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6、【单选题】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所描绘的花卉是

A、 桃花

B、 蔷薇

C、 荷花

D、 菊花

答案:B

解析:解析:楚宫倾国:以楚宫美人比喻蔷薇花。P87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3、【多选题】下列曲句,出自《【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3f-f20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问答题】《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是什么?这些誓愿实现,包含何种思想意义,有何艺术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b-fb6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单选题】马致远《汉宫秋》中,唆使匈奴单于向汉朝强索王昭君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d-86e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单选题】陆游《诉衷情》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的情感内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9-0fc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单选题】张岱《柳敬亭说书》:”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王月生的身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c1-c15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单选题】杨万里的诗自辟蹊径,世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7b-b1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春秋时期典故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7e-d05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单选题】《待漏院记》的”漏”指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cf-05b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单选题】下列曲词,出自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1-b2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单选题】《[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势如排山倒海,一气呵成,读罢使人感到淋漓痛快,其原因之一是多用A:对偶B:反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d-9ea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6、【单选题】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所描绘的花卉是

A、 桃花

B、 蔷薇

C、 荷花

D、 菊花

答案:B

解析:解析:楚宫倾国:以楚宫美人比喻蔷薇花。P87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33、【多选题】下列曲句,出自《【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有

A.  剥榆树餐,挑野菜尝。吃黄不老胜如熊掌,蕨根粉以代粮。

B.  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己。

C.  偷宰了些阔角牛,盗研了些大叶桑。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

D.  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携男扶筇杖,尪赢伛偻如虾样。

E.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插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3f-f20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问答题】《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是什么?这些誓愿实现,包含何种思想意义,有何艺术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b-fb6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单选题】马致远《汉宫秋》中,唆使匈奴单于向汉朝强索王昭君的是

A.  毛延寿

B.  尚书

C.  编修

D.  番使

解析:解析:汉元帝派中大夫毛延寿挑选宫妃。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寿行贿,被他点破图像,一直被打入冷宫。王昭君弹琴弹奏琵琶,以诉心中哀怨,被元帝听见;元帝惊叹她的美貌,封她为妃。毛延寿畏罪逃入匈奴,唆使匈奴单于派使者入汉,强索昭君,并以出兵南侵相威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d-86e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单选题】陆游《诉衷情》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的情感内容是

A.  回忆当年的军旅生活

B.  抗金报国成梦中记忆

C.  平生不得志的失望和痛苦

D.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解析:解析:”心”是理想,是渴望战斗,”身”是现实,是年老闲居,”身”与”心”相分离所表现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对立背反关系,表现了作者内心巨大的矛盾痛苦。故D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a9-0fc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单选题】张岱《柳敬亭说书》:”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王月生的身份是

A.  书生

B.  歌妓

C.  商人

D.  说书人

解析:解析:王月生是张岱笔下一位与众不同的歌妓,她”不喜与俗子交接,或时对面同坐,起若无睹”,宛若”不俗”的名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c1-c15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单选题】杨万里的诗自辟蹊径,世称

A.  诚斋体

B.  放翁体

C.  涪翁体

D.  简斋体

解析:解析:杨万里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提倡”活法”,自辟蹊径,取材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通俗,世称”诚斋体”。有《诚斋集》。P99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7b-b1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春秋时期典故的是

A.  惨淡龙蛇日斗争

B.  精卫有冤填瀚海

C.  包胥无泪哭秦庭

D.  并州豪杰知谁在

解析:解析:《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春秋时期典故的是:”包胥无泪哭秦庭”,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吴伐楚,攻破郢都,申包胥入秦求救,秦不许,申包胥依庭墙哭七昼夜,秦哀公深受感动,终于发兵救楚。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P15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7e-d05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单选题】《待漏院记》的”漏”指的是

A.  漏斗

B.  遗漏

C.  屋漏

D.  漏壶

解析:解析:待漏院是指群臣早朝时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漏,古代计时工具。四个选项中,”漏壶”为古代利用滴水、沙多少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故正确答案选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cf-05b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选题】下列曲词,出自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是

A.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B.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C.  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

D.  任飘飖海北天西,任飘飖海北天西

解析:解析:层次内容:这篇套曲共十五支曲子,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端正好]可以视为全套序曲,交代写作缘起,一为揭露现实社会的痛苦和不平,二为感谢高监司对黎民的救济。以下[滚绣球]与[倘秀才]的三次反复,共六支曲子,为第二部分,具体描绘天灾人祸给百姓带来苦难,是全曲重点。再下[滚绣球]至[叨叨令]四支曲子为第三部分,揭露官吏昏庸,与劣绅勾结,加重了百姓的痛苦,感叹幸而高监司及时采取措施,给百姓带来一线生机。最后四支[煞]、[尾]曲为第四部分,歌颂高监司的功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1-b2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单选题】《[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势如排山倒海,一气呵成,读罢使人感到淋漓痛快,其原因之一是多用A:对偶B:反复

A. 对偶

B. 反复

C.  反问

D.  排比

解析:解析:在艺术表现上,成功运用了”赋”的手法,极力铺排,洋洋洒洒,令人目不暇接。句式多用排比,势如排山倒海,一气呵成,读罢使人感到淋漓痛快。语言老辣,毫无忌惮,嬉笑怒骂,皆成妙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d-9ea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