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3、【多选题】下列元曲篇目中,使用了代言体形式的有

A、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B、 《西厢记》

C、 《琵琶记》

D、 《【中吕】朱履曲》(警世)

E、 《【南吕】金字经》(春晚)

答案:AB

解析:解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基本上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西厢记诸宫调》p156、18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13、【单选题】陈亮《水调歌头》词借为章德茂出使金国进行,表达了恢复中原的慷慨意气,其中超到总挽全篇作用的句子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a-c91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问答题】《报刘一丈书》刻画的干谒者形象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a-cdd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单选题】钟惺《浣花溪记》中的”浣花溪”所在的地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ef-3f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多选题】下列作品出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3b-ae8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单选题】下列人物中,曾排演过《长生殿》并邀请洪昇前去观赏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a-2d03-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单选题】《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设计的人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97-493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单选题】王禹偁《待漏院记》:”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旅进旅退”典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b-249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单选题】《项脊轩志》有一段问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说这番话的是作者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1-7bc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单选题】”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两句出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1-f6e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表明虽有救国之志,却无力回天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c-b27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3、【多选题】下列元曲篇目中,使用了代言体形式的有

A、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B、 《西厢记》

C、 《琵琶记》

D、 《【中吕】朱履曲》(警世)

E、 《【南吕】金字经》(春晚)

答案:AB

解析:解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基本上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虽是散曲,却采用了戏曲的代言体形式。《西厢记诸宫调》p156、180

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题目
13、【单选题】陈亮《水调歌头》词借为章德茂出使金国进行,表达了恢复中原的慷慨意气,其中超到总挽全篇作用的句子是

A.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

B.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C.  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D.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解析:解析:”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两句总挽全篇,振奋人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da-570a-c912-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问答题】《报刘一丈书》刻画的干谒者形象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a-cdd1-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单选题】钟惺《浣花溪记》中的”浣花溪”所在的地点是

A.  诸暨

B.  成都

C.  杭州

D.  苏州

解析:解析: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南,又名百花潭,相传冀国夫人在溪中浣洗衲衣,溪中涌现百花,因而得名。P22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e-9bef-3fdf-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多选题】下列作品出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有

A.  《司文郎》

B.  《明湖边美人绝调》

C.  《马二先生游西湖》

D.  《宝玉挨打》

E.  《制台见洋人》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属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是B项和E项。《明湖边美人绝调》选自《老残游记》,《制台见洋人》选自《官场现形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3b-ae8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单选题】下列人物中,曾排演过《长生殿》并邀请洪昇前去观赏的是

A.  曹寅

B.  吴伟业

C.  唐甄

D.  曹雪芹

解析:解析: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异应邀前去观赏,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落水而死。洪异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所作除《长生殿》外,另有杂剧《四婵娟》,以及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等。p29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a-56fa-2d03-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单选题】《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设计的人是

A.  周瑜

B.  鲁肃

C.  诸葛亮

D.  曹操

解析:解析:《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描写赤壁之战的著名片段。在此之前,曹操大军南下,刘琮投降,曹操得了荆州,气焰很盛,准备顺江东下。东吴孙权经过一阵犹豫之后,接受了诸葛亮的劝说和内部主战派的主张,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的青州、徐州之兵不习水战,顺江东下要依靠荆州水军。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深得水军之妙”,被曹操任命为水军都督。周瑜为了要打败曹操,决心用反间计除掉蔡、张两人。曹操手下的蒋干盲目自信,以为可以凭交情去劝说周瑜降曹,结果送上门去充当了周瑜实行反间计的助手。P26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b04-6097-493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单选题】王禹偁《待漏院记》:”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旅进旅退”典出

A.  《国语》

B.  《史记》

C.  《左传》

D.  《论语》

解析:解析:旅进旅退:随众人进退,无所建树。《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韦昭注:”旅,俱也。”P34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8-222b-2494-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单选题】《项脊轩志》有一段问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说这番话的是作者的

A.  祖父

B.  祖母

C.  父亲

D.  母亲

解析:解析: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故选项B符合题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1-7bcb-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单选题】”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两句出自

A.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B.  黄庭坚《登快阁》

C.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D.  王世贞《登太白楼》

解析:解析:”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出自明朝诗王世贞的作品《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4-fa21-f6e9-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单选题】下列《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句中,表明虽有救国之志,却无力回天的是

A.  惨淡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B.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C.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D.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内容的理解。《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是元好问的一首纪乱诗。首联慨叹战事频繁,无辜百姓被杀戮殆尽;颔联承上,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残酷,令人惨不忍睹;颈联抒发怀抱,表明自己虽有救国之志,却无力回天,只有徒唤奈何;尾联指责驻守北方的将帅不以大局为重,贻误战机,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已经濒临绝境。P152-15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09af2-38bc-b27c-c0f0-9b9ce9a83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