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40、【问答题】简述《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的特色。

答案:答案:诗歌属于传统”咏史”题材中泛咏一类,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既不是借古讽今,也不是以古鉴今,而是以古为名,直面现实,揭露东南一带官场、士林的腐朽与黑暗。诗中的史实不再是歌咏主体,而更多的是起了典故的作用。当然,作为一首咏史诗,作者还是兼顾了一些咏史诗本身的特点,如以东南十五州切入,尾联又以田横之事收束,对士人的没有节操进行反讽等。可以说,诗歌是在咏史的框架内,浓缩了当时的现实政治。P33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6、【单选题】《【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46-e9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单选题】陆游创作《沈园》诗的地点是在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1f-c3e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多选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杜十娘表示同情并提供帮助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e-dbc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单选题】《桃花扇•余韵》琼花劫到雕栏损,玉树歌终画殿凉。”其中玉树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a-65d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单选题】《哀旅顺》”海水一泓烟九点”化用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6-08d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单选题】《岐阳》一诗的作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3-d1e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单选题】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所用典故涉及到晋朝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37-78a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五代时期典故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4d-eda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郑燮所认为”四民之末”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84-fce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单选题】李孝光《大龙湫记》写旱季瀑布的景象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0-ff4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40、【问答题】简述《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的特色。

答案:答案:诗歌属于传统”咏史”题材中泛咏一类,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既不是借古讽今,也不是以古鉴今,而是以古为名,直面现实,揭露东南一带官场、士林的腐朽与黑暗。诗中的史实不再是歌咏主体,而更多的是起了典故的作用。当然,作为一首咏史诗,作者还是兼顾了一些咏史诗本身的特点,如以东南十五州切入,尾联又以田横之事收束,对士人的没有节操进行反讽等。可以说,诗歌是在咏史的框架内,浓缩了当时的现实政治。P331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16、【单选题】《【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

A.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B.  一面旗狗生双翅

C.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D.  一面旗蛇缠葫芦

解析:解析:蛇缠葫芦指的是蟠龙戏珠旗。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1)此曲依据的历史事实:《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曾率兵平定淮南王,归途过故乡沛县,逗留十多天。从人众多,以致全县出动供蔽饮食。元代一群扬州散曲家从此简略的事实记载生发,创作套曲,而以睢景臣之作最为出色。(2)题旨:皇帝还乡的种种阔气排场,甚至被神化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及其滑稽可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揭露讽刺统治者。(3)采用代言体形式的作用:本篇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从一位熟知刘邦老底的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的种种情况,看似嘲笑乡民”有眼不识泰山”,其实这是障眼法,目的是便于肆无忌惮地表现对皇帝的大不敬。皇帝还乡的种种阔气排场,甚至被神化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极其滑稽可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46-e9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选题】陆游创作《沈园》诗的地点是在今

A.  浙江杭州

B.  浙江绍兴

C.  江苏南京

D.  江苏扬州

解析:解析: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P96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1f-c3e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多选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杜十娘表示同情并提供帮助的有

A.  谢月朗

B.  徐素素

C.  老鸨

D.  孙富

E.  柳遇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e-dbc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选题】《桃花扇•余韵》琼花劫到雕栏损,玉树歌终画殿凉。”其中玉树是

A.  人名

B.  地名

C.  曲名

D.  剧名

解析:解析:玉树为曲名,指的是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曲,后世称之为”亡国之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a-65d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单选题】《哀旅顺》”海水一泓烟九点”化用自

A.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

B.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C.  李贺《梦天》

D.  李白《蜀道难》

解析:解析:黄遵宪《哀旅顺》中”海水一泓烟九点”出自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P33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6-08d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选题】《岐阳》一诗的作者是

A.  文天祥

B.  元好问

C.  刘时中

D.  萨都刺

解析:解析:《岐阳》是金朝元好问创作的组诗。第一首写关中形胜之地,为凶狠的蒙古军所围困,人民遭受深重灾难,感觉自己救国无策,而空望岐阳,凄泪满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3-d1e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单选题】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所用典故涉及到晋朝的是

A.  百岁光阴一梦蝶

B.  裴公绿野堂

C.  陶令白莲社

D.  便北海探吾来

解析:解析:陶令白莲社: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弃官隐居。僧人慧远等在庐山东林寺发起组织白莲社,研修佛理,曾邀陶渊明参加,陶未去。P176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37-78a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五代时期典故的是

A.  惨淡龙蛇日斗争

B.  精卫有冤填瀚海

C.  包胥无泪哭秦庭

D.  并州豪杰知谁在

解析:解析: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并州豪杰知谁在”一句用了五代刘知远的典故。P15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4d-eda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郑燮所认为”四民之末”的是

A.  士人

B.  农民

C.  工人

D.  商人

解析:解析:郑燮所认为”四民之末”的是士人,原文是:”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P30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84-fcee-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单选题】李孝光《大龙湫记》写旱季瀑布的景象是

A.  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

B.  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

C.  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

D.  或盘桓久不下,忽进落如震霆

解析:解析:李孝光《大龙湫记》写旱季瀑布的景象是”勃勃如苍烟,乍大乍小,鸣渐壮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0-ff4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