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十六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关系。十六进制数是一种基数为16的数制,使用0-9和A-F这16个数字来表示。而二进制数是一种基数为2的数制,只使用0和1来表示。在计算机领域中,经常会用到二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来表示数据。
选项A是正确的,因为十六进制数相对于二进制数来说,更加简洁和易于记忆。例如,十六进制数0x1A对应的二进制数是0001 1010,可以看到用十六进制表示更加简洁。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十六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关系。十六进制数是一种基数为16的数制,使用0-9和A-F这16个数字来表示。而二进制数是一种基数为2的数制,只使用0和1来表示。在计算机领域中,经常会用到二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来表示数据。
选项A是正确的,因为十六进制数相对于二进制数来说,更加简洁和易于记忆。例如,十六进制数0x1A对应的二进制数是0001 1010,可以看到用十六进制表示更加简洁。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晶闸管斩波器的作用。晶闸管斩波器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压通过斩波电路转换为可调的直流电压输出,而不是固定的直流电压。因此,选项B错误。
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晶闸管斩波器比喻为一个调节灯光亮度的调光器。当我们通过调节调光器来改变灯光的亮度时,就好比晶闸管斩波器将交流电压转换为可调的直流电压输出。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灯光的亮度,实现灯光的控制和调节。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电力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而不是电流控制器件。它的导通电阻与栅极电压有关,而不是与栅极电流有关。因此,电力场效应管并不是理想的电流控制器件。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理解这个概念。想象一下,电力场效应管就像是一个水龙头,水的流量由旋钮控制,而不是由水流过程中的压力来控制。所以,电力场效应管是根据栅极电压来控制电流的,而不是根据栅极电流来控制电流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A选项正确。在二进制数中,每个位上的数字只能是0或1,因此计算二进制数中'1'的位权值的和,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例如,二进制数1011,其中'1'的位权值分别为2^3、2^1、2^0,相加得到十进制数11。这种转换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进制之间进行快速转换。
A. 切换主电路
B. 切换信号回路
C. 切换测量回路
D. 切换控制电路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主令电器的任务。主令电器的任务是切换控制电路,因此被称为主令电器。
举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机器人,你的主人给了你一个控制器,让你控制房间里的灯泡开关。当主人按下控制器上的按钮时,你就要负责切换控制电路,让灯泡亮起或者熄灭。这时,你就扮演了主令电器的角色,负责控制电路的切换,确保灯泡按照主人的指示工作。
因此,主令电器的任务是切换控制电路,选项D是正确答案。
A. A·0=0
B. A+1=A
C. A·1=A
D. A+0=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逻辑代数运算,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含义和正确与否:
A. A·0=0:这个式子是正确的,根据逻辑代数的乘法规则,任何数与0相乘都等于0。
B. A+1=A:这个式子是错误的,因为逻辑代数中的加法规则是1+1=1,而不是A+1=A。
C. A·1=A:这个式子是正确的,根据逻辑代数的乘法规则,任何数与1相乘都等于它本身。
D. A+0=A:这个式子是正确的,根据逻辑代数的加法规则,任何数与0相加都等于它本身。
所以,错误的逻辑代数运算是B选项,因为A+1并不等于A。
举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逻辑代数的运算看成是开关的操作。比如,0代表关,1代表开。那么,A·0=0就相当于A这个开关与关的开关相乘,结果肯定是关;A+1=A就相当于A这个开关与开的开关相加,结果应该是开;A·1=A就相当于A这个开关与开的开关相乘,结果还是A这个开关;A+0=A就相当于A这个开关与关的开关相加,结果还是A这个开关。
A. √=
B. 3N3
C. √3/2
D. 1/3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在这道题中,我们要比较异步电动机采用Y-△降压启动和△接法全压启动时的启动转矩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知道Y-△降压启动是一种常见的启动方式,通过将电动机的绕组从Y连接方式切换到△连接方式,可以减小启动时的电流,减小对电网的冲击。而△接法全压启动则是直接以全电压启动电动机。
在这道题中,正确答案是D: 1/3。这是因为在Y-△降压启动时,启动转矩是△接法全压启动时的1/3倍。这是因为在Y-△降压启动时,电动机的电压只有全电压的1/3,因此启动转矩也会相应减小到1/3。
A. 全部输入为0
B. 全部输入为1
C. 任一输入是0,其它输入为1
D. 任一输入是1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或非"运算的结果情况。在逻辑运算中,"或非"运算是指只有在全部输入为0的情况下,结果才为1,否则结果为0。所以在这道题中,当全部输入为0时,"或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1,因此答案选项是A。
举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规定只有当你们两个都没有迟到时,才能获得奖励。如果你们两个都迟到了,那么就不能获得奖励。这个情况就类似于"或非"运算,只有全部输入为0(都没有迟到)时,结果才为1(能获得奖励)。
A. t1
B. t2
C. t3
D. t4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中给出的逻辑输入和输出情况:
- t1时刻:A=0,B=1,根据“异或”逻辑,0 XOR 1 = 1,所以输出F=1
- t2时刻:A=0,B=0,0 XOR 0 = 0,所以输出F=0
- t3时刻:A=1,B=1,1 XOR 1 = 0,所以输出F=0
- t4时刻:A=1,B=1,1 XOR 1 = 0,所以输出F=0
根据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t1时刻输出F为1,所以答案是A。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异或”逻辑的运算规则:当两个输入不相同时,输出为1;当两个输入相同时,输出为0。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我们可以把“异或”逻辑类比为两个人的关系,如果两个人的想法或行为不同,他们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就像“异或”逻辑输出为1;如果两个人的想法或行为相同,他们之间可能会更加和谐,就像“异或”逻辑输出为0。
A. 与非门及或非门
B. 与门
C. 或门及异或门
D. 与门及或非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逻辑门的基本知识。在逻辑门中,与门的特点是只有当所有输入都为高电平时,输出才为高电平。所以当某种门的输入全部为高电平,而输出也为高电平时,这种门很可能是与门。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你和朋友们一起组队参加比赛,只有当所有队员都到齐的时候,队伍才能出发。这种情况就类似于与门,只有所有输入(队员到齐)都为高电平(准备好)时,输出(队伍出发)才为高电平(进行比赛)。所以答案是B:与门。
A. 良好导磁性能的硅钢片叠加而成
B. 良好导磁性能的高强度合金钢锻成
C. 1~1.5毫米厚的钢片冲制后叠成
D. 整块铸钢或锻钢制成
解析:首先,这道题考察的是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制造材料。选项A提到的是良好导磁性能的硅钢片叠加而成,这种材料通常用于电机的定子,而不是转子;选项C提到的是1~1.5毫米厚的钢片冲制后叠成,这种材料过于薄,不适合用于转子的制造;选项D提到的是整块铸钢或锻钢制成,这种材料虽然强度高,但制造成本较高。
而正确答案B提到的是良好导磁性能的高强度合金钢锻成,这种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又具有足够的强度,适合用于汽轮发电机转子的制造。通过锻造工艺,可以使材料的晶粒细化,提高其机械性能,从而确保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一下,汽轮发电机的转子一般做成隐极式,采用良好导磁性能的高强度合金钢锻造而成,这样可以确保发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