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30°,可摘挂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18°。
B、 各乘人站设上下人平台,乘人平台处钢丝绳距巷道壁不小于1m,路面应当进行防滑处理。
C、 架空乘人装置必须装设超速、打滑、全程急停、防脱绳、变坡点防掉绳、张紧力下降、越位等保护,安全保护装置发生保护动作后,故障消除,可以自动复位。
D、 每周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检查,每年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安全检测检验。
答案:B
解析:下列关于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的规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是()。 A. 固定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30°,可摘挂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18°。 B. 各乘人站设上下人平台,乘人平台处钢丝绳距巷道壁不小于1m,路面应当进行防滑处理。 C. 架空乘人装置必须装设超速、打滑、全程急停、防脱绳、变坡点防掉绳、张紧力下降、越位等保护,安全保护装置发生保护动作后,故障消除,可以自动复位。 D. 每周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检查,每年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安全检测检验。 答案:B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关于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的规定是:各乘人站设上下人平台,乘人平台处钢丝绳距巷道壁不小于1m,路面应当进行防滑处理。因此答案为B。
A、 固定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30°,可摘挂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18°。
B、 各乘人站设上下人平台,乘人平台处钢丝绳距巷道壁不小于1m,路面应当进行防滑处理。
C、 架空乘人装置必须装设超速、打滑、全程急停、防脱绳、变坡点防掉绳、张紧力下降、越位等保护,安全保护装置发生保护动作后,故障消除,可以自动复位。
D、 每周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检查,每年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安全检测检验。
答案:B
解析:下列关于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的规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是()。 A. 固定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30°,可摘挂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不得超过18°。 B. 各乘人站设上下人平台,乘人平台处钢丝绳距巷道壁不小于1m,路面应当进行防滑处理。 C. 架空乘人装置必须装设超速、打滑、全程急停、防脱绳、变坡点防掉绳、张紧力下降、越位等保护,安全保护装置发生保护动作后,故障消除,可以自动复位。 D. 每周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检查,每年至少对整个装置进行1次安全检测检验。 答案:B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关于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的规定是:各乘人站设上下人平台,乘人平台处钢丝绳距巷道壁不小于1m,路面应当进行防滑处理。因此答案为B。
A. 每班发车前,应当检查各车的连接装置、轮轴、车门(防护链)和车闸等。
B. 人员上下车地点应当有照明,架空线必须设置分段开关或者自动停送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必须切断该区段架空线电源。
C. 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
D. 应当设跟车工,遇有紧急情况时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解析:题目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关于平巷人车运送人员时的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A. 检查各车的连接装置、轮轴、车门(防护链)和车闸等是确保运送人员时车辆安全的必要步骤,符合规定。 B. 人员上下车地点应当有照明,并且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开关,也符合规定。 C. 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这是符合规定的。 D. 应当设跟车工,遇有紧急情况时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也是确保安全的步骤,符合规定。 所以,选项C "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m/s"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A. 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防跑车装置。
B. 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
C. 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
D. 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
解析:题目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的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A. 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防跑车装置是符合规定的。 B. 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也符合规定。 C. 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也是符合规定的。 D. 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也是符合规定的。 所以,选项A "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防跑车装置"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A. 15°
B. 20°
C. 25°
D. 30°
解析:题目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用单轨吊车运输时的巷道坡度限制。 根据规程: 柴油机单轨吊车运行巷道坡度不大于25° 蓄电池单轨吊车不大于15° 钢丝绳单轨吊车不大于25° 所以,答案是C,即 25°。
A. 12
B. 22
C. 23
D. 33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各种提升装置的卷筒上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倾斜井巷中升降人员或者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不超过()层,升降物料的不超过()层。 A.12 B.22 C.23 D.33 答案:C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倾斜井巷中升降人员或者升降人员和物料的钢丝绳层数不得超过23层,所以选择答案C。
A. 装设防雷电装置。
B. 对金属体设置不少于1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C. 对金属体设置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上、下必须装设防雷电装置,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金属架构及露天架空引入(出)井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 A. 装设防雷电装置。 B. 对金属体设置不少于1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C. 对金属体设置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答案:C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金属架构及露天架空引入(出)井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设置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所以选择答案C。
A. 0.50.8
B. 0.60.8
C. 0.81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当留出()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之间留出()m以上的通道。对不需从两侧或者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以不留通道。 A. 0.5 0.8 B. 0.6 0.8 C. 0.8 1 答案:A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当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之间留出0.8m以上的通道,所以选择答案A。
A. 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B. 专用电源。
C. 被控开关的电源侧或者专用电源,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解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可以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或者专用电源,但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选项C包括了这两种情况,符合规程的规定,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A. 每周
B. 每15天
C. 每月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解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安全监控设备必须每月定期调校、测试至少1次。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A. 15
B. 7
C. 10
D. 30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解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每15天至少调校1次。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A. 10
B. 15
C. 30
D. 60
解析:题目解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监控系统的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每15天至少测试1次。选项B的“15天”符合规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