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米
B、 1.5米
C、 1.0米
D、 0.5米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桥涵工程》(SL 352-2006)的相关规定,小桥涵基础底面如河床有铺砌层时,应设置在铺砌层顶面以下1.0米。本题答案为C。
A、 2.0米
B、 1.5米
C、 1.0米
D、 0.5米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桥涵工程》(SL 352-2006)的相关规定,小桥涵基础底面如河床有铺砌层时,应设置在铺砌层顶面以下1.0米。本题答案为C。
A. 水泥7天抗压强度为325Mpa
B. 水泥7天抗压强度为32.5 Mpa
C. 水泥28天抗压强度为32.5 Mpa
D. 水泥28天抗压强度为325 Mp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工业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的相关规定,标号325号水泥是指水泥在28天达到的抗压强度为32.5 MPa的水泥。本题答案为C。 该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生产、销售、使用、检验和验收。水泥的抗压强度是衡量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应选择适当强度等级的水泥,并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A. 二米
B. 三米
C. 四米
D. 五米
解析:根据《公路路面平整度检测规程》(JTG/T F20-2015)规定,路面平整度小围的抽样调查可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或三米直尺检测。三米直尺是一种常用于公路路面平整度检测的工具,能够准确地测量路面的高低差异。
A. 破损率
B. 弯沉值
C. 摩擦因数
D. 平整度指数
解析:路面强度是指路面在承受车辆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与破坏的能力。根据《公路路面强度检测规程》(JTG/T F30-2011)规定,路面强度的调查指标为路面的弯沉值。弯沉值是反映路面受载荷作用下变形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测量路面在荷载作用下的弯沉变形来评估路面强度。
A. 快
B. 紧
C. 对
D. 准
解析:丈量距离的基本要求是"直、平、准"。直是指丈量线要求直线行进,不得发生弯曲;平是指丈量线应尽量靠近地面,使丈量点之间的高差最小;准是指丈量结果应尽量精确,误差范围要控制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A. 0.5 米
B. 1米
C. 1.5米
D. 2米
解析:边坡坡度是一种用于描述边坡倾斜程度的量化指标。它是边坡的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根据《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J 025-2011)规定,边坡坡度计算时,应取高度等于1米,以表示坡度值。例如,若边坡高度为2米,水平宽度为4米,则边坡坡度为 2/4 = 0.5,表示每高度增加1米,水平宽度需要增加2米。
A. 严格
B. 部分
C. 重点
D. 全部
解析:高速公路是一种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其出入口全部实施控制,通常采用立交桥、匝道等控制设施。高速公路为了确保高速行驶的安全和畅通,对车辆出入实施严格的管理,如限制低速、非机动车辆进入等。
A. 路基翻浆
B. 路基沉陷
C. 路基缺口
D. 路基坍塌
解析:路基沉陷是指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或半挖半填开裂下沉或整个路基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由于地基土的承载力不足、填土压实不良或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引起。路基沉陷会导致路面变形、裂缝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到公路的安全使用。因此,在公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基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处理,以保障公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A. 坍方
B. 泥石流
C. 路基缺口
D. 滑坡
解析: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规程》的规定,坍方是指路面上边坡土体或岩层在自重的作用下,加上雨水或地下水的诱发,突然从边坡上坍塌下来的土石坍落物。泥石流、路基缺口和滑坡分别指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现象,与坍方的概念不同。
A. 中等
B. 较粗
C. 较大
D. 较小
解析:根据《渗水工程技术规程》的规定,当渗沟反滤层淤塞失效时,需要进行翻修,并剔除其中较小颗粒的砂石。这是因为较小颗粒的砂石容易导致反滤层的淤塞,影响排水效果。剔除较小颗粒的砂石,可以保证排水畅通,提高渗沟的排水效果。
A. 岩层
B. 土层
C. 风化层
D. 透水层
解析:根据《渗水工程技术规程》的要求,渗井下部应作为排水结构,井深必须穿过不透水层而深达透水层。这是为了确保渗井能够将积水有效地排放到透水层中,实现渗水工程的排水目的。如果渗井没有深入到透水层,排水效果将受到限制,无法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