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工合理
B、 职责明确
C、 相互制衡
D、 报告关系清晰
答案:ABCD
解析:《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第二章第七条第六款:在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
A、 分工合理
B、 职责明确
C、 相互制衡
D、 报告关系清晰
答案:ABCD
解析:《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第二章第七条第六款:在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
A. 每旬一次
B. 每月一次
C. 每季一次
D. 每半年一次
解析:《山西省农商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各级机构应定期召开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例会,通报进展、分析问题、研究方案、部署工作。工作例会召开的频率根据本机构工作实际确定,但原则上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参会人员一般应包括全体清收人员,分管领导和相关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等根据会议需要酌情参加。
A. 20%
B. 48%
C. 52%
D. 80%
解析:根据违约历史清收情况,预测违约贷款在清收过程中的现金流,并计算出LGD,即LGD=1-回收率=1-(回收金额-回收成本)/违约风险暴露=1-(2000-800)/2500=52%。
解析:经济资本又称为风险资本,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期限下,为了覆盖和抵御银行超出预期的经济损失(即非预期损失)所需要持有的资本数额,是银行抵补风险所要求拥有的资本,并不必然等同于银行所持有的账面资本,可能大于账面资本,也可能小于账面资本。
解析:了解你的客户(KYC)既是银行业务拓展应当遵循的原则,也是反洗钱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A. 汇率风险
B. 基准风险
C. 期权性风险
D. 重新定价风险
解析: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成熟期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异
A. 制定适当的债务组合,与主要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
B. 适度分散客户种类和资金到期日
C. 关注贷款对象、时间跨度、还款周期等要素的分布结构
D. 保持合理的资金来源结构
解析:商业银行应通过以下方法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分布结构:①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各类资金来源的合理比例,并适度分散客户种类和资金到期日;②在日常经营中持有足够水平的流动资金,并根据本行的业务特点持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组合,作为应付紧急融资的储备;③制定适当的债务组合以及与主要资金提供者建立稳健持久的关系,以维持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及稳定性,避免资金来源过度集中于个别对手、产品或市场;④制定风险集中限额,并监测日常遵守的情况;⑤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应注意交易对象、时间跨度、还款周期等要素的分布结构。
A. 查询
B. 冻结
C. 扣划
D. 转账
解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履行协助查询、冻结、扣划义务,配合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做好洗钱和恐怖融资案件调查工作。
A. 关注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B. 报告辖内风险的定性及定量评估结果
C. 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风险信息,辅助管理决策
D. 为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规划/计划、持续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4日印发的《山西省农商银行风险管理报告管理办法》(晋农商发【2023】14号)第四条风险管理报告应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 (一)报告辖内风险的定性及定量评估结果; (二)关注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三)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和准确的风险信息,辅助管理决策; (四)为监控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和合理绩效考评提供有效支持; (五)为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规划/计划、持续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A. 在准备阶段,制定评估计划内容包括自我评估的目的、对象、范围、时间安排、开展模式和方法及评估人员组成等
B. 在报告阶段,包括整合结果和双线报告
C. 在评估阶段,评估后应收集尽可能多的操作风险信息
D. 操作风险评估包括准备、评估和报告三个步骤
解析:C选项错误,评估前应收集尽可能多的操作风险信息
A. 140
B. 150
C. 120
D. 230
解析:累计总敞口头寸法,总头寸为90+40+60+40+20+30+160=440; 净总敞口头寸法:90+40+160-40-60-20-30=140; 短边法:90+40+16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