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子公司的经营状况
B、 集团内关联交易
C、 高层人事安排
D、 资本来源
答案:B
解析:商业银行首先应当参照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分析方法,对集团法人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及担保状况等进行逐项分析,以识别其潜在的信用风险。其次,集团法人客户通常更为复杂,因此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和了解,特别是对集团内各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至关重要。
A、 子公司的经营状况
B、 集团内关联交易
C、 高层人事安排
D、 资本来源
答案:B
解析:商业银行首先应当参照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和分析方法,对集团法人客户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及担保状况等进行逐项分析,以识别其潜在的信用风险。其次,集团法人客户通常更为复杂,因此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和了解,特别是对集团内各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至关重要。
A. 55
B. 50
C. 82.5
D. 75
解析: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二档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为50%。资产为110×50%=55(亿元)。
A. 增加普通股权益资本
B. 降低总的风险加权资产
C. 银行并购和重组
D. 增加风险权重低的资产
解析:商业银行要提高资充足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资本;二是降低总的风险加权资产。前者称为分子对策,后者称为分母对策。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分子对策,包括增加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一级资本的来源最常用的方式是发行普通股和提高留存利润。二级资本主要来源于超额贷款损失准备、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等。
A. 麦考利久期
B. 修正久期
C. 有效久期
D. 平均久期
解析:麦考利久期是使用加权平均的形式计算债券的平均到期时间,度量的是投资回收的平均时间。
A. 3
B. 2
C. 2.5
D. 5
解析:商业银行采用初级内部评级法,除回购类交易有效期限是0.5年外,其他非零售风险暴露的有效期限为2.5年。商业银行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应将有效期限视为独立的风险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债项的有效期限越短,信用风险就越小。
A. 它们是反现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
B. 同一个债务人的不同债项可以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C. 客户评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
D. 同一个债务人通常有多个客户评级
解析:债项评级是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估计的债项损失大小。特定风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债项评级既可以只反映债项本身的交易风险,也可以同时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客户信用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客户信用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根据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一个债务人通常有一个客户信用评级。而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A. 信用风险
B. 操作风险
C. 市场风险
D. 流动性风险
解析: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A. 10%
B. 15%
C. 20%
D. 50%
解析:《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指出,商业银行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10%。
A. 特定正向风险
B. 特定错向风险
C. 一般正向风险
D. 一般错向风险
解析:错向风险被定义为交易对手信用水平与风险暴露正相关。由于一般市场风险因素,交易对手的违约概率与风险暴露正相关,就会出现一般错向风险。由于交易的特性或结构,交易对手的违约概率与风险暴露正相关,就会出现特定错向风险。
A. 实现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实现支农支小占比大幅提升
B. 实现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C. 实现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
D. 实现人均、网均产能明显提升
E. 实现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处于安全可控水平
解析:全省农商银行2024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全系统树立“六个实现”的评价标准,就是要在内外部形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转型实现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实现人均、网均产能明显提升,实现支农支小占比大幅提升,实现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处于安全可控水平,这“六个实现”是检验转型成效的主要标准。各机构都要聚焦转型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落实转型举措,全力打赢战略转型这场攻坚战。
A. 信息科技部门
B. 法律合规部门
C. 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
D. 业务管理部门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4日印发的《山西省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晋农商发【2023】18号)第二十四条法律合规部门为操作风险的牵头管理部门,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及本条线的操作风险进行管理,法律、合规、信息科技、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保卫、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部门应在涉及其职责分工及专业特长的范围内为其他部门管理操作风险提供充足资源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