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40、【问答题】分析《牡丹亭》(惊梦)(节选)中所表现的杜丽娘的心理活动。

答案:答案:(1)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处处表现出贵族少女矜持和娇羞的性格。(2)来到园中,满园春色在她内心激起巨大波澜,发出惊叹。(3)表现出对自然和青春的热爱。(4)也有对礼教的不满和无可奈何的苦闷。(5)总之写出了青春觉醒的心灵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0、【单选题】《古文辞类纂》的编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2a-352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问答题】简述张岱《柳敬亭说书》的艺术手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a4-08c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单选题】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是一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4-6ea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单选题】《狱中上母书》所用”若敖之鬼”典故涉及的人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96-cd0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单选题】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f-be2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单选题】”拱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出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12-6658-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问答题】为何说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风格既雄浑又悲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4-8d9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多选题】下列作品中,阐发了作者重要文学观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c-c65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问答题】简述王禹偁《村行》中间两联的艺术特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6d-a85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单选题】下列为袁宏道所认同的观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6-90f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40、【问答题】分析《牡丹亭》(惊梦)(节选)中所表现的杜丽娘的心理活动。

答案:答案:(1)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处处表现出贵族少女矜持和娇羞的性格。(2)来到园中,满园春色在她内心激起巨大波澜,发出惊叹。(3)表现出对自然和青春的热爱。(4)也有对礼教的不满和无可奈何的苦闷。(5)总之写出了青春觉醒的心灵历程。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30、【单选题】《古文辞类纂》的编者是

A.  归有光

B.  方苞

C.  姚鼐

D.  刘大櫆

解析:解析: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穀,号惜抱,桐城(今属安徽)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又曾任四库馆纂修官,书未告成,以病归。后主讲安徽敬敷书院、南京钟山书院、扬州梅花书院等书院四十余年。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而为一,又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字说。古文简洁深淳,风格典雅。所编《古文辞类纂》为著名古文选本,流传甚广,对清中叶以后散文有很大影响。有《惜抱轩全集》等。P325-P326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2a-352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问答题】简述张岱《柳敬亭说书》的艺术手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a4-08c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单选题】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是一首

A.  悼亡词

B.  节序词

C.  咏物词

D.  送别词

解析: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明咏孤雁,暗写自身,借孤雁的形象和遭遇,写出了自己四处漂泊的身世之感,也寄寓了南宋遗民在亡国以后失落、彷徨,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4-6ea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单选题】《狱中上母书》所用”若敖之鬼”典故涉及的人物是

A.  李斯

B.  子文

C.  杨修

D.  陆机

解析:解析:《狱中上母书》所用”若敖之鬼”是指无子孙祭祀的饿鬼。若敖:楚国公族名。这一族的子文为楚国令尹,看到族人子越椒行止不正,将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灾难。临终前,对族人哭着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后来,若敖氏终于因为越椒叛楚而被灭了全族。事见《左传·宣公四年》。P230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96-cd0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单选题】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

A.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B.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C.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D.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解析:解析: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在总结以往文学创作机律的基础上,结合梅充臣的人生经历,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f-be2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单选题】”拱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出自()

A.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B.  张养浩《中吕朱履曲》(警世)

C.  张可久《南昌金字经》(春晚)

D.  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

解析:解析:正胶滚当思勇退,到参商才说归期。只恐范蠡、张良笑人痴。抻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出自张养浩《中吕朱履曲》(警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12-6658-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问答题】为何说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风格既雄浑又悲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4-8d9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多选题】下列作品中,阐发了作者重要文学观的有

A.  郑燮《板桥题画》

B.  苏轼《答谢民师书》

C.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D.  归有光《项脊轩志》

E.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解析:解析:(1)板桥题画小品的特点是生发于画面而又能出其外,或借以阐发文艺观点,或用来揭示人生哲理,时具真知灼见而又妙趣横生,故历来为人所重。(2)《答谢民师书》是苏轼的一篇文论。文章的重点是阐述自己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他讨论了创作中物、言、意三者的关系,提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自然文风,反对故为艰深,这符合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基本规律。(3)《梅圣俞诗集序》的重要观点,是在总结以往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梅尧臣的人生经历,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此诗学观揭示了创作与人生的关系,与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韩愈”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具有普遍的诗学意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c-c65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问答题】简述王禹偁《村行》中间两联的艺术特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6d-a85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选题】下列为袁宏道所认同的观点是

A.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B.  汉后无文,唐后无诗

C.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D.  六经国史之外,其余著述皆为小说也

解析:解析:袁宏道与李贽过从甚密,思想上受其影响较深,文学上竭力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强调文学作品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人冲淡风雅,爱游乐山水,流连风景。其散文大多描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趣,风格自然清新,在”三袁”中成就最高。有《袁中郎全集》。p22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6-90f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