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
B、 4
C、 3
D、 500%
答案:C
解析:商业银行在评估金融资产减值时,需要判断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若未显著增加,则为"阶段1",企业仅需要按照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若己显著增加,则进入"阶段2",企业应按照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若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则进入"阶段3",同样应按照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A、 2
B、 4
C、 3
D、 500%
答案:C
解析:商业银行在评估金融资产减值时,需要判断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若未显著增加,则为"阶段1",企业仅需要按照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若己显著增加,则进入"阶段2",企业应按照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若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则进入"阶段3",同样应按照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A. 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
B. 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C. 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
D. 属于动态指标
解析:风险迁徙类指标是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主要类别之一,它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解析:ICAAP报告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作为银行的自我评估过程和结论的书面报告,另一方面,ICAAP报告作为银行提交给监管机构的合规文件
A.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外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
B.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外部数据
C. 业务经营环境;外部数据
D. 业务经营环境;内部控制因素
解析:商业银行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操作风险。定性分析需要依靠有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对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作出评估;定量分析方法则主要基于内部损失数据和外部数据进行分析。
A. 经营活动
B. 投资活动
C. 筹资活动
D. 三者均是
解析: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A. 高频率、高损失事件
B. 低频率、高损失事件
C. 低频率、低损失事件
D. 高频率、低损失事件
解析:由于那些可能危及商业银行安全的低频率.高损失事件是很稀少的,所以,必须利用相关的外部数据(无论是公开数据还是行业整合数据)来解决多数商业银行评估操作风险时因内部损失数据有限.样本数过少而导致统计结果失真的问题。
A. 固定收益类产品
B. 权益类产品
C.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
D. 委外投资类产品
E. 混合类产品
解析:资产管理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
A. 业务外包管理
B. 内部控制
C. 业务连续性管理
D. 数据安全管理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4日印发的《山西省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晋农商发【2023】18号)第六十三条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应包括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控制与缓释、内部控制要求、业务连续性管理、数据安全管理、业务外包管理、风险监测、操作风险管理报告、重大事件报告、变更管理、压力测试等。
A. 制定并保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在业务流程中的贯彻执行
B. 将可量化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控制指标嵌入信息系统
C. 履行协助查询、冻结、扣划义务,配合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做好洗钱和恐怖融资案件调查工作
D. 制定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培训和宣传制度,定期开展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培训和宣传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4日印发的《山西省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晋农商发【2023】18号)第六十九条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制定并保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在业务流程中的贯彻执行; (二)将可量化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控制指标嵌入信息系统; (三)履行协助查询、冻结、扣划义务,配合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做好洗钱和恐怖融资案件调查工作; (四)制定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培训和宣传制度,定期开展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培训和宣传。
A. 银行通常用损失发生频率和损失严重度矩阵来分析剩余风险
B. 银行可根据“固有风险暴露=控制有效性-剩余风险暴露”,确定剩余风险评级
C. 银行要从控制的设计和实施两方面评估控制活动的有效性,确定控制有效性评级
D. 银行对于自身面临的每个操作风险点,都要分析固有风险
解析:操作风险评估一是固有风险评估。对银行所面临的每个操作风险点都必须进行固有风险分析。通常用发生频率和损失严重度矩阵来分析固有风险。二是控制有效性评估。固有风险评级后,需要识别有助于减少其发生频率和严重度的控制活动。评估控制活动有效性要从控制的设计和控制的实施两方面进行,确定控制有效性评级。三是剩余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固有风险评级和控制有效性评级,根据"固有风险暴露-控制有效性=剩余风险暴露"原则确定剩余风险评级。
A. 资本充足率预警管理
B. 存贷比监管预警管理
C. 主要风险暴露预警管理
D. 拨备覆盖比预警管理
解析:适应监管底线的风险预警管理通常会根据不同的监管底线要求,制定和实施不同的预警管理机制。例如,资本充足率预警管理、存贷比监管预警管理、信贷不良资产及不良资产占比预警管理、产品风险监测预警、拨备覆盖比预警管理、集中度风险预警管理、重大风险事件预警管理等。主要风险暴露预警管理属于适应本行内部信用风险执行效果的预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