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1、【多选题】下列作品中,阐发了作者重要文学观的有

A、 郑燮《板桥题画》

B、 苏轼《答谢民师书》

C、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D、 归有光《项脊轩志》

E、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答案:ABC

解析:解析:(1)板桥题画小品的特点是生发于画面而又能出其外,或借以阐发文艺观点,或用来揭示人生哲理,时具真知灼见而又妙趣横生,故历来为人所重。(2)《答谢民师书》是苏轼的一篇文论。文章的重点是阐述自己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他讨论了创作中物、言、意三者的关系,提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自然文风,反对故为艰深,这符合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基本规律。(3)《梅圣俞诗集序》的重要观点,是在总结以往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梅尧臣的人生经历,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此诗学观揭示了创作与人生的关系,与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韩愈”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具有普遍的诗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9、【单选题】李清照词句”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指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2-fe2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单选题】下列《牡丹亭》(惊梦)(节选)的曲词中,杜丽娘游园结束时所唱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9-408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单选题】文天祥《正气歌》中”正气”的含义,主要来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1-e91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单选题】下列词人中,对南宋后期风雅词派甚有影响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9-d6d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问答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呜呼!自公任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请回答:(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描写的人物是谁?(2)这段文字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与特点?(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语。屯邅【困踬】从容【指顾】颍水之【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30-211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单选题】元好闻《岐阳》:”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五兵”指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31-655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单选题】下列作者中,被称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6-f4f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多选题】《项脊轩志》写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征象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88-c0e3-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单选题】取时调新声作慢词,与柳永齐名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b-b5b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单选题】陈子龙《小车行》猫绘了一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26-70a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1、【多选题】下列作品中,阐发了作者重要文学观的有

A、 郑燮《板桥题画》

B、 苏轼《答谢民师书》

C、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D、 归有光《项脊轩志》

E、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答案:ABC

解析:解析:(1)板桥题画小品的特点是生发于画面而又能出其外,或借以阐发文艺观点,或用来揭示人生哲理,时具真知灼见而又妙趣横生,故历来为人所重。(2)《答谢民师书》是苏轼的一篇文论。文章的重点是阐述自己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他讨论了创作中物、言、意三者的关系,提倡”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自然文风,反对故为艰深,这符合文学创作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基本规律。(3)《梅圣俞诗集序》的重要观点,是在总结以往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梅尧臣的人生经历,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此诗学观揭示了创作与人生的关系,与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韩愈”不平则鸣”说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具有普遍的诗学意义。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9、【单选题】李清照词句”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指的是

A.  牡丹

B.  月季

C.  芍药

D.  菊花

解析:解析:李清照词句”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指的是菊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2-fe2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单选题】下列《牡丹亭》(惊梦)(节选)的曲词中,杜丽娘游园结束时所唱的是

A.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B.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C.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D.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解析:解析:A项为[步步娇]中的词,C项为[绕池游]中的词,D项为[皂罗袍]中的词。B项是游园结束时的唱词,”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9-408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单选题】文天祥《正气歌》中”正气”的含义,主要来自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解析:解析:《正气歌》是文天祥在狱中所作,表现了大义凛然的精神风貌。”正气”的含义源自于”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1-e91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单选题】下列词人中,对南宋后期风雅词派甚有影响的是

A.  刘过

B.  姜夔

C.  史达祖

D.  刘克庄

解析:解析:姜夔为词格调高雅,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9-d6d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问答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呜呼!自公任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请回答:(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描写的人物是谁?(2)这段文字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与特点?(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语。屯邅【困踬】从容【指顾】颍水之【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30-211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选题】元好闻《岐阳》:”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五兵”指的是

A.  五路人马

B.  五名士卒

C.  五种兵法

D.  五种兵器

解析:解析:”五兵”指的是五种兵器,即矛、戟、钺、楯、弓矢。P15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31-655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单选题】下列作者中,被称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的是

A.  王禹偁

B.  梅尧臣

C.  范仲淹

D.  苏舜钦

解析:解析:王禹偁在文学上反对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文风,要求”革弊复古”,被称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6-f4f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多选题】《项脊轩志》写大家庭分崩离析的征象有

A.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B.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C.  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E.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88-c0e3-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单选题】取时调新声作慢词,与柳永齐名的是

A.  范仲淹

B.  晏殊

C.  张先

D.  秦观

解析:解析: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历官永兴军通判,渝州、虢州知州等,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晚年悠游乡里,以泛舟、垂钓为乐。工诗词,其诗现存极少,以词著名,早年由小令入手,与晏殊、欧阳修并称;后来多取时调新声作慢词,又与柳永齐名。有《张子野词》。P38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b-b5b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单选题】陈子龙《小车行》猫绘了一幅

A.  酷吏征兵图

B.  衣锦还乡图

C.  江畔送别图

D.  饥民流亡图

解析: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饥民流亡图。作者通过一对夫妻逃荒的悲惨图景,反映了当时旱、蝗灾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忧虑和对饥民的同情。P22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26-70a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