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7、【单选题】下列作家中,提出词”别是一家”观点的是

A、 李清照

B、 周邦彦

C、 辛弃疾

D、 苏轼

答案:A

解析:解析: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是著名学者。年十八嫁与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屏居青州,夫妻共同致力于金石收藏研究。金人占领中原后,避乱南方,赵明诚病逝,李清照辗转于明州、台州、杭州等地,晚年避居金华,境况孤寂凄凉,直至去世。为婉约派大家,前期词作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则侧重表现身世之感与故国之思,风格清新自然。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影响颇大。有《漱玉词》。P8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28、【单选题】因《南山集》案牵连方苞入狱的人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85-70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单选题】辛弃疾词句”我最怜君中宵舞”所用典故的主人公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3-772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单选题】袁宏道《虎丘记》写虎丘月夜斗歌,最初一个层次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6-c8e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问答题】分析《楚人养狙》的寓意以及在叙事中展开对话的特点和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70-109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单选题】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是一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4-6ea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单选题】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高诱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c-a4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单选题】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是一首有政治寄托的咏物词,所咏之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2-60d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单选题】”正胶漆当思勇退,到参商才说归期”的作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4-be7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单选题】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所祭奠的人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7e-53f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单选题】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勇夺三军之帅”语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d-cb1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7、【单选题】下列作家中,提出词”别是一家”观点的是

A、 李清照

B、 周邦彦

C、 辛弃疾

D、 苏轼

答案:A

解析:解析: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是著名学者。年十八嫁与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屏居青州,夫妻共同致力于金石收藏研究。金人占领中原后,避乱南方,赵明诚病逝,李清照辗转于明州、台州、杭州等地,晚年避居金华,境况孤寂凄凉,直至去世。为婉约派大家,前期词作多写闺情相思,南渡后则侧重表现身世之感与故国之思,风格清新自然。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影响颇大。有《漱玉词》。P88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28、【单选题】因《南山集》案牵连方苞入狱的人是

A.  袁枚

B.  戴名世

C.  唐甄

D.  姚鼐

解析:解析: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历康雍乾三朝,早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乾隆时累官至翰林院侍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P30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85-70b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单选题】辛弃疾词句”我最怜君中宵舞”所用典故的主人公是

A.  谢安

B.  祖逖

C.  王衍

D.  韩愈

解析:解析:辛弃疾词句”我最怜君中宵舞”所用典故的主人公是祖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3-772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单选题】袁宏道《虎丘记》写虎丘月夜斗歌,最初一个层次是

A.  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

B.  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C.  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

D.  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解析:解析:文章从开始”唱者千百”到最后”壮士听而下泪”,层层深入,情景交融,把读者引入到一个若有所失,但更有所得、充满了艺术美的境界。因此”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是第一层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6-c8e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问答题】分析《楚人养狙》的寓意以及在叙事中展开对话的特点和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70-109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单选题】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是一首

A.  悼亡词

B.  节序词

C.  咏物词

D.  送别词

解析: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明咏孤雁,暗写自身,借孤雁的形象和遭遇,写出了自己四处漂泊的身世之感,也寄寓了南宋遗民在亡国以后失落、彷徨,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d4-6ea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单选题】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高诱是

A.  东汉人

B.  西汉人

C.  南北朝人

D.  唐人

解析:解析:高诱:东汉人,曾注《战国策》。P5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c-a4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单选题】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是一首有政治寄托的咏物词,所咏之物是

A.  蝉

B.  燕子

C.  孤雁

D.  蟋蟀

解析:解析:《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是一首有政治寄托的咏物词。作者借写残秋哀蝉的形象,抒发了沉痛悲凄的家国沦亡之感,可谓”亡国之音哀以思”。p12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2-60d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单选题】”正胶漆当思勇退,到参商才说归期”的作者是

A.  马致远

B.  张养浩

C.  睢景臣

D.  刘时中

解析:解析: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少年知名,十九岁被荐为东平学正,累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多为寄傲林泉、参破世事之作,亦抒发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格调较高。p17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4-be7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单选题】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所祭奠的人物是

A.  岳飞

B.  陆秀夫

C.  张世杰

D.  文天祥

解析:解析:谢翱《登西台恸哭记》是作者为祭奠抗元英雄文天祥而作。文天祥英勇就义后,广大爱国志士同声悲悼,而谢翱作为文天祥的部下和战友,在祭奠过程中回忆起与文天祥的交往和情谊,正如有人指出的:”若其恸西台,则恸乎丞相也;恸丞相,则恸乎宋之三百年也。”P13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7e-53f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选题】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勇夺三军之帅”语出

A.  《国语》

B.  《尚书》

C.  《礼记》

D.  《论语》

解析:解析:勇夺三军之帅:指唐穆宗时镇州发生兵变,韩愈奉命前往宣抚,终使叛军归顺。《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P7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d-cb1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