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搜索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羊脂球》——短篇小说

B、 曹雪芹——清代——《石头记》——章回小说

C、 冯梦龙—— 明代——三言二拍——话本小说

D、 柳宗元——唐代——《黔之驴》——寓言

答案:C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104.(案例题)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 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 临难 如是之从容。 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 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 但看那干练坚决, 百折不 回的气概, 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 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虽遭阴谋秘计, 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 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8e7-132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2.对贾宝玉“摔玉”这一举动的思想意义,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3c-419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ca5-6df5-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e9-412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2.下列古代科技著作中,被誉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03-89f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8.(案例题)①古之 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 而 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 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 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 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 不 齿,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 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 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道,作《师说》以 贻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143-5da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0.(案例题)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 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及得三王① 所为序、 赋、记等, 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以忘吾忧; 系官于朝, 愿莫之遂。十四年, 以 言 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 以天子进大号, 加恩区内, 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 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 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 为 御史中丞, 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 便及所愿欲 而 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 小者立变。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 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 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 人吏浃和③ ,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 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 适理新之, 公所为文, 实书在壁;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 邦伯, 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公应曰: “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 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 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 公以众饮, 而以书命愈曰: “子其为我记之!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窃喜 载名其上, 词列三王之 次 ,有荣耀 焉 。 乃 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 登望之乐, 虽老矣, 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 ①三王: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 写《重修滕王阁记》 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③浃和:和睦。 “谁指使你来的? ”一句中, “指使”一词反映了周朴园的什么心理,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83e-8155-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瞬间,大圆盘的边缘, 透出一线光亮。 ②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③渐渐的, 渐渐的, 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④为了看月食, 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⑤八点十七分, 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⑥周围的繁星闪烁, 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 发出青白色的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b0-d35a-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b5-e0f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5.(案例题)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 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及得三王① 所为序、 赋、记等, 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以忘吾忧; 系官于朝, 愿莫之遂。十四年, 以 言 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 以天子进大号, 加恩区内, 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 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 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 为 御史中丞, 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 便及所愿欲 而 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 小者立变。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 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 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 人吏浃和③ ,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 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 适理新之, 公所为文, 实书在壁;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 邦伯, 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公应曰: “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 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 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 公以众饮, 而以书命愈曰: “子其为我记之!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窃喜 载名其上, 词列三王之 次 ,有荣耀 焉 。 乃 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 登望之乐, 虽老矣, 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 ①三王: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 写《重修滕王阁记》 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③浃和:和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524-ca0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5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羊脂球》——短篇小说

B、 曹雪芹——清代——《石头记》——章回小说

C、 冯梦龙—— 明代——三言二拍——话本小说

D、 柳宗元——唐代——《黔之驴》——寓言

答案:C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
相关题目
104.(案例题)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 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 临难 如是之从容。 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 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 但看那干练坚决, 百折不 回的气概, 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 为中国女子的勇毅, 虽遭阴谋秘计, 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 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④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A.   夸张

B.   拟人

C.   排比

D.   对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8e7-132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2.对贾宝玉“摔玉”这一举动的思想意义,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体现了贾宝玉背叛封建社会、渴望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

B.  体现了贾宝玉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世俗观念的挑战。

C.  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的反叛精神。

D.  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和对林黛玉的爱慕之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3c-419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ca5-6df5-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

A.  A

B.  B

C.  C

D.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e9-412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下列古代科技著作中,被誉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的是( )。

A.   《梦溪笔谈》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e03-89f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8.(案例题)①古之 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 而 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 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 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 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 不 齿,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 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 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道,作《师说》以 贻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143-5daf-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0.(案例题)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 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及得三王① 所为序、 赋、记等, 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以忘吾忧; 系官于朝, 愿莫之遂。十四年, 以 言 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 以天子进大号, 加恩区内, 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 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 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 为 御史中丞, 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 便及所愿欲 而 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 小者立变。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 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 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 人吏浃和③ ,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 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 适理新之, 公所为文, 实书在壁;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 邦伯, 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公应曰: “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 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 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 公以众饮, 而以书命愈曰: “子其为我记之!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窃喜 载名其上, 词列三王之 次 ,有荣耀 焉 。 乃 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 登望之乐, 虽老矣, 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 ①三王: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 写《重修滕王阁记》 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③浃和:和睦。 “谁指使你来的? ”一句中, “指使”一词反映了周朴园的什么心理,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害怕鲁侍萍背后有人指使,反映了周朴园的惧怕心理。

B.  周朴园平常作恶多端, 造成他潜在的危机意识, 警惕性极高。

C.  周朴园遇事从复杂的角度考虑,反映了资本家一贯的复杂心态。

D.  周朴园猜中了,鲁侍萍确实是受人指使来找他要求赔偿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83e-8155-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瞬间,大圆盘的边缘, 透出一线光亮。 ②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③渐渐的, 渐渐的, 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④为了看月食, 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⑤八点十七分, 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⑥周围的繁星闪烁, 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 发出青白色的光。

A.   ④⑥⑤②①③

B.   ④⑤②⑥①③

C.   ④⑤⑥②③①

D.   ④⑤⑥③②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b0-d35a-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的是( )。

A.  韩愈

B.  王安石

C.  欧阳修

D.  苏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4db5-e0f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5.(案例题)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 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及得三王① 所为序、 赋、记等, 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 以忘吾忧; 系官于朝, 愿莫之遂。十四年, 以 言 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 以天子进大号, 加恩区内, 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 以为当得躬诣大府, 受约束于下执事, 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 为 御史中丞, 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 便及所愿欲 而 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 小者立变。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 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 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 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 人吏浃和③ ,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 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 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 适理新之, 公所为文, 实书在壁; 今三十年而公来为 邦伯, 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公应曰: “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 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 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 公以众饮, 而以书命愈曰: “子其为我记之! ”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 窃喜 载名其上, 词列三王之 次 ,有荣耀 焉 。 乃 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 登望之乐, 虽老矣, 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 ①三王: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 写《重修滕王阁记》 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③浃和:和睦。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 其余几乎均围绕向往登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既抒
写自己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B.   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 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

C.   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 实际上又是叙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不经意
中叙入。

D.   韩愈极力倡导古文, 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
为荣, 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现代文阅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4c0-5524-ca0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