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0、【单选题】《古文辞类纂》的编者是

A、 归有光

B、 方苞

C、 姚鼐

D、 刘大櫆

答案:C

解析:解析: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穀,号惜抱,桐城(今属安徽)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又曾任四库馆纂修官,书未告成,以病归。后主讲安徽敬敷书院、南京钟山书院、扬州梅花书院等书院四十余年。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而为一,又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字说。古文简洁深淳,风格典雅。所编《古文辞类纂》为著名古文选本,流传甚广,对清中叶以后散文有很大影响。有《惜抱轩全集》等。P325-P32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2、【单选题】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酒旗斜矗”的下句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5-458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单选题】姜夔咏物词《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所咏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30-0a8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单选题】《【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46-e9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问答题】简述《秋声赋》的文体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41-5f9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问答题】为何说苏轼《荔枝叹》一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50-ec3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问答题】简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b-3d3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单选题】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高诱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c-a4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单选题】下列辛弃疾《贺新郎》词句中不用典故、直抒胸臆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1-e71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多选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杜十娘表示同情并提供帮助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e-dbc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单选题】李孝光《大龙湫记》所写的大龙湫所在的位置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2-326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0、【单选题】《古文辞类纂》的编者是

A、 归有光

B、 方苞

C、 姚鼐

D、 刘大櫆

答案:C

解析:解析: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穀,号惜抱,桐城(今属安徽)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又曾任四库馆纂修官,书未告成,以病归。后主讲安徽敬敷书院、南京钟山书院、扬州梅花书院等书院四十余年。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而为一,又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字说。古文简洁深淳,风格典雅。所编《古文辞类纂》为著名古文选本,流传甚广,对清中叶以后散文有很大影响。有《惜抱轩全集》等。P325-P326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12、【单选题】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中”酒旗斜矗”的下句是

A.  星河鹭起

B.  彩舟云淡

C.  六朝旧事随流水

D.  千里澄江似练

解析:解析:词句:”千里澄江似练”一句化用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后庭》遗曲”中《后庭》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为亡国之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5-458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单选题】姜夔咏物词《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所咏的是

A.  萤火虫

B.  蟋蟀

C.  蝉

D.  雁

解析:解析:《齐天乐》是一首咏物词。词借咏蟋蟀,写出人间种种愁绪,这既涵盖了普通人的感受,也许还有一丝讽喻现实的意味。统观作者词序、自注,说到北宋末年到南宋京城盛行的斗蟋蟀习俗,对此种玩物丧志的奢侈挥霍风气表示非议;首句用庾信之典,也可能因触动了隐伏内心的家国之痛。P11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30-0a8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单选题】《【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

A.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B.  一面旗狗生双翅

C.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D.  一面旗蛇缠葫芦

解析:解析:蛇缠葫芦指的是蟠龙戏珠旗。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1)此曲依据的历史事实:《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曾率兵平定淮南王,归途过故乡沛县,逗留十多天。从人众多,以致全县出动供蔽饮食。元代一群扬州散曲家从此简略的事实记载生发,创作套曲,而以睢景臣之作最为出色。(2)题旨:皇帝还乡的种种阔气排场,甚至被神化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及其滑稽可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揭露讽刺统治者。(3)采用代言体形式的作用:本篇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从一位熟知刘邦老底的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的种种情况,看似嘲笑乡民”有眼不识泰山”,其实这是障眼法,目的是便于肆无忌惮地表现对皇帝的大不敬。皇帝还乡的种种阔气排场,甚至被神化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极其滑稽可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46-e9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问答题】简述《秋声赋》的文体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41-5f9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问答题】为何说苏轼《荔枝叹》一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50-ec3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问答题】简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b-3d3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单选题】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高诱是

A.  东汉人

B.  西汉人

C.  南北朝人

D.  唐人

解析:解析:高诱:东汉人,曾注《战国策》。P5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c-a4e0-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单选题】下列辛弃疾《贺新郎》词句中不用典故、直抒胸臆的是

A.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B.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C.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D.  看试手,补天裂

解析:解析:B项典出韩愈《荐士》”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句。C项用东晋祖逖闻鸡起舞典故。D项用共工与祝融大战,头触不周山,山崩地裂,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典故。用排除法,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1-e71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多选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对杜十娘表示同情并提供帮助的有

A.  谢月朗

B.  徐素素

C.  老鸨

D.  孙富

E.  柳遇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e-dbc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选题】李孝光《大龙湫记》所写的大龙湫所在的位置是

A.  雁荡山

B.  武夷山

C.  泰山

D.  华山

解析:解析:李孝光,初名同祖,字季和,后更名孝光,号五峰。李孝光《大龙湫记》是一篇游记。”大龙湫”为瀑布名,在浙江雁荡山。本文记述了两次浏览大龙湫瀑布的情景,描绘了大龙湫雨季和旱季的不同景象。写景不忘写人,写人的感受和联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2-326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