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意志过程
B、 认知过程
C、 注意过程
D、 情感过程
答案:ABD
解析:解析: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3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3页。
A、 意志过程
B、 认知过程
C、 注意过程
D、 情感过程
答案:ABD
解析:解析: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3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3页。
A. 接受刺激
B. 传递信息
C. 放大信息
D. 缩小信息
解析:解析: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将外界刺激的物理、化学等的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再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再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所以神经元的功能包括: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19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18页。
A. 丘脑
B. 延脑
C. 脑桥
D. 中脑
解析:解析:脑干包括延脑(延髓)、脑桥、和中脑三个部分。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20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18页。
A. 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B. 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C. 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
D. 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低频声波的听觉
解析:解析: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事宜刺激,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33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30页。
A. 色盲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B. 女性色盲比男性色盲多
C. 色盲患者一般也能“辨认”颜色
D. 男性色盲比女性色盲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色觉异常,外祖父是色盲,爸爸是色盲,这时女孩才是色盲。所以色盲中女性色盲的人数仅仅是那行色盲人数的十分之一。故不选B。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33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30页。
A. 视觉比触觉估计时间的准确度高
B. 听觉比触觉估计时间准确度高
C. 生物钟是人们估计时间的重要依据
D. 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时间知觉
解析:解析:对所发生的事件所持的态度及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生理活动的节律引起了人们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就是生物钟起了作用。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的种类-第44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的种类--第41页。
A. 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 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C. 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
D. 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解析:解析: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的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的种类-第45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的种类--第42页。
A. 同时对比现象
B. 相继对比现象
C. 彩色对比现象
D. 感觉适应现象
解析:解析: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是因为绿色可以诱导出红的感觉,彩色对比的效果是产生了对比色的补色。在对感觉对比进行分类的时候,我们把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感觉现象-第38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感觉现象--第35页。
A. 痛觉与个体的意志特点有关
B.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C. 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
D. 痛觉比较容易适应
解析:解析:痛觉具有生物学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痛觉最难以适应。人们之间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怕疼,有的人不怕疼,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36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各种感觉-第33页。
A. 线条长短的错觉
B. 视听错觉
C. 面积大小的错觉
D. 形重错觉
解析:解析: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错觉:形重错觉和视听错觉。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种类-第46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种类-第42页。
A. 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B. 各种计时工具
C. 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D. 物理学定律
解析:解析:时间知觉的产生可以借助的线索包括: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等。本题答案:ABC对应参考教材:《基础理论》(绿皮,培训资料)-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种类-第44页。《理论知识》(黄皮,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基础心理学-感觉、知觉-知觉种类-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