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6. 为什么说物质⽣产⽅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量?[杭州电⼦科技⼤学2018年研]【答案】物质⽣产⽅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量,原因主要有:(1)物质资料的⽣产⽅式是⼈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类其他⼀切活动的⾸要前提。⼈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活,为了⽣活,⾸先就需要⾐、⾷、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类历史的第⼀个历史活动就是⽣产满⾜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任何⼀个民族,如果停⽌⽣产劳动,不⽤说⼀年,就是⼏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个简单的事实和起码的真理。发现并承认这⼀真理,是历史观的⼀个伟⼤⾰命。(2)物质资料的⽣产⽅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貌。有什么样的⽣产⽅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耕⽕种和农耕⽣活和机械化的农耕⽣活决定了农村的不同的⽣产⽅式和⽣产⾯貌,⽽机械化⼤⽣产也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也迅速改变着乡村的⽣存形态。马克思说:“⼿推磨产⽣的是封建主为⾸的社会,蒸汽磨产⽣的是⼯业资本家为⾸的社会。”(3)物质资料的⽣产⽅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在物质资料的⽣产⽅式中,⽣产⼒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产⼒的发展,原有的⽣产关系便由⽣产⼒发展的形式变成⽣产⼒发展的桎梏,由适合⽣产⼒的发展变成阻碍⽣产⼒的发展。只有变⾰⽣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产⼒。随着⽣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全部的、庞⼤的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早地发展变⾰,从⽽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

答案:123即经济基础

解析:null物质⽣产⽅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量,原因主要有:(1)物质资料的⽣产⽅式是⼈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类其他⼀切活动的⾸要前提。⼈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活,为了⽣活,⾸先就需要⾐、⾷、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类历史的第⼀个历史活动就是⽣产满⾜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任何⼀个民族,如果停⽌⽣产劳动,不⽤说⼀年,就是⼏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个简单的事实和起码的真理。发现并承认这⼀真理,是历史观的⼀个伟⼤⾰命。(2)物质资料的⽣产⽅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貌。有什么样的⽣产⽅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耕⽕种和农耕⽣活和机械化的农耕⽣活决定了农村的不同的⽣产⽅式和⽣产⾯貌,⽽机械化⼤⽣产也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也迅速改变着乡村的⽣存形态。马克思说:“⼿推磨产⽣的是封建主为⾸的社会,蒸汽磨产⽣的是⼯业资本家为⾸的社会。”(3)物质资料的⽣产⽅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在物质资料的⽣产⽅式中,⽣产⼒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产⼒的发展,原有的⽣产关系便由⽣产⼒发展的形式变成⽣产⼒发展的桎梏,由适合⽣产⼒的发展变成阻碍⽣产⼒的发展。只有变⾰⽣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产⼒。随着⽣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全部的、庞⼤的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早地发展变⾰,从⽽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3. 为什么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的核⼼问题?[⾸都师范⼤学2014年研]【答案】党的⼗⼋⼤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的核⼼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这就为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指明了⽅向。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原因主要包括:(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改⾰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成就的主要经验之⼀。在改⾰开放进程中,我们既⾰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切的做法,又没有照搬西⽅国家所谓的⾃由市场制度,⽽是既不断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扩⼤市场机制在调动⼀切积极因素发展我国经济中的作⽤,又不断改进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抓好转变经济发展⽅式这条主线,仍然要依靠政府和市场作⽤的紧密结合。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能够充分利⽤市场和政府两种⼒量的经济体制。(2)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主体、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利益协调主体,市场是把政府同各类微观经济运营主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基础环节、媒介产权产品和其他要素交换活动的基本场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向和运⾏质量。政府⾏为往往表现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市场功能往往表现为供求、价格⾃发调节和⾃由竞争,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缺⼀不可。因为政府⾏为不可能完美⽆缺,市场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有效,两者都有弱点,都存在局限性,需要协调互补。(3)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和市场作⽤的优点与局限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度重视政府的作⽤,也要⾼度重视市场的作⽤,原因主要包括:①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制度,建⽴统⼀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如果政府管理和调控的范围、⼒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的合理需要,或⼲预的⽅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其结果⾮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会抑制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②市场经济是⼈类社会迄今为⽌最具效率和活⼒的经济运⾏机制和资源配置⼿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但也存在着⾃发性事后调节、催⽣过度垄断、排斥公共利益、引发两极分化等固有的功能缺陷,⽽且仅靠⾃⾝⼒量难以克服。完全摒弃政府管理和调控的市场经济会使其缺陷⼤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为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理论和实践课题。(4)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并不断完善,但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许多不⾜,政府作⽤和市场功能都亟待进⼀步完善。①在政府作⽤⽅⾯,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各种政策⼯具选择搭配不适当,过多运⽤⾏政性⼿段⼲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主体,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对公共产品⽣产分配的管理调节作⽤弱化,影响社会公平和民⽣改善。②在市场功能⽅⾯,不少企业为获取市场⾼额利润对⾃然资源进⾏掠夺性开采,⼤量排放污染物,对⽣态环境和⼈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个时期以来,医疗、教育、养⽼等社会事业发展过度市场化,造成利益导向扭曲,使公共服务长期处于总量不⾜、结构失衡状态,等等。这些问题近年来虽有不同程度解决,但从总体上看,仍有较⼤改进空间。③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推进经济体制改⾰。要深⼊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财税体制、⾦融体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115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本主义[北京⼤学2017年研]【答案】⼈本主义通常指⼈本学唯物主义,是⼀种把⼈⽣物化的形⽽上学唯物主义学说,指的是将⼈理解为离开⼀切社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物,并以抽象的⼈为基础去解释⼀切问题的哲学学说。主要代表是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般的唯物主义混为⼀谈,避免采⽤甚⾄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将⾃⼰的哲学称作“⼈本主义”或“哲学中的⼈本主义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29da-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 ⽜顿说:“如果说我⽐别⼈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8e6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57年以后的说法,把这⼀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阶段,1840~1844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青年时期;第⼆阶段,1845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断裂阶段;第三阶段,1845~1857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成长阶段;第四阶段,1857~1883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成熟阶段。( )“认识论断裂”观点的评价①“认识论断裂”观点的积极评价a.展⽰了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新的科学主义解读⽅法,为我们不陷于某种固定的理论框架、理论范式、理论思路,⽽从不同⾓度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启⽰,开辟了⼀条新路径。b.揭⽰了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马克思本⼈及其思想,杜绝把马克思神圣化和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绝对化、教条化的倾向,对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意义。c.阐述了马克思前期对⼈道主义的超越和后期对⼈道主义的认同和传承,有助于我们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连续性,防⽌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绝对的割裂开来,⽚⾯的强调前者或者⽚⾯的强调后者的⼀孔之见。②“认识论断裂”观点的消极评价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观点具有⽚⾯性,具体表现在:a.将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事实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前后相继的,始终遵循着⼀条不断补充、不断创新的发展路径。例如,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已经含有了⼈道主义的思想,在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依然存在,并且发展到更⾼的⽔平。b.将科学与意识形态向对⽴起来,表明他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种科学,⽽且是⼀种⽆产阶级为解放⾃⾝⽽⽃争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5d6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东⼤学2018年研]【答案】党的思想路线是⼀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的特点是把实践的观点引⼊认识论和把辩证法应⽤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1)党的思想路线含义:①⼀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②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和实践统⼀原则,与“⼀切从实际出发”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含义是从实际出发并以客观实际为前提,⽽且在客观实际中具体运⽤正确的理论进⾏分析和概括,从实际的现象中掌握本质和规律。③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思想精华,它既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重要的实践标准和真理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唯⼀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由此可见,我党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法论和历史观。(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具有⼀致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的运⽤。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是实际⼯作中的认识路线。③党的思想路线是⼀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局⾯提供了正确的⼯作⽅法和⼯作作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cb0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 简述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河北⼤学2018年研]【答案】帝国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产⼒和⽣产关系的⽭盾进⼀步发展的基础上,在⽣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活中起决定作⽤。垄断又称独占,是指少数⼤企业或若⼲企业联合起来,独占⽣产和市场以获取⾼额垄断利润。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竞争为垄断所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上的基本现象。(2)在⾦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融寡头的统治。⾦融寡头是掌握庞⼤⾦融资本的⼤垄断资本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最⾼统治者。(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融寡头为了获得最⼤限度的利润,不仅在国内实⾏垄断统治,残酷的压榨剥削本国⼈民,⽽且还必然把垄断统治的魔⽖伸到国外,疯狂地进⾏掠夺和侵略。(4)⽠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各国最⼤的垄断组织的国际联系,以及势⼒范围的扩张,各国之间必然在世界上为争夺资本输出场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进⾏激烈的⽃争。最⼤的垄断组织在势均⼒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在⽃争中两败俱伤,就谋求妥协、订⽴协议,形成了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共同⽠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表明全世界资本集中和⽣产集中发展到⼀个新的更⾼的阶段,列宁把它称之为“超级垄断”。(5)最⼤资本主义⼤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分完毕。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分世界是依据资本实⼒的⼤⼩,按⼤鱼吃⼩鱼、弱⾁强⾷的原则进⾏的。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些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极其迅速,往往很快赶上另⼀些⽼牌帝国主义国家,各国⼒量对⽐发⽣了变化,就必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领⼟。由于世界领⼟已被⽠分完毕,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扩张其势⼒范围,就只能从⽼牌的帝国主义⼿中争夺。因此,争夺霸权的⽃争,最后只能靠战争解决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e4a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 “⼀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们的头脑中,到⼈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应当到⽣产⽅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911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 简述唯⼼史观的主要缺陷。[天津商业⼤学2018年研]【答案】(1)唯⼼史观的根源①社会根源。社会发展⽔平低下、发展速度迟缓是唯⼼史观的社会根源。②阶级根源。剥削阶级控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唯⼼史观的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特殊性、复杂性是唯⼼史观的认识论根源。(2)唯⼼史观的内容唯⼼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史观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形式。①唯意志论认为,⼈的主观意志是整个世界、从⽽也是社会历史的本体或本质,个别⼈物可以左右历史的发展,“伟⼈”“英雄⼈物”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②宿命论认为,⼈的命运和社会变化受某种神秘⼒量的⽀配,⼈的活动没有任何⾃由和主动性,⼀切听从命运的⽀配。这两种观点对⼈们的历史活动都是有害的。(3)唯⼼史观的主要缺陷①唯⼼史观只看到了导致社会历史运动的精神动因,把社会历史活动当事⼈的⽬的、动机、意志等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历史运动变化的决定⼒量,⽽没有进⼀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②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否认⼈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视物质⽣产活动,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抹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把历史看成是由少数杰出⼈物创造的,⽆视或否认⼴⼤⼈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8f49-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08年5⽉12⽇汶川⼤地震是⼀个中国⼈民将永远铭记的⽇⼦。⾯对⽆情的现实,举国垂泪。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感⼈事迹和灾难压顶不能屈的坚强精神,却永久地留在了我们⼼中。在灾后救援和重建中,国家的反应速度和及时有效、又快又好的⼯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些,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 )物质的客观存在性。⾃然界是客观的,是先于⼈类和⼈类社会⽽存在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然规律。这次汶川⼤地震的产⽣源于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然界⾃⾝发展的结果,⽆法避免,只能尽最⼤努⼒减⼩这次⾃然灾害带来的损失。(2)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世界万物都不是孤⽴存在的,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有的⼈类已完全掌握,有的还没有掌握或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们必须尊重其客观规律。譬如:地震来临之前,动物的异常反应。但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是说⼈们在客观规律⾯前是完全⽆能为⼒,⼈们可以通过⾃觉的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妥善安排灾后救援和重建⼯作。温总理的“天灾不由⼈,抗灾不由天”这句话就是这次抗震救灾的最好写照。(3)⽭盾具有普遍性。⽭盾⽆处不在,⽆时不有。这要求我们敢于要正视⽭盾,⾯对⽭盾,并找到正确的⽅法解决它。地震发⽣后,全国各族⼈民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国家领导⼈第⼀时间赶赴灾区,全社会⾃发组织参与到救援⼯作中。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我国的救灾⼯作取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赞扬。(4)⽭盾具有特殊性。⽭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各地灾区的受灾程度不同,特别是学校受损遇难⽐较严重。针对这⼀具体情况,我们的救援⼈员采取了不同的救援⽅案,与时间抢⽣命,⼒争在72⼩时的黄⾦时间⾥抢救最多的⽣命。(5)⽭盾的两点论、重点论。在地震发⽣后的72⼩时⾥,⼀切都以抢救⼈的性命为⾸要任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873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 如何正确处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标准?相关试题:真理在⼀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东财经⼤学2021年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50b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题目内容
(
简答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6. 为什么说物质⽣产⽅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量?[杭州电⼦科技⼤学2018年研]【答案】物质⽣产⽅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量,原因主要有:(1)物质资料的⽣产⽅式是⼈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类其他⼀切活动的⾸要前提。⼈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活,为了⽣活,⾸先就需要⾐、⾷、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类历史的第⼀个历史活动就是⽣产满⾜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任何⼀个民族,如果停⽌⽣产劳动,不⽤说⼀年,就是⼏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个简单的事实和起码的真理。发现并承认这⼀真理,是历史观的⼀个伟⼤⾰命。(2)物质资料的⽣产⽅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貌。有什么样的⽣产⽅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耕⽕种和农耕⽣活和机械化的农耕⽣活决定了农村的不同的⽣产⽅式和⽣产⾯貌,⽽机械化⼤⽣产也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也迅速改变着乡村的⽣存形态。马克思说:“⼿推磨产⽣的是封建主为⾸的社会,蒸汽磨产⽣的是⼯业资本家为⾸的社会。”(3)物质资料的⽣产⽅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在物质资料的⽣产⽅式中,⽣产⼒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产⼒的发展,原有的⽣产关系便由⽣产⼒发展的形式变成⽣产⼒发展的桎梏,由适合⽣产⼒的发展变成阻碍⽣产⼒的发展。只有变⾰⽣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产⼒。随着⽣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全部的、庞⼤的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早地发展变⾰,从⽽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

答案:123即经济基础

解析:null物质⽣产⽅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量,原因主要有:(1)物质资料的⽣产⽅式是⼈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类其他⼀切活动的⾸要前提。⼈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活,为了⽣活,⾸先就需要⾐、⾷、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类历史的第⼀个历史活动就是⽣产满⾜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任何⼀个民族,如果停⽌⽣产劳动,不⽤说⼀年,就是⼏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个简单的事实和起码的真理。发现并承认这⼀真理,是历史观的⼀个伟⼤⾰命。(2)物质资料的⽣产⽅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貌。有什么样的⽣产⽅式便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耕⽕种和农耕⽣活和机械化的农耕⽣活决定了农村的不同的⽣产⽅式和⽣产⾯貌,⽽机械化⼤⽣产也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也迅速改变着乡村的⽣存形态。马克思说:“⼿推磨产⽣的是封建主为⾸的社会,蒸汽磨产⽣的是⼯业资本家为⾸的社会。”(3)物质资料的⽣产⽅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在物质资料的⽣产⽅式中,⽣产⼒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它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产⼒的发展,原有的⽣产关系便由⽣产⼒发展的形式变成⽣产⼒发展的桎梏,由适合⽣产⼒的发展变成阻碍⽣产⼒的发展。只有变⾰⽣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产⼒。随着⽣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全部的、庞⼤的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早地发展变⾰,从⽽引起社会形态的更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21版
相关题目
3. 为什么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的核⼼问题?[⾸都师范⼤学2014年研]【答案】党的⼗⼋⼤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的核⼼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这就为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指明了⽅向。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原因主要包括:(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改⾰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成就的主要经验之⼀。在改⾰开放进程中,我们既⾰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切的做法,又没有照搬西⽅国家所谓的⾃由市场制度,⽽是既不断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扩⼤市场机制在调动⼀切积极因素发展我国经济中的作⽤,又不断改进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抓好转变经济发展⽅式这条主线,仍然要依靠政府和市场作⽤的紧密结合。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能够充分利⽤市场和政府两种⼒量的经济体制。(2)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主体、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利益协调主体,市场是把政府同各类微观经济运营主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基础环节、媒介产权产品和其他要素交换活动的基本场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向和运⾏质量。政府⾏为往往表现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市场功能往往表现为供求、价格⾃发调节和⾃由竞争,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缺⼀不可。因为政府⾏为不可能完美⽆缺,市场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有效,两者都有弱点,都存在局限性,需要协调互补。(3)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和市场作⽤的优点与局限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度重视政府的作⽤,也要⾼度重视市场的作⽤,原因主要包括:①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制度,建⽴统⼀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如果政府管理和调控的范围、⼒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的合理需要,或⼲预的⽅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其结果⾮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会抑制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②市场经济是⼈类社会迄今为⽌最具效率和活⼒的经济运⾏机制和资源配置⼿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但也存在着⾃发性事后调节、催⽣过度垄断、排斥公共利益、引发两极分化等固有的功能缺陷,⽽且仅靠⾃⾝⼒量难以克服。完全摒弃政府管理和调控的市场经济会使其缺陷⼤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为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理论和实践课题。(4)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并不断完善,但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许多不⾜,政府作⽤和市场功能都亟待进⼀步完善。①在政府作⽤⽅⾯,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各种政策⼯具选择搭配不适当,过多运⽤⾏政性⼿段⼲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主体,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对公共产品⽣产分配的管理调节作⽤弱化,影响社会公平和民⽣改善。②在市场功能⽅⾯,不少企业为获取市场⾼额利润对⾃然资源进⾏掠夺性开采,⼤量排放污染物,对⽣态环境和⼈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个时期以来,医疗、教育、养⽼等社会事业发展过度市场化,造成利益导向扭曲,使公共服务长期处于总量不⾜、结构失衡状态,等等。这些问题近年来虽有不同程度解决,但从总体上看,仍有较⼤改进空间。③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推进经济体制改⾰。要深⼊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财税体制、⾦融体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解析:null党的⼗⼋⼤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的核⼼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这就为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指明了⽅向。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原因主要包括:(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改⾰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成就的主要经验之⼀。在改⾰开放进程中,我们既⾰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切的做法,又没有照搬西⽅国家所谓的⾃由市场制度,⽽是既不断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扩⼤市场机制在调动⼀切积极因素发展我国经济中的作⽤,又不断改进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抓好转变经济发展⽅式这条主线,仍然要依靠政府和市场作⽤的紧密结合。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能够充分利⽤市场和政府两种⼒量的经济体制。(2)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主体、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利益协调主体,市场是把政府同各类微观经济运营主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基础环节、媒介产权产品和其他要素交换活动的基本场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向和运⾏质量。政府⾏为往往表现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市场功能往往表现为供求、价格⾃发调节和⾃由竞争,两者紧密关联、相互交织、缺⼀不可。因为政府⾏为不可能完美⽆缺,市场功能也不可能完全有效,两者都有弱点,都存在局限性,需要协调互补。(3)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和市场作⽤的优点与局限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度重视政府的作⽤,也要⾼度重视市场的作⽤,原因主要包括:①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转变经济发展⽅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同时,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制度,建⽴统⼀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如果政府管理和调控的范围、⼒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的合理需要,或⼲预的⽅向不对路、形式选择失当,其结果⾮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会抑制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②市场经济是⼈类社会迄今为⽌最具效率和活⼒的经济运⾏机制和资源配置⼿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但也存在着⾃发性事后调节、催⽣过度垄断、排斥公共利益、引发两极分化等固有的功能缺陷,⽽且仅靠⾃⾝⼒量难以克服。完全摒弃政府管理和调控的市场经济会使其缺陷⼤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为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重⼤理论和实践课题。(4)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并不断完善,但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许多不⾜,政府作⽤和市场功能都亟待进⼀步完善。①在政府作⽤⽅⾯,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各种政策⼯具选择搭配不适当,过多运⽤⾏政性⼿段⼲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主体,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对公共产品⽣产分配的管理调节作⽤弱化,影响社会公平和民⽣改善。②在市场功能⽅⾯,不少企业为获取市场⾼额利润对⾃然资源进⾏掠夺性开采,⼤量排放污染物,对⽣态环境和⼈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个时期以来,医疗、教育、养⽼等社会事业发展过度市场化,造成利益导向扭曲,使公共服务长期处于总量不⾜、结构失衡状态,等等。这些问题近年来虽有不同程度解决,但从总体上看,仍有较⼤改进空间。③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推进经济体制改⾰。要深⼊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围绕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改⾰财税体制、⾦融体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能够扬长避短、有机结合,都得到有效发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115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本主义[北京⼤学2017年研]【答案】⼈本主义通常指⼈本学唯物主义,是⼀种把⼈⽣物化的形⽽上学唯物主义学说,指的是将⼈理解为离开⼀切社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物,并以抽象的⼈为基础去解释⼀切问题的哲学学说。主要代表是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般的唯物主义混为⼀谈,避免采⽤甚⾄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将⾃⼰的哲学称作“⼈本主义”或“哲学中的⼈本主义原则”

解析:null⼈本主义通常指⼈本学唯物主义,是⼀种把⼈⽣物化的形⽽上学唯物主义学说,指的是将⼈理解为离开⼀切社会历史条件的抽象物,并以抽象的⼈为基础去解释⼀切问题的哲学学说。主要代表是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般的唯物主义混为⼀谈,避免采⽤甚⾄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将⾃⼰的哲学称作“⼈本主义”或“哲学中的⼈本主义原则”。⼆、简答题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29da-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 ⽜顿说:“如果说我⽐别⼈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A. 直接经验的作⽤

B. 间接经验的作⽤

C. 感性认识的作⽤

D. 实践的作⽤

解析:【解析】⼀个⼈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就知识的本源来说,任何知识都不能离开直接经验,但⼀个⼈的多数知识还是来⾃于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则仍为直接经验”。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要想成就⼀番事业,不仅要努⼒学习,⽽且要潜⼼实践。题中“站在巨⼈的肩膀上”就是指在前⼈的理论即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8e6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57年以后的说法,把这⼀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阶段,1840~1844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青年时期;第⼆阶段,1845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断裂阶段;第三阶段,1845~1857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成长阶段;第四阶段,1857~1883年,这⼀阶段是马克思思想的成熟阶段。( )“认识论断裂”观点的评价①“认识论断裂”观点的积极评价a.展⽰了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新的科学主义解读⽅法,为我们不陷于某种固定的理论框架、理论范式、理论思路,⽽从不同⾓度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启⽰,开辟了⼀条新路径。b.揭⽰了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马克思本⼈及其思想,杜绝把马克思神圣化和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绝对化、教条化的倾向,对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意义。c.阐述了马克思前期对⼈道主义的超越和后期对⼈道主义的认同和传承,有助于我们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连续性,防⽌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绝对的割裂开来,⽚⾯的强调前者或者⽚⾯的强调后者的⼀孔之见。②“认识论断裂”观点的消极评价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观点具有⽚⾯性,具体表现在:a.将马克思主义割裂开来,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事实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前后相继的,始终遵循着⼀条不断补充、不断创新的发展路径。例如,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已经含有了⼈道主义的思想,在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依然存在,并且发展到更⾼的⽔平。b.将科学与意识形态向对⽴起来,表明他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种科学,⽽且是⼀种⽆产阶级为解放⾃⾝⽽⽃争的意识形态和理论⼯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5d67-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东⼤学2018年研]【答案】党的思想路线是⼀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的特点是把实践的观点引⼊认识论和把辩证法应⽤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1)党的思想路线含义:①⼀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②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和实践统⼀原则,与“⼀切从实际出发”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含义是从实际出发并以客观实际为前提,⽽且在客观实际中具体运⽤正确的理论进⾏分析和概括,从实际的现象中掌握本质和规律。③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思想精华,它既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重要的实践标准和真理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唯⼀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由此可见,我党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法论和历史观。(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具有⼀致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的运⽤。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是实际⼯作中的认识路线。③党的思想路线是⼀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局⾯提供了正确的⼯作⽅法和⼯作作风。

解析:null党的思想路线是⼀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的特点是把实践的观点引⼊认识论和把辩证法应⽤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1)党的思想路线含义:①⼀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②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和实践统⼀原则,与“⼀切从实际出发”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在含义是从实际出发并以客观实际为前提,⽽且在客观实际中具体运⽤正确的理论进⾏分析和概括,从实际的现象中掌握本质和规律。③实事求是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思想精华,它既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史观。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重要的实践标准和真理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唯⼀源泉,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由此可见,我党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法论和历史观。(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具有⼀致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的运⽤。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是实际⼯作中的认识路线。③党的思想路线是⼀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核⼼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和发展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且也为开创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新局⾯提供了正确的⼯作⽅法和⼯作作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cb06-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 简述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河北⼤学2018年研]【答案】帝国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产⼒和⽣产关系的⽭盾进⼀步发展的基础上,在⽣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活中起决定作⽤。垄断又称独占,是指少数⼤企业或若⼲企业联合起来,独占⽣产和市场以获取⾼额垄断利润。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竞争为垄断所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上的基本现象。(2)在⾦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融寡头的统治。⾦融寡头是掌握庞⼤⾦融资本的⼤垄断资本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最⾼统治者。(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融寡头为了获得最⼤限度的利润,不仅在国内实⾏垄断统治,残酷的压榨剥削本国⼈民,⽽且还必然把垄断统治的魔⽖伸到国外,疯狂地进⾏掠夺和侵略。(4)⽠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各国最⼤的垄断组织的国际联系,以及势⼒范围的扩张,各国之间必然在世界上为争夺资本输出场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进⾏激烈的⽃争。最⼤的垄断组织在势均⼒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在⽃争中两败俱伤,就谋求妥协、订⽴协议,形成了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共同⽠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表明全世界资本集中和⽣产集中发展到⼀个新的更⾼的阶段,列宁把它称之为“超级垄断”。(5)最⼤资本主义⼤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分完毕。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分世界是依据资本实⼒的⼤⼩,按⼤鱼吃⼩鱼、弱⾁强⾷的原则进⾏的。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些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极其迅速,往往很快赶上另⼀些⽼牌帝国主义国家,各国⼒量对⽐发⽣了变化,就必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领⼟。由于世界领⼟已被⽠分完毕,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扩张其势⼒范围,就只能从⽼牌的帝国主义⼿中争夺。因此,争夺霸权的⽃争,最后只能靠战争解决问题。

解析:null帝国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产⼒和⽣产关系的⽭盾进⼀步发展的基础上,在⽣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活中起决定作⽤。垄断又称独占,是指少数⼤企业或若⼲企业联合起来,独占⽣产和市场以获取⾼额垄断利润。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竞争为垄断所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经济上的基本现象。(2)在⾦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融寡头的统治。⾦融寡头是掌握庞⼤⾦融资本的⼤垄断资本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最⾼统治者。(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融寡头为了获得最⼤限度的利润,不仅在国内实⾏垄断统治,残酷的压榨剥削本国⼈民,⽽且还必然把垄断统治的魔⽖伸到国外,疯狂地进⾏掠夺和侵略。(4)⽠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各国最⼤的垄断组织的国际联系,以及势⼒范围的扩张,各国之间必然在世界上为争夺资本输出场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进⾏激烈的⽃争。最⼤的垄断组织在势均⼒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在⽃争中两败俱伤,就谋求妥协、订⽴协议,形成了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共同⽠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表明全世界资本集中和⽣产集中发展到⼀个新的更⾼的阶段,列宁把它称之为“超级垄断”。(5)最⼤资本主义⼤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分完毕。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帝国主义⽠分世界是依据资本实⼒的⼤⼩,按⼤鱼吃⼩鱼、弱⾁强⾷的原则进⾏的。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些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极其迅速,往往很快赶上另⼀些⽼牌帝国主义国家,各国⼒量对⽐发⽣了变化,就必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领⼟。由于世界领⼟已被⽠分完毕,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扩张其势⼒范围,就只能从⽼牌的帝国主义⼿中争夺。因此,争夺霸权的⽃争,最后只能靠战争解决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e4a3-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 “⼀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们的头脑中,到⼈们对永恒真理和正义的⽇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应当到⽣产⽅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南京航空航天⼤学2018研]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思想变⾰是政治变⾰的先导

C. 经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D. 经济基础的⾰命性变⾰才是真正的⾰命的思想

解析:【解析】⽣产⼒与⽣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盾运动是⼈类社会的发展动⼒;经济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政治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也具有能动的反作⽤。题中,恩格斯的这段话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2-9118-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 简述唯⼼史观的主要缺陷。[天津商业⼤学2018年研]【答案】(1)唯⼼史观的根源①社会根源。社会发展⽔平低下、发展速度迟缓是唯⼼史观的社会根源。②阶级根源。剥削阶级控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唯⼼史观的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特殊性、复杂性是唯⼼史观的认识论根源。(2)唯⼼史观的内容唯⼼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史观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形式。①唯意志论认为,⼈的主观意志是整个世界、从⽽也是社会历史的本体或本质,个别⼈物可以左右历史的发展,“伟⼈”“英雄⼈物”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②宿命论认为,⼈的命运和社会变化受某种神秘⼒量的⽀配,⼈的活动没有任何⾃由和主动性,⼀切听从命运的⽀配。这两种观点对⼈们的历史活动都是有害的。(3)唯⼼史观的主要缺陷①唯⼼史观只看到了导致社会历史运动的精神动因,把社会历史活动当事⼈的⽬的、动机、意志等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历史运动变化的决定⼒量,⽽没有进⼀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②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否认⼈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视物质⽣产活动,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抹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把历史看成是由少数杰出⼈物创造的,⽆视或否认⼴⼤⼈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

解析:null(1)唯⼼史观的根源①社会根源。社会发展⽔平低下、发展速度迟缓是唯⼼史观的社会根源。②阶级根源。剥削阶级控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唯⼼史观的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特殊性、复杂性是唯⼼史观的认识论根源。(2)唯⼼史观的内容唯⼼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史观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形式。①唯意志论认为,⼈的主观意志是整个世界、从⽽也是社会历史的本体或本质,个别⼈物可以左右历史的发展,“伟⼈”“英雄⼈物”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②宿命论认为,⼈的命运和社会变化受某种神秘⼒量的⽀配,⼈的活动没有任何⾃由和主动性,⼀切听从命运的⽀配。这两种观点对⼈们的历史活动都是有害的。(3)唯⼼史观的主要缺陷①唯⼼史观只看到了导致社会历史运动的精神动因,把社会历史活动当事⼈的⽬的、动机、意志等社会意识当成社会历史运动变化的决定⼒量,⽽没有进⼀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根本不懂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不懂得⼈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②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否认⼈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意识史,⽆视物质⽣产活动,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抹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把历史看成是由少数杰出⼈物创造的,⽆视或否认⼴⼤⼈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8f49-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08年5⽉12⽇汶川⼤地震是⼀个中国⼈民将永远铭记的⽇⼦。⾯对⽆情的现实,举国垂泪。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感⼈事迹和灾难压顶不能屈的坚强精神,却永久地留在了我们⼼中。在灾后救援和重建中,国家的反应速度和及时有效、又快又好的⼯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些,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释:( )物质的客观存在性。⾃然界是客观的,是先于⼈类和⼈类社会⽽存在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然规律。这次汶川⼤地震的产⽣源于地球板块的运动,是⾃然界⾃⾝发展的结果,⽆法避免,只能尽最⼤努⼒减⼩这次⾃然灾害带来的损失。(2)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世界万物都不是孤⽴存在的,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有的⼈类已完全掌握,有的还没有掌握或还没有完全掌握。我们必须尊重其客观规律。譬如:地震来临之前,动物的异常反应。但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是说⼈们在客观规律⾯前是完全⽆能为⼒,⼈们可以通过⾃觉的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妥善安排灾后救援和重建⼯作。温总理的“天灾不由⼈,抗灾不由天”这句话就是这次抗震救灾的最好写照。(3)⽭盾具有普遍性。⽭盾⽆处不在,⽆时不有。这要求我们敢于要正视⽭盾,⾯对⽭盾,并找到正确的⽅法解决它。地震发⽣后,全国各族⼈民没有沉浸在痛苦之中。国家领导⼈第⼀时间赶赴灾区,全社会⾃发组织参与到救援⼯作中。诸如此类的做法使⼈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我国的救灾⼯作取得了全世界的普遍赞扬。(4)⽭盾具有特殊性。⽭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各地灾区的受灾程度不同,特别是学校受损遇难⽐较严重。针对这⼀具体情况,我们的救援⼈员采取了不同的救援⽅案,与时间抢⽣命,⼒争在72⼩时的黄⾦时间⾥抢救最多的⽣命。(5)⽭盾的两点论、重点论。在地震发⽣后的72⼩时⾥,⼀切都以抢救⼈的性命为⾸要任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3-873b-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 如何正确处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标准?相关试题:真理在⼀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东财经⼤学2021年研]

解析:null(1)正确处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们认识世界是为了获得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果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违背客观实际及其规律,就会产⽣谬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会出现失误。谬误则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的歪曲反映。坚持和发展真理,就必须同谬误进真理和谬误⼀直是存在着的,⼆者相互依存,有⼀⽅存在就⼀定会有另⼀⽅的存在,但是⼆者有着明显的区别。①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的。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也就是说,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a.真理在⼀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第⼀,真理都是具体的,适⽤于⼀定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哪怕多⾛⼀⼩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第⼆,真理是⼀个过程,真理性的认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如果在变化了的条件下,事物的发展已进⼊新的历史时期,还仍然照搬⽼⼀套,或者历史条件尚不具备,把只有在将来才能实现的原则当作现实,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使真理转化为谬误。第三,真理是全⾯的,作为全⾯的真理性的认识,是⼀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的各个原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如果只把某⼀原理孤零零地抽出来,切断同其他原理的联系,甚⾄把它同其他原理对⽴起来,它也就会丧失原来的真理性⽽变为谬误。b.谬误在⼀定条件下能够向真理转化。当⼈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条件、范围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使之重新与其所应⽤的对象、条件、范围、内在联系相符合时,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③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条基本原则,这是⼗分重要的。(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标准的原因①只有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被实践证实的、与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实践最终⼀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确定性。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即社会实践。②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断地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个过程是永恒发展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总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对于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定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够⼀次完成,这会造成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实践⼀定能够在发展中不断突破这种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最终确定⽆疑地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3655-7f14-50bc-c0a6-5ac6b1259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