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41、【问答题】分析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答案:答案:(1)此词写元宵,将昔盛而今衰、物是而人非,作为贯串全篇的意脉;(2)作者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着力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5、【单选题】《齐东野语》的作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0-e808-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单选题】李贽《又与焦弱侯》所涉及人物中,因”质实有耻,不肯讲学”而受到作者肯定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2-707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五代时期典故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4d-eda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单选题】《哀旅顺》”海水一泓烟九点”化用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6-08d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单选题】下列作品中,选自《聊斋志异》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e-589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问答题】(阅读理解题)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请回答:(1)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2)这段文字中提出了什么观点?(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53-eaf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单选题】《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的作者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ec-ce9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问答题】分析雎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题旨和艺术手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42-21d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单选题】词人李清照的籍贯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94-b67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单选题】下列作品中,采用漫画式笔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c2-5f9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41、【问答题】分析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答案:答案:(1)此词写元宵,将昔盛而今衰、物是而人非,作为贯串全篇的意脉;(2)作者选择了两个不同时空的意象,两相对衬,既着力突出了自甘孤寂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借这种盛衰、哀乐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5、【单选题】《齐东野语》的作者是

A.  周密

B.  谢翱

C.  王沂孙

D.  杨万里

解析:解析:周密,字公瑾,号草窗、蘋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词作格律谨严,为风雅派代表词人。有词集《蘋洲渔笛谱》、笔记《齐东野语》、《武林旧事》、《浩然斋雅谈》等。《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描写观看钱塘潮的散文小品。篇幅短小,层次清晰,场景描写逼真细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地再现了临安官民观潮的盛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0-e808-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单选题】李贽《又与焦弱侯》所涉及人物中,因”质实有耻,不肯讲学”而受到作者肯定的是

A.  郑子玄

B.  丘长孺

C.  黄生

D.  林汝宁

解析:解析:李贽《又与焦弱侯》所涉及人物中,因”质实有耻,不肯讲学”而受到作者肯定的是郑子玄。P218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2-707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运用五代时期典故的是

A.  惨淡龙蛇日斗争

B.  精卫有冤填瀚海

C.  包胥无泪哭秦庭

D.  并州豪杰知谁在

解析:解析: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并州豪杰知谁在”一句用了五代刘知远的典故。P15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4d-eda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单选题】《哀旅顺》”海水一泓烟九点”化用自

A.  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

B.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C.  李贺《梦天》

D.  李白《蜀道难》

解析:解析:黄遵宪《哀旅顺》中”海水一泓烟九点”出自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P33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6-08d7-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选题】下列作品中,选自《聊斋志异》的是

A.  《制台见洋人》

B.  《明湖边美人绝调》

C.  《司文郎》

D.  《马二先生游西湖》

解析:解析:A项选自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B项选自刘鄂的《老残游记》,D项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e-589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问答题】(阅读理解题)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请回答:(1)这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2)这段文字中提出了什么观点?(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53-eaf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单选题】《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的作者是

A.  张养浩

B.  马致远

C.  张可久

D.  贯云石

解析:解析:张养浩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传世,为元人散曲流传下来为数极少的别集之一。多为寄傲林泉、参破世事之作,亦抒发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格调较高。P17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ec-ce9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问答题】分析雎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题旨和艺术手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42-21d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选题】词人李清照的籍贯是

A.  金华

B.  宜昌

C.  绍兴

D.  济南

解析:解析:李清照(1084-1155,号易盏(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是著名学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b-a894-b67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单选题】下列作品中,采用漫画式笔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是

A.  《明湖边美人绝调》

B.  《马二先生游西湖》

C.  《制台见洋人》

D.  《司文郎》

解析:解析:《制台见洋人》作者李宝嘉采用漫画式的笔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成功运用了讽刺与夸张的艺术手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c2-5f9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