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违约损失率指某一债项违约导致的损失金额占该违约债项风险暴露的比例
B、 违约损失率引入监管资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加正确地反映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
C、 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预期清偿率为基础
D、 违约损失率估计应基于经济损失
E、 违约损失率不能仅依据对抵(质)押品市值的估计,同时应考虑到银行可能没有能力迅速控制和清算抵押品
答案:ABDE
解析: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历史清偿率为基础。
A、 违约损失率指某一债项违约导致的损失金额占该违约债项风险暴露的比例
B、 违约损失率引入监管资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加正确地反映银行实际承担的风险
C、 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预期清偿率为基础
D、 违约损失率估计应基于经济损失
E、 违约损失率不能仅依据对抵(质)押品市值的估计,同时应考虑到银行可能没有能力迅速控制和清算抵押品
答案:ABDE
解析: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历史清偿率为基础。
A. 贷前调查
B. 信贷审查
C. 信贷审批
D. 贷款发放
解析:贷款发放环节可能出现的违规事项有:①逆程序发放贷款②未按审批时所附的限制性条款发放贷款③贷款合同要素填写不规范④未按规定办妥抵押品抵押登记手续或手续不完善,造成抵押无效⑤未按规定办理质押物止付手续,形成无效质押⑥贷款录入上账错误等。
A. 通过媒体呈现的,反映公众及利益相关方对银行的意见、态度和看法
B. 引发银行声誉受损的相关行为或活动
C. 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银行形成负面评价
D. 形成风险案件
解析:《山西省农商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声誉风险,是指由山西省农商银行机构及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山西省农商银行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山西省农商银行品牌价值,不利山西省农商银行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本办法所指的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山西省农商银行声誉受损的相关行为或活动。本办法所指的声誉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山西省农商银行经营管理战略,制定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机制,并有效执行的全过程。
解析: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题干中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声誉风险的产生,但不是主要原因。
A. 管理能力和行业地位
B. 财务稳健性
C. 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
D. 法人治理结构
解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第三章第十三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进行外包活动时应当对服务提供商进行尽职调查,应当包括:管理能力和行业地位、财务稳健性、经营声誉和企业文化、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对银行业的熟悉程度、对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情况、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重要的其他事项。
A. 100%
B. 90%
C. 70%
D. 120%
解析:】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10-5+7)/10]×100%=120%。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负相关
解析:如果资产组合中各资产存在相关性,则风险分散的效果会随着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有所不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为正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差;当相关系数为负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好。
解析:根据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年第5号)第十四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操作风险管理专项审计,覆盖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操作风险管理情况,审计评价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向董事会报告。
A. 信用风险
B. 流动性风险
C. 操作风险
D. 市场风险
解析:针对操作风险的压力情景包括但不限于受到以下重大操作事件影响:内部欺诈事件,外部欺诈事件,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事件,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实物资产的损坏,信息科技系统事件,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等。
A. 声誉
B. 利率水平
C. 经济周期
D. 宏观经济政策
解析:一般而言,专家系统在分析信用风险时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1.与借款人有关的因素2.与市场有关的因素(1)经济周期(2)宏观经济政策(3)利率水平
A. 预期损失是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的数学期望
B. 预期损失代表大量贷款组合在整个经济周期内的最高损失
C. 预期损失等于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与违约风险暴露三者的乘积
D. 预期损失是商业银行预期可能会发生的平均损失
解析:预期损失是指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的数学期望,代表大量贷款或交易组合在整个经济周期内的平均损失,是商业银行预计将会发生的损失。预期损失等于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与违约风险暴露三者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