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砂桩
B、水泥砂砾桩
C、 粉喷桩
D、 预制桩
答案:B
解析:对于局部发生翻浆的路段,可以采用打水泥砂砾桩的方法予以改善。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水泥砂砾桩可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防止翻浆现象的发生。因此,答案是 B. 水泥砂砾桩。
A、 砂桩
B、水泥砂砾桩
C、 粉喷桩
D、 预制桩
答案:B
解析:对于局部发生翻浆的路段,可以采用打水泥砂砾桩的方法予以改善。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水泥砂砾桩可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防止翻浆现象的发生。因此,答案是 B. 水泥砂砾桩。
A. 降低水位
B. 提高水位
C. 加固
D. 强制排水
解析:如果翻浆路段地势条件许可,可以采用挖深边沟、降低水位的处理方法。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降低水位有助于减轻土壤的饱和程度,降低翻浆风险。因此,答案是 A. 降低水位。
A. 30cm
B. 50cm
C. 30~50cm
D. >100cm
解析:砂垫层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其厚度应保证不致因沉降发生断裂。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砂垫层的厚度一般应在30~50cm范围内。因此,答案是 C. 30~50cm。
A. 锚固法
B. 套墙加固法
C. 增建支撑墙加固法
D. 水泥砂浆填塞法
解析:当挡土墙产生裂缝、断裂(无沉降错台)并已停止发展时,采取的合理加固方法是水泥砂浆填塞法。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第7.2.2条,水泥砂浆填塞法可以修复裂缝,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因此,答案是 D. 水泥砂浆填塞法。
A. 算术
B. 数理
C. 加权
D. 累加
解析:养护质量综合值可采用算术平均方法求得。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调查与评定规程》(JTJ 073-97)第5.1条,算术平均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得到养护质量综合值。因此,答案是 A. 算术。
A. 面层
B. 基层
C. 垫层
D. 承重层
解析:在路面结构层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层次是面层。根据《公路路面工程技术规范》(JTG D50-2017)第3.1条,面层具有承受车辆荷载、提供良好行车条件等功能。因此,答案是 A面层
A. 暗沟
B. 渗沟
C. 截水沟
D. 渗水井
解析:用于吸收、降低、汇集、排除地下水的功能的地下排水设施为渗水井。根据《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4)第4.2.2条,渗水井可以有效地集中和排除地下水,保持路基的稳定性。因此,答案是 D. 渗水井。
A. 粘土加固
B. 碎石加固
C. 设置截水明槽
D. 种树
解析:陡坡路段路肩比较好的养护措施是设置截水明槽。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第7.2.3条,截水明槽可以有效地引导雨水流,减少对路肩的冲刷。因此,答案是 C. 设置截水明槽。
A. 10~20cm
B. 10~30cm
C. 20~40cm
D. 30~50cm
解析:截水明槽设置宽度是30~50cm。根据《公路路基工程技术规范》(JTG D30-2015)第6.3.4条,截水明槽的宽度应在30~50cm范围内,以满足排水要求。因此,答案是 D. 30~50cm。
A. 1:1000
B. 1:1500
C. 1:2000
D. 1:2500
解析:道路路线工程图的地形图,山岭重丘区一般采用1:1000。根据《公路测量规范》(JTG E60-2008)第3.3.1条,山岭重丘区的地形图一般采用1:1000的比例尺,以提供足够的细节和准确性。因此,答案是 A. 1:1000。
A. 种树
B. 砂浆铺砌
C. 沙
D. 粘土
解析:根据《公路养护管理规范》(JTG G20-2011)第5.4.1条,路肩边缘缺口的维修方法之一是使用砂浆对缺口进行修补,以提高路肩的稳定性。因此,答案是 B. 砂浆铺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