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7、【单选题】”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出自

A、 晏殊《蝶恋花》

B、 晏幾道《临江仙》

C、 陈与义《临江仙》

D、 陆游《诉衷情》

答案:C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6、【单选题】《【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46-e9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单选题】宋徽宗时提举大晟府的词人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49-981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多选题】《老残游记》选篇《明湖边美人绝调》中提到的京剧演员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e-5493-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单选题】谢翱《登西台恸哭记》祭奠的人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21-887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单选题】下列诗人的作品被称为”诚斋体”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1-668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单选题】《楚人养狙》中,对不公平待遇发起反抗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8-5c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问答题】阅读《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一段文字: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请回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8f-329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问答题】简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b-3d3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单选题】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3-f78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单选题】下列曲词,出自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1-b2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7、【单选题】”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出自

A、 晏殊《蝶恋花》

B、 晏幾道《临江仙》

C、 陈与义《临江仙》

D、 陆游《诉衷情》

答案:C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16、【单选题】《【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

A.  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B.  一面旗狗生双翅

C.  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

D.  一面旗蛇缠葫芦

解析:解析:蛇缠葫芦指的是蟠龙戏珠旗。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1)此曲依据的历史事实:《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曾率兵平定淮南王,归途过故乡沛县,逗留十多天。从人众多,以致全县出动供蔽饮食。元代一群扬州散曲家从此简略的事实记载生发,创作套曲,而以睢景臣之作最为出色。(2)题旨:皇帝还乡的种种阔气排场,甚至被神化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及其滑稽可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揭露讽刺统治者。(3)采用代言体形式的作用:本篇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从一位熟知刘邦老底的乡民的视角来写高祖还乡的种种情况,看似嘲笑乡民”有眼不识泰山”,其实这是障眼法,目的是便于肆无忌惮地表现对皇帝的大不敬。皇帝还乡的种种阔气排场,甚至被神化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本人,通过乡民眼睛的折光,全都失去了庄严的色彩,变得极其滑稽可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46-e975-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单选题】宋徽宗时提举大晟府的词人是

A.  秦观

B.  贺铸

C.  李清照

D.  周邦彦

解析:解析: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徽宗时拜秘书监,进徽猷阁侍制,提举大晟府。P8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49-981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多选题】《老残游记》选篇《明湖边美人绝调》中提到的京剧演员有

A.  余三胜

B.  程长庚

C.  张二奎

D.  梅兰芳

E.  尚小云

解析:解析: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都是清末著名京剧演员,均扮演老生,号称”老生三杰”。p33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e-5493-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单选题】谢翱《登西台恸哭记》祭奠的人物是

A.  颜真卿

B.  辛弃疾

C.  文天祥

D.  陆秀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6-fd21-887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选题】下列诗人的作品被称为”诚斋体”的是

A.  范成大

B.  杨万里

C.  张孝祥

D.  朱熹

解析:解析:杨万里的作品自辟蹊径,取材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风格清新通俗,世称”诚斋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31-6686-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单选题】《楚人养狙》中,对不公平待遇发起反抗的是

A.  狙公

B.  老狙

C.  小狙

D.  众狙

解析:解析:《楚人养狙》中,小狙首先起来发动众狙反抗,连发三个反话,步步推理,在问答中使众狙觉醒,故本题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8-5c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问答题】阅读《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一段文字: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请回答: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8f-329d-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问答题】简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性格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1-335b-3d3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单选题】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的是

A.  王世贞

B.  谢榛

C.  宗臣

D.  李贽

解析:解析: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影响较大。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艺苑卮言》等。其《登太白楼》诗舍弃对李白事迹传说的具体吟咏,从空中落笔,表现李白其人的风度、襟怀等精神气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3-f78a-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单选题】下列曲词,出自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的是

A.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B.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C.  小民好苦也么哥,小民好苦也么哥

D.  任飘飖海北天西,任飘飖海北天西

解析:解析:层次内容:这篇套曲共十五支曲子,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端正好]可以视为全套序曲,交代写作缘起,一为揭露现实社会的痛苦和不平,二为感谢高监司对黎民的救济。以下[滚绣球]与[倘秀才]的三次反复,共六支曲子,为第二部分,具体描绘天灾人祸给百姓带来苦难,是全曲重点。再下[滚绣球]至[叨叨令]四支曲子为第三部分,揭露官吏昏庸,与劣绅勾结,加重了百姓的痛苦,感叹幸而高监司及时采取措施,给百姓带来一线生机。最后四支[煞]、[尾]曲为第四部分,歌颂高监司的功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7-ac71-b2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