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重行为的观察,在现象与可能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
B、 抓住偏离正常标准的行为表现去考虑问题
C、 通过自己对问题的预设去解释求助者行为的原因
D、 抓住显眼和突出的事件首先给予解释
答案:C
A、 注重行为的观察,在现象与可能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
B、 抓住偏离正常标准的行为表现去考虑问题
C、 通过自己对问题的预设去解释求助者行为的原因
D、 抓住显眼和突出的事件首先给予解释
答案:C
A. 自我
B. 本我
C. 镜我
D. 超我
A.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理解性
A. 积累理性知识
B. 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C. 为想象提供素材
D. 创造新形象
A. 工具条件反射
B. 经典条件反射
C. 强化条件反射
D. 动作条件反射
A. 存在焦虑
B. 基本焦虑
C. 神经性焦虑
D. 道德性焦虑
解析:解析:霍妮认为个体从出生起就会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中,他们感到自己渺小又无力,必须依 赖成人才能得以生存,这种无助、孤独和不安的恐惧就是基本焦虑。
A. 1 岁
B. 3 个月
C. 6 个月
D. 2 岁
解析:解析:吉布森运用视觉悬崖装置发现,约从六个多月开始,婴儿就具有深度知觉。
A. 500
B. 700
C. 1000
D. 2000
解析:解析:3 岁幼儿的词汇量增加到 1000 个左右。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斯金纳
D. 麦独孤
解析:解析:班杜拉观点: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 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A. 咨询方法
B. 咨询目标
C. 咨询态度
D. 咨询方案
解析: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内容应围绕咨询目标展开,只有实现咨询目标,才是咨询效果的直接 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