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搜索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5.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瞬间,大圆盘的边缘, 透出一线光亮。 ②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③渐渐的, 渐渐的, 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④为了看月食, 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⑤八点十七分, 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⑥周围的繁星闪烁, 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 发出青白色的光。

A、  ④⑥⑤②①③

B、  ④⑤②⑥①③

C、  ④⑤⑥②③①

D、  ④⑤⑥③②①

答案:B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78.“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72-8062-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杜鹃花开遍山野, 香飘万里。 (2)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来。 (3)不读书, 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 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 量。 (4)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68-bde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cb6-6c9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案例题)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 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 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 都使她苦恼, 这些东西, 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 人, 也许不会挂在心上, 然而她却因此痛苦, 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 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 着东方的帷幕, 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 躺在宽大的椅子里, 被暖炉的 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嚣,珍 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 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 她跟最亲密 的男朋友闲谈, 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本文节选自《项链》,作者是法国作家(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939-12c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下列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62-074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d8-13c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ca9-cb6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的“屠苏 ”指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fe-9f1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5.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55-9615-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案例题)①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 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 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②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 镇文化的结晶, 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③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 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辩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 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 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④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 职业, 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 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 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 会, 鱼肉平民; 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 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 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 必信, 行必果”,“重然诺, 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 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 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 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 义中获得发展, 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 正义感的显影。 ⑤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 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 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 财利可提 高政治权利,物欲可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 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 鼓吹发财致富, 称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 比比皆是, 而民权则付阙如, 要有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 法权原则上来, 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节选自陈伯海《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b91-442a-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45.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瞬间,大圆盘的边缘, 透出一线光亮。 ②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③渐渐的, 渐渐的, 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④为了看月食, 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⑤八点十七分, 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⑥周围的繁星闪烁, 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 发出青白色的光。

A、  ④⑥⑤②①③

B、  ④⑤②⑥①③

C、  ④⑤⑥②③①

D、  ④⑤⑥③②①

答案:B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相关题目
78.“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

A.  他

B.  你

C.   自己

D.  其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72-8062-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杜鹃花开遍山野, 香飘万里。 (2)姑娘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响起来。 (3)不读书, 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 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 量。 (4)微风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A.  比喻、 夸张、 排比、 拟人

B.  拟人、 夸张、 排比、 比喻

C.  夸张、 拟人、 排比、 比喻

D.  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68-bde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富裕 满腹经纶 决无仅有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  藉贯 融会贯通 戒骄戒躁 迅雷不及掩耳

C.  冒昧 汗流浃背 愤世嫉俗 杀鸡焉用牛刀

D.  精悍 引吭高歌 流芳百世 事实胜于雄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cb6-6c9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案例题)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 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 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 都使她苦恼, 这些东西, 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 人, 也许不会挂在心上, 然而她却因此痛苦, 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 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 着东方的帷幕, 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 躺在宽大的椅子里, 被暖炉的 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嚣,珍 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 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 她跟最亲密 的男朋友闲谈, 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本文节选自《项链》,作者是法国作家( )。

A.  雨果

B.  莫泊桑

C.  契诃夫

D.  巴尔扎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939-12c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下列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

D.  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62-074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人》《雷雨》 ——曹禺——现代——话剧

B.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美国——演讲词

C.   《巴黎圣母院》 ——雨果——英国——小说

D.   《离骚》——屈原——战国——骚体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d8-13c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ca9-cb6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的“屠苏 ”指的是( )。

A.   庄稼

B.   房屋

C.   苏州

D.   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fe-9f1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5.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 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我国 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  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   《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 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 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   《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 再归复崛起的叙述, 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 的朴素真理。 文言文阅读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 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 尔何知? ” 对曰: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 君子。” “赤, 尔何如? ” 对曰: “非曰能之, 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 尔何如? ” 鼓瑟希,铿尔, 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55-9615-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案例题)①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 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 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②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 镇文化的结晶, 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③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 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辩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 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 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④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 职业, 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 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 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 会, 鱼肉平民; 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 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 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 必信, 行必果”,“重然诺, 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 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 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 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 义中获得发展, 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 正义感的显影。 ⑤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 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 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 财利可提 高政治权利,物欲可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 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 鼓吹发财致富, 称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 比比皆是, 而民权则付阙如, 要有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 法权原则上来, 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节选自陈伯海《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外壳。

B.   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C.   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 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

D.   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 ”的旗号, 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b91-442a-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