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超声回弹综合法
B、回弹法
C、雷达法
D、钻芯取样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超声回弹综合法是一种对混凝土结构强度非破损检验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采用超声仪和回弹仪,在构件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音和回弹值,然后利用已建立起的测强公式推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与单一回弹法或超声法相比,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受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影响小、测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质量等优点。
A、超声回弹综合法
B、回弹法
C、雷达法
D、钻芯取样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超声回弹综合法是一种对混凝土结构强度非破损检验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采用超声仪和回弹仪,在构件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音和回弹值,然后利用已建立起的测强公式推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与单一回弹法或超声法相比,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受混凝土龄期和含水率影响小、测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质量等优点。
A. 抗压性能
B. 抗裂性能
C. 抗剪性能
D. 抗拉性能
解析: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预应力大大的提高了结构的抗裂性能,因此选项B 抗裂性能是正确的。预应力可以使结构内部的应力得到控制,从而减小了结构中的应力集中,改善了结构的抗裂性能。
A. 3mm
B. 4mm
C. 5mm
D. 6mm
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D30-2004)规定,水泥混凝土中,粗骨料是指直径大于5mm的骨料,因此选项C正确。
A. 路面边缘呈不整齐的破碎损坏
B. 路面边缘不成直线
C. 路面边缘圆滑
D. 路面边缘缺口
解析:《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D30-2004)规定,沥青路面啃边病害是指路面边缘呈不整齐的破碎损坏,因此选项A正确。
A. 坡脚沟槽
B. 拦水带和路肩
C. 路基排水
D. 急流槽
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D30-2004)规定,集水槽是指在路面边沿,为拦截路面边沿雨水、污水,由路面、拦水带和路肩构成的拦水系统,选项B正确。
A. lh~2h
B. 6h~8h
C. 半天
D. 24h
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D30-2004)规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经常检查排水情况,检查时间一般以在雨后lh~2h为宜,选项A正确。
A. 直接砌筑
B. 水泥砂浆勾缝
C. 水泥砂浆抹面
D. 喷涂
解析:干砌片石是指没有任何粘结材料的堆砌,一般用于拦截和导流等较小的水流。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D30-2004)规定,沟渠加固的干砌片石类型包括直接砌筑、水泥砂浆勾缝和水泥砂浆抹面,选项D不正确。
A. 50%
B. 75%
C. 100%
D. 90%
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0)的规定,添建涵洞时,在砌体砂浆或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90%后,方可回填土。这是为了确保砌体砂浆或砼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回填土对其造成的压力和影响,防止结构损坏。
A. 破碎
B. 破边
C. 断裂
D. 断边
解析:啃边是指沥青路面边缘所呈现的不整齐破碎损坏。根据《公路路面工程技术规范》(JTG F40)的规定,啃边是沥青路面边缘由于受交通荷载作用、材料质量不良、施工质量问题等原因所产生的破碎损坏现象。
A. 土基
B. 基础
C. 底层
D. 垫层
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的规定,路面结构分为三层,分别是面层(承担车辆荷载、防止水分侵入),基层(承担车辆荷载、分散荷载,提高路面承载力),垫层(起到过渡和调整作用,使上层荷载均匀传递至下层)。
A. 望远镜
B. 水准器
C. 基座
D. 脚螺旋
解析:根据《水准仪技术要求》和相关测量仪器标准,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A)、水准器(B)和基座(C)组成。望远镜(A)用于观测目标,使观测者能清晰地看到目标物;水准器(B)用于检查和调整水准仪的水平状态,确保测量过程中水准仪保持水平;基座(C)是水准仪的支撑结构,将水准仪固定在测量点上,保证测量过程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