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标准法
B、 历史模拟法
C、 内部模型法
D、 单一国别最大敞口法
E、 现期风险暴露法
答案:ACE
解析:巴塞尔协议Ⅱ提出三种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计量方法,分别是现期风险暴露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
A、 标准法
B、 历史模拟法
C、 内部模型法
D、 单一国别最大敞口法
E、 现期风险暴露法
答案:ACE
解析:巴塞尔协议Ⅱ提出三种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计量方法,分别是现期风险暴露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
A. 外币存款
B. 外币贷款
C. 外币债券投资
D. 外汇远期的买卖
E. 跨境投资
解析: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服务或进行自营外汇交易,不仅包括外汇即期交易,还包括外汇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交易。银行账簿中的外币业务主要是指外币存款、贷款、债券投资、跨境投资等。
A. 能够覆盖所有风险暴露和不同类型的风险
B. 能够覆盖所有重大风险暴露和不同类型的风险
C. 能够根据风险的分散情况计量国别风险
D. 能够在单一和并表层面按国别计量风险
E. 能够根据有风险转移及无风险转移情况分别计量国别风险
解析: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本机构国别风险类型、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计量方法应当至少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覆盖所有重大风险暴露和不同类型的风险;②能够在单一和并表层面按国别计量风险;③能够根据有风险转移及无风险转移情况分别计量国别风险。
A. 区域经济整体下滑
B. 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
C. 区域相关法律法规重大调整
D. 区域主导产业出现衰退
E. 区域内客户资信状况普遍降低
解析:区域风险通常表现为区域政策法规的重大变化、区域经营环境的恶化以及区域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下降、区域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等,其风险预警主要包括:①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②区域经营环境出现恶化;③区域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出现问题。BC两项属于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ADE三项属于区域经营环境出现恶化的情况。
A. 符合监管要求
B. 符合银行实际
C. 符合存款者要求
D. 保证一定的前瞻性
E. 采用先进技术指标
解析:银行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时,一般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①符合监管要求,即实质性风险评估体系必须要符合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②符合银行实际,即评估体系要符合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需要;③保证一定的前瞻性,即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时需要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同业的先进经验。
A. 报告内容可包括市场风险头寸、业务盈亏、风险价值、压力测试、限额执行情况等
B. 重点反映某一领域的市场风险状况,如反映专门市场风险因素或类型的报告
C. 综合反映报告期内市场风险暴露及计量监测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D. 及时反映交易账薄金融市场业务开展与风险计量监测情况
E. 及时报告重大突发市场风险事件,总结经验和提出市场风险管理改进建议
解析:根据报告内容,市场风险报告可分为市场风险计量管理报告、市场风险专题报告、重大市场风险报告,以及市场风险监测分析日报等。
A. 适当的政策、程序和限额
B. 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监督
C. 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
D. 全面、及时地识别、计量、监测、缓释和控制风险
E. 对银行的资本充足问题早干预,早介入
解析: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当包括以下要素: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监督;适当的政策、程序和限额;全面、及时地识别、计量、监测、缓释和控制风险;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的内部控制。
A. 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下波动
B. 部分行业出现集中违约
C. 部分国际业务敞口面临国别风险或转移风险
D. 国内及国际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增长下滑
E. 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突然中断运行
解析:针对信用风险的压力情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国内及国际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增长下滑,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下波动,贷款质量和抵押品质量恶化,授信较为集中的企业和主要交易对手信用等级下降乃至违约,部分行业出现集中违约,部分国际业务敞口面临国别风险或转移风险,其他对银行信用风险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等。E是流动性风险压力情景。
A. 现金头寸比例
B. 流动性覆盖率
C. 流动性比例
D. 优质流动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E. 流动性负债
解析:短期流动性风险计量: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分析。
A. 设立境外机构
B. 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
C. 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授信
D. 代理行往来
E. 国际资本市场业务
解析:国别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代理行往来和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等经营活动中
A. 合格质押品
B. 净额结算
C. 保证
D. 合格抵押品
解析:信用风险缓释是指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监管资本时,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