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声誉风险
B、 社会风险
C、 政治风险
D、 信用风险
答案:A
解析: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商业银行通常将声誉风险看作是对其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其能够维持存款人、借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这种信心一旦失去,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都将不复存在。
A、 声誉风险
B、 社会风险
C、 政治风险
D、 信用风险
答案:A
解析: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商业银行通常将声誉风险看作是对其经济价值最大的威胁。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其能够维持存款人、借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这种信心一旦失去,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都将不复存在。
A. 日常管理和人员配备
B. 管理授权和人员配备
C. 信贷权限和人员配备
D. 管理授权和绩效薪酬
解析:《中共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关于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的意见》6.统筹推进县级风险总监配备。县级机构围绕全面风险管理各项要求,在组织架构设置、管理授权、人员配备等方面为风险总监提供强有力支撑。
解析:《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
A. 基本信息分析
B. 财务状况分析
C. 非财务因素分析
D. 担保因素分析
解析: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主要从基本信息分析、财务状况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担保因素分析四个方面入手。
A. 82.4%
B. 70%
C. 85.7%
D. 86.5%
解析:根据死亡率模型:该企业3年后能够如约偿还该贷款的概率为:(1-6%)×(1-5%)×(1- 4%)=0.857=85.7%。
A. 应以风险治理为前提
B. 以资本管理为约束
C. 以合规管理为基础
D. 以制度流程、专业队伍和风险文化建设为保障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4日印发的《山西省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晋农商发【2023】18号)第七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以风险治理为前提,以内部控制为基础,以合规管理为底线,以资本管理为约束,以制度流程、专业队伍和风险文化建设为保障,在推进全面风险和各类别风险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强化对人员和流程风险的管控,压实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职责,持续提升风险管理的实效性。
A. 债务人是一个法人或几个自然人
B. 债务人是一个或几个自然人
C. 笔数多,单笔金额小
D. 按照组合方式进行管理
解析:零售风险暴露应同时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①债务人是一个或几个自然人;②笔数多,单笔金额小;③按照组合方式进行管理。
A. 风险解释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缓释工具合格标准
B. 风险水平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
C. 风险迁徒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
D.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
E. 风险分散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程度
解析:依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主要类别。<1>.风险水平类指标风险水平类指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包括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操作风险指标和流动性风险指标。<2>.风险迁徙类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用来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3>.风险抵补类指标风险抵补类指标用于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年第5号)第二十八条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制定与其业务规模和复杂性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计划,有效应对导致业务中断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业务中断影响。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定期开展业务连续性应急预案演练评估,验证应急预案及备用资源的可用性,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及处置能力,测试关键服务供应商的持续运营能力,确保业务连续性计划满足业务恢复目标,有效应对内外部威胁及风险。
解析:风险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反映损失发生前事物发展状态,在风险的定量分析中可以采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
A. 重要性
B. 准确性
C. 统一性
D. 全面性
E. 谨慎性
解析:损失数据收集应遵循:重要性、准确性、统一性、谨慎性、全面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