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心理咨询理论题库
搜索
心理咨询理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1、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即( ) 。

A、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 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D、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答案:B

解析:解析: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 感与爱护感等,其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2.社会自我。大致从 3 岁到 13、14 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 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3.心理自我。这个阶段需时 10 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发展到此阶段后,个体能知 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 理与行为。

Scan me!
心理咨询理论题库
42、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社会促进 中的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12a-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是态度的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1e8-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一般来说,更接近于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中实际信息加工方式的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2a6-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磨洋工 ”是一种 ( ) 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3d2-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51c-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有些人认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这 种人被称为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666-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海德的| P − 0 − X模式图中的“0 ”指 (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724-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按角色的功能,教师属于 ( )的社会角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83c-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 ),反而会增加其魅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904-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从 3 岁到 13、14 岁,个体自我意识的中心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a1c-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心理咨询理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心理咨询理论题库

41、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即( ) 。

A、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B、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C、 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D、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答案:B

解析:解析: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 感与爱护感等,其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2.社会自我。大致从 3 岁到 13、14 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 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3.心理自我。这个阶段需时 10 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发展到此阶段后,个体能知 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 理与行为。

分享
Scan me!
心理咨询理论题库
相关题目
42、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这是社会促进 中的 ( )。

A. 比较效应

B. 结伴效应

C. 观众效应

D. 竞争效应

解析:解析: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12a-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反映的是态度的 ( )。

A. 方向

B. 外显度

C. 强度

D. 深度

解析:解析:态度的维度(一)方向:方向指态度的指向,即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否定指向 。(二)强度: 强度指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 量。(三)深度:深度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的卷 入程度越深。(四)向中度: 向中度指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五)外显度:外显度指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1e8-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一般来说,更接近于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中实际信息加工方式的是 ( )。

A. 减法模式

B. 平均模式

C. 加法模式

D. 中心品质模式

解析:解析:中心品质模式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
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
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其它模式: (一) 加法模式:加法 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二) 平均模式:平均模 式指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三) 加权平均模式:指许多人在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
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无减法模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2a6-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磨洋工 ”是一种 ( ) 现象。

A. 社会助长

B. 社会感染

C. 社会懈怠

D. 社会歧视

解析:解析: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 时偏少的现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3d2-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詹姆士的自尊公式是 ( )。

A. 自尊=抱负/成功

B. 自尊=成功/自信

C. 自尊=成功/抱负

D. 自尊=自信/抱负

解析:解析:詹姆士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 / 抱负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 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51c-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有些人认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所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这 种人被称为 ( )。

A. 行动者

B. 观察者

C. 内控者

D. 外控者

解析: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来的控制点理论表示,对一些人来说,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 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 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 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666-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海德的| P − 0 − X模式图中的“0 ”指 ( ) 。

A. 个体

B. 另一个对象

C. 他人

D. 重要他人

解析:解析:海德用 P-0-X 模型来说明平衡理论,P、O、X 分别代表个体(P)、他人(0)以及另一个 对象(X)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724-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按角色的功能,教师属于 ( )的社会角色。

A. 功利型

B. 创新型

C. 开放型

D. 表现型

解析:解析:按角色的功能,社会角色可以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功利型角色是以追求实 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表现型角色是指 以表现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的活动是非 营利性的,也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如教师的教书育人,医生的救死扶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83c-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 ),反而会增加其魅力。

A. 品行错误

B. 小错误

C. 罕见错误

D. 大错误

解析:解析:研究表明,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 ,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904-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从 3 岁到 13、14 岁,个体自我意识的中心是 ( )。

A. 心理自我

B. 社会自我

C. 理想自我

D. 生理自我

解析:解析:生理自我始于出生 8 个月左右,3 岁左右基本成形。社会自我大致从 3 岁到 13、14 岁。心理自我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11d2-3652-aa1c-c00d-15795ecad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