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5、【多选题】下列作品出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有

A、 《司文郎》

B、 《明湖边美人绝调》

C、 《马二先生游西湖》

D、 《宝玉挨打》

E、 《制台见洋人》

答案:BE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属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是B项和E项。《明湖边美人绝调》选自《老残游记》,《制台见洋人》选自《官场现形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6、【单选题】《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句中”狼藉”的意思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93-c67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单选题】”世有以术使民丽无道揆者”一语,出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85-3f1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今年冬又大早,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红下,出乱石间,始见源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毕,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请回答:(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谁?(2)这段文字表现了景物中人的什么感受?(3)解释下面句中带点的词语。到庵外_石矼_上_洋洋_远去挽崖端偃_木_牵连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e7-1a9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单选题】《司文郎》的作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68-9c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多选题】《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片段中,曹操中离间计后,所杀的将领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40-660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多选题】下列元曲篇目中,使用了代言体形式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d-615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单选题】马致远《汉宫秋》的男主角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6-881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单选题】卒谥文忠的作家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ed-96c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单选题】欧阳修《朋党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这一史实见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7-6ed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多选题】下列作品中,以秋天为背景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c5-7c4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5、【多选题】下列作品出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有

A、 《司文郎》

B、 《明湖边美人绝调》

C、 《马二先生游西湖》

D、 《宝玉挨打》

E、 《制台见洋人》

答案:BE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属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是B项和E项。《明湖边美人绝调》选自《老残游记》,《制台见洋人》选自《官场现形记》。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6、【单选题】《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句中”狼藉”的意思是

A.  狼狈

B.  颓丧

C.  凌乱

D.  充满

解析:解析:《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句中”狼藉”的意思是”凌乱的样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93-c67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单选题】”世有以术使民丽无道揆者”一语,出自()。

A.  《吴士》

B.  《楚人养狙》

C.  《狱中上母书》

D.  《又与焦弱侯》

解析:解析:”世有以术使民丽无道揆者”是出自刘基的《楚人养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85-3f1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今年冬又大早,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红下,出乱石间,始见源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余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毕,欲争取之,因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请回答:(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作品?作者是谁?(2)这段文字表现了景物中人的什么感受?(3)解释下面句中带点的词语。到庵外_石矼_上_洋洋_远去挽崖端偃_木_牵连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e7-1a9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单选题】《司文郎》的作者是

A.  纪晓岚

B.  袁枚

C.  蒲松龄

D.  吴敬梓

解析:解析:《司文郎》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68-9c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多选题】《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片段中,曹操中离间计后,所杀的将领有

A.  蒋干

B.  蔡瑁

C.  张允

D.  甘宁

E.  杨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40-660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多选题】下列元曲篇目中,使用了代言体形式的有

A.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B.  《西厢记》

C.  《琵琶记》

D.  《【中吕】朱履曲》(警世)

E.  《【南吕】金字经》(春晚)

解析:解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基本上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西厢记诸宫调》p156、180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d-615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单选题】马致远《汉宫秋》的男主角是

A.  汉高祖

B.  汉武帝

C.  汉昭帝

D.  汉元帝

解析:解析:马致远的《汉宫秋》写的是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故事,故其男主角是汉元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6-881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单选题】卒谥文忠的作家是

A.  范仲淹

B.  晏殊

C.  欧阳修

D.  王安石

解析:解析: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卒谥文忠。p59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ed-96c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单选题】欧阳修《朋党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这一史实见于

A.  《汉书》

B.  《后汉书》

C.  《新五代史》

D.  《新唐书》

解析:解析:黄巾贼,指东汉末年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军”起义。事见《后汉书`党锢传序》。《汉书》主要记述的是西汉的历史,《新五代史》记述的是五代的历史,《新唐书》记述的是唐代的历史,故A、C、D三项排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7-6ed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多选题】下列作品中,以秋天为背景的有

A.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B.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C.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D.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E.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解析:解析:D项上片由伤春写到伤别,下片由伤别回到伤春,全词围绕春愁别恨展开。故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c5-7c4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