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要操作风险事件的详细信息
B、 已确认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
C、 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
D、 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评估结果
E、 关键风险指标监测结果
答案:ABCDE
解析: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情况报告中应包括:主要操作风险事件的详细信息、已确认或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等信息、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评估结果、关键风险指标监测结果
A、 主要操作风险事件的详细信息
B、 已确认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
C、 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
D、 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评估结果
E、 关键风险指标监测结果
答案:ABCDE
解析: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情况报告中应包括:主要操作风险事件的详细信息、已确认或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等信息、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评估结果、关键风险指标监测结果
A. 业务外包风险评估
B. 尽职调查
C. 外包协议管理
D. 外包服务承诺
E. 分包风险管理
解析:商业银行应将外包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并做好:1.外包风险评估;2.尽职调查;3.外包协议管理;4.外包服务承诺;5.分包风险管理;6.跨境外包管理;7.其他事项。
A. 管理能力和行业地位
B.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C. 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
D. 财务稳健性
E. 风险控制系统
解析:商业银行在进行外包活动时还应当对服务提供商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应当包括:管理能力和行业地位;财务稳健性;经营声誉和企业文化;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对银行业的熟悉程度;对其他商业银行提供服务的情况;商业银行认为重要的其他事项;外包活动涉及多个服务提供商时,应当对这些服务提供商进行关联关系的调查
A. 性质
B. 规模
C. 客户群体特征
D. 复杂程度
E. 客户金融知识水平
解析: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规划,以确保在出现无法预见的中断时,系统仍能持续运行并提供服务;定期对规划进行更新和演练,以保证其有效性。
A. 制定、实施和调整审计计划
B. 检查和评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和内控机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C. 提出整改意见
D. 检查整改意见是否得到落实
E. 执行信息科技专项审计
解析:内部信息科技审计的责任包括:制定、实施和调整审计计划,检查和评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和内控机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出整改意见;检查整改意见是否得到落实;执行信息科技专项审计。
A. 反洗钱
B. 反恐怖融资
C. 反贪污受贿
D. 反扩散融资
E. 反集中融资
解析:按照国际反洗钱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新颁布的《四十项建议》规定,我们通常所说的“反洗钱”实际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扩散融资三个方面内容。
A. 财务真实性比较难以把握
B. 生产经营受市场影响较大
C. 生产经营活动相对平稳
D. 公司治理受股东影响较大
解析: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风险大、户数分散、注册资金较少、财务管理不规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项目建设等问题。中小企业普遍自有资金匮乏、产品结构单一,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A. 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B. 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
C. 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D. 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
E. 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
解析:战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因不适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或不利影响的风险。战略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②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③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④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A. 限额管理是管理贷款集中度的重要手段
B. 经济资本配置能够有效限制高风险的信贷业务
C. 贷款转让可以实现信用风险转移
D. 贷款定价能够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对冲
E. 资产证券化除了可以转移信用风险,还可以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解析:贷款定价是通过风险溢价的手段对风险进行补偿,而不能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对冲。
A. 只适用于生产加工类型的企业
B. 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的风险暴露占本行信用风险暴露总额的比例不高于0.5%
C. 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微型和小型企业认定标准
D. 单笔贷款超过600万元
E. 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不超过1000万元
解析:《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对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微型和小型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75%:①企业符合国家相关部门规定的微型和小型企业认定标准;②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不超过1000万元;③商业银行对单家企业(或企业集团)的风险暴露占本行信用风险暴露总额的比例不高于0.5%。
A. 重组、变现、终止和对冲风险头寸
B. 压缩资产负债规模,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C. 增加风险缓释
D. 调整业务发展策略和定价策略
E. 提高信贷审批标准
解析: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商业银行可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①重组、变现、终止和对冲风险头寸;②增加风险缓释;③提高信贷审批标准;④调整风险限额;⑤压缩资产负债规模,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包括增加拨备、留存收益、补充资本和增加流动性储备等;⑥调整业务发展策略和定价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