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B、 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上方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C、 取得适航许可的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答案:B
解析:解析: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下列情形可以进行融合飞行: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上方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取得适航许可的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A、 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B、 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上方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C、 取得适航许可的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答案:B
解析:解析: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下列情形可以进行融合飞行: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上方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取得适航许可的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不超过真高300米的飞行。
A. 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内的飞行
B. 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内的飞行
C. 其余均是
解析:解析: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融合飞行无需经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批准:微型、轻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内的飞行;常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业飞行活动。
A. 对指南针进行校准
B. 切换飞行模式后继续飞行
C. 关闭遥控器电源
解析:解析:当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出现指南针异常提示时,应对指南针进行校准。
A. 提示指南针数据异常
B. 飞行场地与上一次指南针校准的场地相距较远
C. 所有选项都是
解析:解析:当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提示指南针异常,或飞行场地与上一次指南针校准的场地相距较远,应进行指南针校准。
A. 校准时请勿随身携带铁磁物质,如手机等
B. 指南针校准成功后,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放回地面时再次提示需要校准,请转移至其他位置再次校准后飞行
C. 在磁矿、停车场、带有地下钢筋的建筑区域内校准
解析:解析:磁矿、停车场、带有地下钢筋的建筑区域可能会影响指南针校准的成功率,如指南针校准多次失败,请转移至其他位置再次校准后飞行。
A. 姿态
B. 定位
C. 运动
解析:解析:在GNSS卫星新号差或者指南针受干扰、并且不满足视觉定位工作条件时,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将进入姿态模式。
A. 在拍摄过程中更稳定
B. 在水平方向产生漂移,无法实现定点悬停以及自主刹车
C. 飞行速度降低
解析:解析: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姿态模式下,将会在水平方向产生漂移,无法实现定点悬停以及自主刹车。
A. 姿态模式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水平方向将会产生漂移
B. 姿态模式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自身无法实现定点悬停以及自主刹车
C. 姿态模式下,飞行乐趣增加,可快乐飞行
解析:解析:如果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进入姿态模式,应尽快降落到安全位置以避免发生事故。
A. 通信中断
B. 电池电量不足
C. 所有选项都是
解析:解析:当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记录了返航点并且在定位服务良好的情况下,航空器电池电量不足、遥控器与航空器之间失去通讯信号以及图传信号丢失时,将会触发自动返航,操控员也可主动开启自动返航,航空器将自动返回返航点并降落。
A. 返航高度应高于周围最高建筑物的高度
B. 返航高度应等于周围最高建筑物的高度
C. 返航高度应低于周围最高建筑物的高度
解析:解析:在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执行返航命令前,操控员可在飞行软件中设置返航高度,返航高度应高于周围最高建筑物的高度。
A. 开启返航功能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将自动返回返航点并降落
B. 开启返航功能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将自动返回航线起始点并降落
C. 定位服务不佳时,有可能无法实现正常返航
解析:解析:如果多旋翼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没有获取足够的GNSS信号、没有刷新返航点时就起飞,而是在飞行过程中刷新了返航点,那么航空器返航时将返回至刷新返航点的位置并降落,不会返回至航线起始点。因此,每次飞行前请确认航空器获取足够GNSS信号、刷新返航点后再飞离,这样航空器返航时才能返回航线起始点并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