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路基
B、土基
C、垫层
D、粘层
答案:A
解析:根据《公路路面工程技术规范》(JTG D50-2017):路面是在路基上铺筑成一定厚度的结构层,主要起到传递和分散荷载、保护路基、提供良好行车条件等作用。因此,答案是 A. 路基。
A、路基
B、土基
C、垫层
D、粘层
答案:A
解析:根据《公路路面工程技术规范》(JTG D50-2017):路面是在路基上铺筑成一定厚度的结构层,主要起到传递和分散荷载、保护路基、提供良好行车条件等作用。因此,答案是 A. 路基。
A. 排水沟
B. 边沟
C. 渗沟
D. 截水沟
解析: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全挖方路基两边需要设置边沟,以便于排除地表水,保持路基稳定。因此,答案是 B. 边沟。
A. 挡墙
B. 端墙
C. 护墙
D. 翼墙
解析: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4):出水管放入沟槽时,其底部应平顺,出水管的管端应延伸到排水沟内,并设端墙,以保证排水顺畅且避免水流直接冲刷沟底。因此,答案是 B. 端墙。
A. 推土机
B. 平地机
C. 铣刨机
D. 挖掘机
解析:适于开挖整段边沟的施工机械是平地机。根据《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JTG F40-2004)附录A中提到:平地机具有高效的挖沟、整地、填筑等功能,适用于开挖整段边沟。因此,答案是 B. 平地机。
A. 排水沟
B. 盲沟
C. 跌水
D. 急流槽
解析: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对于高填土路堤,为防止雨水漫流和冲刷边坡,在边坡设置急流槽。急流槽可以有效地引导水流,减少对边坡的冲刷。因此,答案是 D. 急流槽。
A. 土质
B. 水流速度
C. 沟底纵坡
D. 断面形状
解析:《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4)排水沟渠加固类型的选择与土质、水流速度、沟底纵坡等因素有关沟渠加固的选择与断面形状无关。因此,答案是 D. 断面形状。
A. 砂桩
B. 水泥砂砾桩
C. 粉喷桩
D. 预制桩
解析:对于局部发生翻浆的路段,可以采用打水泥砂砾桩的方法予以改善。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水泥砂砾桩可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防止翻浆现象的发生。因此,答案是 B. 水泥砂砾桩。
A. 降低水位
B. 提高水位
C. 加固
D. 强制排水
解析:如果翻浆路段地势条件许可,可以采用挖深边沟、降低水位的处理方法。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降低水位有助于减轻土壤的饱和程度,降低翻浆风险。因此,答案是 A. 降低水位。
A. 30cm
B. 50cm
C. 30~50cm
D. >100cm
解析:砂垫层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其厚度应保证不致因沉降发生断裂。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砂垫层的厚度一般应在30~50cm范围内。因此,答案是 C. 30~50cm。
A. 锚固法
B. 套墙加固法
C. 增建支撑墙加固法
D. 水泥砂浆填塞法
解析:当挡土墙产生裂缝、断裂(无沉降错台)并已停止发展时,采取的合理加固方法是水泥砂浆填塞法。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第7.2.2条,水泥砂浆填塞法可以修复裂缝,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因此,答案是 D. 水泥砂浆填塞法。
A. 算术
B. 数理
C. 加权
D. 累加
解析:养护质量综合值可采用算术平均方法求得。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调查与评定规程》(JTJ 073-97)第5.1条,算术平均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得到养护质量综合值。因此,答案是 A. 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