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 ⽜顿说:“如果说我⽐别⼈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A、 直接经验的作⽤

B、 间接经验的作⽤

C、 感性认识的作⽤

D、 实践的作⽤

答案:B

解析:【解析】⼀个⼈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个⼈的多数知识还是来⾃于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要想成就⼀番事业,不仅要努⼒学习,⽽且要潜⼼实践。题中“站在巨⼈的肩膀上”就是指在前⼈的理论即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3. 怎样区别货币的流通⼿段和⽀付⼿段?[杭州电⼦科技⼤学2018年研]【答案】货币是指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段、贮藏⼿段、⽀付⼿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的职能。区别货币的流通⼿段和⽀付⼿段需要认识到:(1)流通⼿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段的职能。⽀付⼿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来⽀付债务。后来,它又被⽤来⽀付地租、利息、税款、⼯资等。(2)⽀付⼿段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使⽤价值或商品使⽤权的让渡与价值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付,或提前预⽀。货币流通⼿段的主要特点是⼀⼿交钱,⼀⼿交货。(3)从价值运动的⾓度观察,货币执⾏⽀付⼿段职能时,在同⼀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单向的,即当卖者或债权⼈让渡使⽤价值或使⽤权时,买者或债务⼈并不同时让渡价值。反之,当买者或债务⼈让渡价值时,卖者或债权⼈也不同时让渡使⽤价值或使⽤权。货币执⾏流通⼿段职能时,在同⼀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价值,买⽅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c2a0-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 论述空想社会主义⼏个阶段,并作出你的评价。[武汉理⼯⼤学2019年研]【答案】空想社会主义产⽣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德尼·维拉斯等。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主义思想,从⽽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②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种⽂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个粗糙⽽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案时以⼿⼯⼯场为原型。(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杰拉德·温斯坦莱、梅叶、摩莱⾥、马布利以及弗朗索⽡·诺埃尔·巴贝夫等等。这些思想家⼤多把社会主义建⽴在⾃然法学说和理性论基础上,带有明显的理性思辨和理性论证⾊彩。②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练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场为原型。(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著名的圣西门、傅⾥叶和欧⽂,三⼈站在时代⾼度,以唯物主义⾃然观以及含有唯物主义因素的历史观,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将被更完备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就其理论⽽⾔,是对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所提出原则的更加彻底的发展。他们是如此浓缩的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理论思潮,以致马克思也提醒⼈们注意:“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叶和欧⽂肩膀上的。”②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练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种具有⾼度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社会。(4)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的历史作⽤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有着重⼤意义。但是,时代的局限性也造就了空想社会主义有着严重的历史局限。①历史功绩: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花;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②历史局限:他们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不能揭⽰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不能发现⼈类社会发展趋势;他们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因⽽没有找到以⾰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量和正确道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ff3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 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扬州⼤学2021年研;华南理⼯⼤学2018年研]【答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多数⼈⽂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是资本主义基础下的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任何形式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因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③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特征——思想意识的社会化和资本化。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③态度: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类社会⽣活的⼀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活进⾏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批判和摒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c6d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 简要分析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东⼤学2018年研]【答案】(1)剩余价值与利润的联系①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雇佣⼯⼈创造的被资本家⽆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价值。这⾥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在⽣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②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率,它们是同⼀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法得出的不同⽐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与剩余价值量成正⽐,剩余价值量越⼤,利润率越⾼。⽽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低,即资本家对⼯⼈的剥削程度。(2)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区别①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率,⽆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率。剩余价值率越⾼,⼯⼈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我增殖程度,⼀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②利润是对全部资本⽽⾔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的。因此,剩余价值⼀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关。③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新的⽅法,加强对⼯⼈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dec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 认识[河北⼤学2018年研]【答案】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的过程和结果。⾸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知之”、主观⾃⽣,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定的选择性、重构性,⽽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538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社会历史与⾃然界有何不同?[北京交通⼤学2007年研]【答案】社会历史与⾃然界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然规律是⾃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然规律是作为⼀种盲⽬的⽆意识的⼒量起作⽤,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定⽬的和意图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3)⾃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在社会规律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定作⽤。⼈需要⾃⼰做出选择,选择的⽅向、⽬标和⽅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然界和社会历史区分和统⼀的基础。认识社会规律⽐认识⾃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577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和本质区别。[华侨⼤学2012年研]【答案】(1)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定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批判继承的关系。它的产⽣除了本⾝所依据的经济条件以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两个⽅⾯:①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公民在法律⾯前⼈⼈平等的原则等。②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①与资本主义民主相⽐,社会主义民主是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劳动⼈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劳动⼈民享受⼴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实⾏专政。③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泛的,⽽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致的。因⽽,社会主义民主是⼈类最⾼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可⽐拟的优越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0dbd-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2016年7⽉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95周年⼤会上发表讲话,该讲话站在历史与未来、国内与国际的交汇点上,⾼度评价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历史贡献,科学概括了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号召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和⼒量,在⾯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继续前进。“坚持不忘初⼼、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同时,⾯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临着进⼀步中国化、时代化、⼤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阻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科学理论作为⾃⼰的⾏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切政治⼒量追求⾃⾝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私⽆畏的博⼤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命、建设、改⾰,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要坚定道路⾃信、理论⾃信、制度⾃信、⽂化⾃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信的。有了‘⾃信⼈⽣⼆百年,会当⽔击三千⾥’的勇⽓,我们就能毫⽆畏惧⾯对⼀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这⼀社会主要⽭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对中国经济发展进⼊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发展质量和效益,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我国经济实⼒和综合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4ed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的。[中国传媒⼤学2009年研]【答案】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社会主义的⽬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强调必须集中⼒量解放和发展⽣产⼒,另⼀⽅⾯指出了解放和发展⽣产⼒的⼿段和⽬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①把解放和发展⽣产⼒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个⼗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②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社会主义的⽬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的是实现⼈的⾃由⽽全⾯的发展。邓⼩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向⼈的⾃由⽽全⾯发展所必经的阶段。(2)社会主义民主是⼈类社会最⾼类型的民主①社会主义民主⾸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了⼯⼈阶级和⼴⼤劳动⼈民享有最⾼的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劳动⼈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权⼒。②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的,它的产⽣除了本⾝所依据的经济条件以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和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的和⼿段的统⼀。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民⾰命长期奋⽃和追求的⽬的。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泛的,⽽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致的。因⽽,社会主义民主是⼈类最⾼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可⽐拟的优越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07e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 “⼀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们的头脑中,到⼈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应当到⽣产⽅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911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11. ⽜顿说:“如果说我⽐别⼈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A、 直接经验的作⽤

B、 间接经验的作⽤

C、 感性认识的作⽤

D、 实践的作⽤

答案:B

解析:【解析】⼀个⼈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个⼈的多数知识还是来⾃于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要想成就⼀番事业,不仅要努⼒学习,⽽且要潜⼼实践。题中“站在巨⼈的肩膀上”就是指在前⼈的理论即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相关题目
3. 怎样区别货币的流通⼿段和⽀付⼿段?[杭州电⼦科技⼤学2018年研]【答案】货币是指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段、贮藏⼿段、⽀付⼿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的职能。区别货币的流通⼿段和⽀付⼿段需要认识到:(1)流通⼿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段的职能。⽀付⼿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来⽀付债务。后来,它又被⽤来⽀付地租、利息、税款、⼯资等。(2)⽀付⼿段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使⽤价值或商品使⽤权的让渡与价值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付,或提前预⽀。货币流通⼿段的主要特点是⼀⼿交钱,⼀⼿交货。(3)从价值运动的⾓度观察,货币执⾏⽀付⼿段职能时,在同⼀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单向的,即当卖者或债权⼈让渡使⽤价值或使⽤权时,买者或债务⼈并不同时让渡价值。反之,当买者或债务⼈让渡价值时,卖者或债权⼈也不同时让渡使⽤价值或使⽤权。货币执⾏流通⼿段职能时,在同⼀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价值,买⽅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价值。

解析:null货币是指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段、贮藏⼿段、⽀付⼿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的职能。区别货币的流通⼿段和⽀付⼿段需要认识到:(1)流通⼿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段的职能。⽀付⼿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来⽀付债务。后来,它又被⽤来⽀付地租、利息、税款、⼯资等。(2)⽀付⼿段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使⽤价值或商品使⽤权的让渡与价值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付,或提前预⽀。货币流通⼿段的主要特点是⼀⼿交钱,⼀⼿交货。(3)从价值运动的⾓度观察,货币执⾏⽀付⼿段职能时,在同⼀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单向的,即当卖者或债权⼈让渡使⽤价值或使⽤权时,买者或债务⼈并不同时让渡价值。反之,当买者或债务⼈让渡价值时,卖者或债权⼈也不同时让渡使⽤价值或使⽤权。货币执⾏流通⼿段职能时,在同⼀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价值,买⽅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c2a0-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 论述空想社会主义⼏个阶段,并作出你的评价。[武汉理⼯⼤学2019年研]【答案】空想社会主义产⽣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德尼·维拉斯等。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主义思想,从⽽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②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种⽂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个粗糙⽽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案时以⼿⼯⼯场为原型。(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杰拉德·温斯坦莱、梅叶、摩莱⾥、马布利以及弗朗索⽡·诺埃尔·巴贝夫等等。这些思想家⼤多把社会主义建⽴在⾃然法学说和理性论基础上,带有明显的理性思辨和理性论证⾊彩。②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练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场为原型。(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著名的圣西门、傅⾥叶和欧⽂,三⼈站在时代⾼度,以唯物主义⾃然观以及含有唯物主义因素的历史观,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将被更完备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就其理论⽽⾔,是对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所提出原则的更加彻底的发展。他们是如此浓缩的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理论思潮,以致马克思也提醒⼈们注意:“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叶和欧⽂肩膀上的。”②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练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种具有⾼度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社会。(4)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的历史作⽤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有着重⼤意义。但是,时代的局限性也造就了空想社会主义有着严重的历史局限。①历史功绩: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花;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②历史局限:他们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不能揭⽰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不能发现⼈类社会发展趋势;他们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因⽽没有找到以⾰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量和正确道路。

解析:null空想社会主义产⽣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1)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德尼·维拉斯等。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改造了古希腊柏拉图的思想、早期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以及当时正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主义思想,从⽽开辟了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新时代。②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种⽂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个粗糙⽽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案时以⼿⼯⼯场为原型。(2)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杰拉德·温斯坦莱、梅叶、摩莱⾥、马布利以及弗朗索⽡·诺埃尔·巴贝夫等等。这些思想家⼤多把社会主义建⽴在⾃然法学说和理性论基础上,带有明显的理性思辨和理性论证⾊彩。②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练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场为原型。(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①这⼀时期的代表⼈物是著名的圣西门、傅⾥叶和欧⽂,三⼈站在时代⾼度,以唯物主义⾃然观以及含有唯物主义因素的历史观,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将被更完备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就其理论⽽⾔,是对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所提出原则的更加彻底的发展。他们是如此浓缩的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理论思潮,以致马克思也提醒⼈们注意:“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叶和欧⽂肩膀上的。”②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练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种具有⾼度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社会。(4)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的历史作⽤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有着重⼤意义。但是,时代的局限性也造就了空想社会主义有着严重的历史局限。①历史功绩: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花;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②历史局限:他们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不能揭⽰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不能发现⼈类社会发展趋势;他们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因⽽没有找到以⾰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量和正确道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ff3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 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扬州⼤学2021年研;华南理⼯⼤学2018年研]【答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多数⼈⽂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是资本主义基础下的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任何形式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因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③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特征——思想意识的社会化和资本化。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③态度: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类社会⽣活的⼀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活进⾏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批判和摒弃。

解析:null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多数⼈⽂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是资本主义基础下的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任何形式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因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③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新特征——思想意识的社会化和资本化。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③态度: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类社会⽣活的⼀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活进⾏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批判和摒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c6d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 简要分析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的关系。[⼭东⼤学2018年研]【答案】(1)剩余价值与利润的联系①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雇佣⼯⼈创造的被资本家⽆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价值。这⾥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在⽣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②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率,它们是同⼀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法得出的不同⽐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与剩余价值量成正⽐,剩余价值量越⼤,利润率越⾼。⽽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低,即资本家对⼯⼈的剥削程度。(2)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区别①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率,⽆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率。剩余价值率越⾼,⼯⼈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我增殖程度,⼀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②利润是对全部资本⽽⾔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的。因此,剩余价值⼀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关。③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新的⽅法,加强对⼯⼈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解析:null(1)剩余价值与利润的联系①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来源,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是雇佣⼯⼈创造的被资本家⽆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的价值。这⾥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在⽣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②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率,它们是同⼀个剩余价值量的两种不同计算⽅法得出的不同⽐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在预付资本量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的⼤⼩与剩余价值量成正⽐,剩余价值量越⼤,利润率越⾼。⽽剩余价值量又是由剩余价值率决定的,因此,利润率的⼤⼩,⾸先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低,即资本家对⼯⼈的剥削程度。(2)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区别①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率,⽆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率。剩余价值率越⾼,⼯⼈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资本的⾃我增殖程度,⼀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②利润是对全部资本⽽⾔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的。因此,剩余价值⼀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关。③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新的⽅法,加强对⼯⼈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dec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 认识[河北⼤学2018年研]【答案】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的过程和结果。⾸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知之”、主观⾃⽣,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定的选择性、重构性,⽽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解析:null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的过程和结果。⾸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知之”、主观⾃⽣,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定的选择性、重构性,⽽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辨析题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538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社会历史与⾃然界有何不同?[北京交通⼤学2007年研]【答案】社会历史与⾃然界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然规律是⾃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然规律是作为⼀种盲⽬的⽆意识的⼒量起作⽤,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定⽬的和意图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3)⾃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在社会规律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定作⽤。⼈需要⾃⼰做出选择,选择的⽅向、⽬标和⽅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然界和社会历史区分和统⼀的基础。认识社会规律⽐认识⾃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解析:null社会历史与⾃然界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然规律是⾃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然规律是作为⼀种盲⽬的⽆意识的⼒量起作⽤,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定⽬的和意图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3)⾃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在社会规律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定作⽤。⼈需要⾃⼰做出选择,选择的⽅向、⽬标和⽅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然界和社会历史区分和统⼀的基础。认识社会规律⽐认识⾃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577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简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和本质区别。[华侨⼤学2012年研]【答案】(1)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定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批判继承的关系。它的产⽣除了本⾝所依据的经济条件以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两个⽅⾯:①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公民在法律⾯前⼈⼈平等的原则等。②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①与资本主义民主相⽐,社会主义民主是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劳动⼈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劳动⼈民享受⼴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实⾏专政。③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泛的,⽽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致的。因⽽,社会主义民主是⼈类最⾼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可⽐拟的优越性。

解析:null(1)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定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批判继承的关系。它的产⽣除了本⾝所依据的经济条件以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两个⽅⾯:①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公民在法律⾯前⼈⼈平等的原则等。②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2)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①与资本主义民主相⽐,社会主义民主是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②劳动⼈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劳动⼈民享受⼴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实⾏专政。③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泛的,⽽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致的。因⽽,社会主义民主是⼈类最⾼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可⽐拟的优越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0dbd-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2016年7⽉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95周年⼤会上发表讲话,该讲话站在历史与未来、国内与国际的交汇点上,⾼度评价了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历史贡献,科学概括了历史给予我们的深刻启⽰,号召全党同志在回顾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和⼒量,在⾯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继续前进。“坚持不忘初⼼、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同时,⾯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临着进⼀步中国化、时代化、⼤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阻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科学理论作为⾃⼰的⾏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切政治⼒量追求⾃⾝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私⽆畏的博⼤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命、建设、改⾰,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要坚定道路⾃信、理论⾃信、制度⾃信、⽂化⾃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信的。有了‘⾃信⼈⽣⼆百年,会当⽔击三千⾥’的勇⽓,我们就能毫⽆畏惧⾯对⼀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这⼀社会主要⽭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对中国经济发展进⼊新常态、世界经济发展进⼊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的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发展质量和效益,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不断壮⼤我国经济实⼒和综合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4ede-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的。[中国传媒⼤学2009年研]【答案】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社会主义的⽬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强调必须集中⼒量解放和发展⽣产⼒,另⼀⽅⾯指出了解放和发展⽣产⼒的⼿段和⽬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①把解放和发展⽣产⼒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个⼗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②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社会主义的⽬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的是实现⼈的⾃由⽽全⾯的发展。邓⼩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向⼈的⾃由⽽全⾯发展所必经的阶段。(2)社会主义民主是⼈类社会最⾼类型的民主①社会主义民主⾸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了⼯⼈阶级和⼴⼤劳动⼈民享有最⾼的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劳动⼈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权⼒。②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的,它的产⽣除了本⾝所依据的经济条件以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和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的和⼿段的统⼀。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民⾰命长期奋⽃和追求的⽬的。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泛的,⽽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致的。因⽽,社会主义民主是⼈类最⾼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可⽐拟的优越性。

解析:null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1)社会主义的⽬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强调必须集中⼒量解放和发展⽣产⼒,另⼀⽅⾯指出了解放和发展⽣产⼒的⼿段和⽬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①把解放和发展⽣产⼒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个⼗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②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社会主义的⽬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的是实现⼈的⾃由⽽全⾯的发展。邓⼩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实现共同富裕,是⾛向⼈的⾃由⽽全⾯发展所必经的阶段。(2)社会主义民主是⼈类社会最⾼类型的民主①社会主义民主⾸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了⼯⼈阶级和⼴⼤劳动⼈民享有最⾼的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劳动⼈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权⼒。②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的,它的产⽣除了本⾝所依据的经济条件以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和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③社会主义民主是⽬的和⼿段的统⼀。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民⾰命长期奋⽃和追求的⽬的。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泛的,⽽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致的。因⽽,社会主义民主是⼈类最⾼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可⽐拟的优越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07e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 “⼀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们的头脑中,到⼈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应当到⽣产⽅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思想变⾰是政治变⾰的先导

C. 经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 经济基础的⾰命性变⾰才是真正的⾰命的思想

解析:【解析】⽣产⼒与⽣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盾运动是⼈类社会的发展动⼒;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政治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也具有能动的反作⽤。题中,恩格斯的这段话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911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