的,其中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A. 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
B. 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C. 生产经营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两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D.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解析:A.B.C选项错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D选项正确。
A. 5
B. 7
C. 10
D. 20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
A.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本单位技术负责人
D. 本单位安全负责人
解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送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A. 坚持“谁的资质谁负责、挂谁的牌子谁负责”,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严格追究资质方的责任
B. 用好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C. 处理好“红灯”“绿灯”“黄灯”之间的关系,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推进
解析:国务院安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措施:八、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资质行为。严肃查处建筑施工、矿山、化工等高危行业领域违法分包转包行为,严肃追究发包方、承包方相应法律责任。严格资质管理,坚持“谁的资质谁负责、挂谁的牌子谁负责”,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严格追究资质方的责任。十三、重奖激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鼓励社会公众通过政务热线、举报电话和网站、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对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用好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十五、各级监管部门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红灯”“绿灯”“黄灯”之间的关系,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
解析:不是本级安委会,是上级安全会。国务院安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措施:十四、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行为。严格落实事故直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直接责任人和负有管理和领导责任的人员依规依纪依法从严追究责任。对初步认定的瞒报事故,一律由上级安委会挂牌督办,必要时提级调查。
A. 国务院安委会立即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
B.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深入排查重大风险隐患,列出清单、明确要求、压实责任、限期整改。
C. 省、市级安委会或中央企业总部挂牌督办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风险隐患。
D. 统筹疫情防控和公共安全,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高层建筑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立即责令整改。
E. 对排查整治不认真,未列入清单、经查实属于重大隐患的,要当作事故对待,引发事故的要从严从重追究责任。
解析:选项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国务院安委会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条措施,第6条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具体内容。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部门规章
解析:法律可以设定各种种类的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