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B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C.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 煤矿安全监察主管部门
A. 吊车荷载
B. 风荷载
C. 雪荷载
D. 桥梁上行驶的车辆
E. 会议室的人群
A. 实现安全装置的可能性
B. 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C. 状态的统一性
D. 提供正确的信息
E. 可行的物理性隔离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工程事故防范策略的多选题。正确答案是ACDE。
A选项是指实现安全装置的可能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安全装置可以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起到保护作用。
C选项是指状态的统一性,这是指在工程设备运行时,各个状态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减少因状态不一致而导致的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D选项是指提供正确的信息,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正确的信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E选项是指可行的物理性隔离,这是指通过物理隔离来防止事故的发生,比如在危险区域设置隔离栏等。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工程事故防范的策略,记住这些重要的点,以确保工程安全。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A. 不大于50mm
B. 不大于100mm
C. 不小于50mm
D. 不小于100mm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是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的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混凝土的湿度和流动性。在防水混凝土中,坍落度一般要求不大于50mm,这是因为防水混凝土需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填充模板并保证工程质量。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做蛋糕时需要调制蛋糕糊。如果蛋糕糊太稠,就无法均匀涂抹在烤盘上;如果蛋糕糊太稀,就无法保持蛋糕的形状。所以,调制蛋糕糊时需要控制好坍落度,确保蛋糕糊既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又能够保持一定的稠度,这样才能做出口感好的蛋糕。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也是类似道理,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A. 2.4m
B. 4.8m
C. 6m
D. 8m
A.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
B. 建筑工程涉及的土地征用
C.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D.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A. 触电
B. 灼伤
C. 滑落
D. 中毒
E. 强光伤害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焊接作业中施工人员需要配备哪些劳动防护用品来防止意外伤害。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析每个选项:
A: 触电 - 在焊接作业中,有可能会接触到电流,因此需要防止触电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应该配备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来保护自己。
B: 灼伤 - 焊接作业中会有高温火花和熔化的金属,容易造成皮肤灼伤。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配备耐热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来防止灼伤。
C: 滑落 - 滑落是指在高处作业时不慎摔落的情况。虽然在焊接作业中也需要注意防止滑落,但这并不是配备防护用品来预防的问题。
D: 中毒 - 在焊接作业中,有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因此需要保护呼吸系统,但这通常是通过通风设备来解决,而不是简单的劳动防护用品。
E: 强光伤害 -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强光,如果直接暴露在强光下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配备防护眼镜或面罩来保护眼睛。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E,施工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配备防止触电、灼伤和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起重吊装工程的构件绑扎时,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成的角度的判断题。根据题目的描述,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成的角度宜采用不大于450角。我们需要判断这个说法是正确还是错误。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题目告诉我们,在起重吊装工程中,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成的角度应该不大于450角。这意味着绳索与构件之间的夹角应该小于等于450角。
接下来,我们需要思考一下这个知识点的背景和原因。在起重吊装工程中,绳索与构件之间的夹角过大可能会导致构件不稳定,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安全,绳索与构件之间的夹角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现在,让我们来判断一下这个说法是正确还是错误。根据题目的描述,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成的角度宜采用不大于450角。但是,450角是一个非常大的角度,超过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安全范围。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你正在进行起重吊装工程,需要将一个重物从地面上吊起。如果你将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成的角度设置为450角,这意味着绳索与构件之间的夹角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重物可能会因为夹角过大而不稳定,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相反,如果你将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成的角度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比如30角或60角,那么重物就会更加稳定,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根据题目的描述和我们对起重吊装工程的理解,绳索与构件水平面成的角度宜采用不大于450角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B:错误。
A. 1‰
B. 1.5‰
C. 2‰
D.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