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气密性检查
B、 自动肺动作
C、 氧气压力在18MPA以上
D、 呼吸阀及吸引装置工作正常,各部接头灵活、不漏气;工具及附件齐全完好
答案:ABCD
解析:ASZ-30型和SZ-30型自动苏生器使用前应做()检查。 答案:ABCD 题目解析:这道题要求确定ASZ-30型和SZ-30型自动苏生器使用前需要进行的检查工作。正确答案是ABCD。 A. 气密性检查:确保设备的气密性,以防止氧气泄漏。 B. 自动肺动作:检查自动苏生器的自动肺是否正常工作,以确保模拟呼吸。 C. 氧气压力在18MPA以上:确保氧气压力足够高,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D. 呼吸阀及吸引装置工作正常,各部接头灵活、不漏气;工具及附件齐全完好:这是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可以正常使用的重要检查项。 综合起来,这三道题的答案都是基于安全和性能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的选项。
A、 气密性检查
B、 自动肺动作
C、 氧气压力在18MPA以上
D、 呼吸阀及吸引装置工作正常,各部接头灵活、不漏气;工具及附件齐全完好
答案:ABCD
解析:ASZ-30型和SZ-30型自动苏生器使用前应做()检查。 答案:ABCD 题目解析:这道题要求确定ASZ-30型和SZ-30型自动苏生器使用前需要进行的检查工作。正确答案是ABCD。 A. 气密性检查:确保设备的气密性,以防止氧气泄漏。 B. 自动肺动作:检查自动苏生器的自动肺是否正常工作,以确保模拟呼吸。 C. 氧气压力在18MPA以上:确保氧气压力足够高,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D. 呼吸阀及吸引装置工作正常,各部接头灵活、不漏气;工具及附件齐全完好:这是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可以正常使用的重要检查项。 综合起来,这三道题的答案都是基于安全和性能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的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斜井(巷)施工期间兼作人行道时,必须每隔50m设置躲避硐。答案:B 解析: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在斜井(巷)施工期间兼作人行道时,并不需要每隔50m设置躲避硐。躲避硐的设置通常是在特定情况下,用于提供安全躲避通道,而不是在固定的距离间隔上设置的。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陈述。
A. 10°
B. 15°
C. 25°
D. 45°
解析:题目解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在斜井(巷)施工时,当斜度达到一定角度以上,需要采取专项措施来防止设备、轨道、管路等下滑。根据规程,施工超过15°的斜井(巷)时,应当制定这些专项措施。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
A. 药品性能检查
B. 气密性检查
C. 观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
D. 清洗气室及调整零位
解析:光干涉甲烷检定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有() 答案: ABCD 解析:在使用光干涉甲烷检定器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药品性能检查(A选项)、气密性检查(B选项)、观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C选项)、清洗气室及调整零位(D选项)。这些准备工作都是确保检定器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因此答案选项ABCD都是正确的。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 矿山救护中队应当由3个救护小队组成,每个救护小队应当由不少于9人组成。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是错误。根据题目描述,矿山救护中队应该由3个救护小队组成,并且每个救护小队应该由不少于9人组成。所以,答案应该是A,即正确。
A. ≥200
B. ≥300
C. ≤300,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 B 解析: 安装局部通风机和接风筒时,风机必须放在机座上,机座的高度应大于等于300mm。因此,选项B中的数值符合这个要求。
A.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 分管应急管理的负责人
C. 法人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选择答案A是因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这是法规中的规定,确保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有负责的人能够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
A. 指挥长
B. 带队中队指挥员
C. 布置侦察任务的指挥员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侦察小队进入灾区前,应当考虑退路被堵后采取的措施,规定返回的时间,并用灾区电话与井下基地保持联络。小队应当按规定时间原路返回,如果不能按原路返回,应当经布置侦察任务的指挥员同意。答案C的选择符合了规程的要求,保证了侦察小队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确保安全顺利完成任务。
A. 正确
B. 错误
A. 科学性
B. 针对性
C. 可操作性
D. 真实性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有() A. 科学性 B. 针对性 C. 可操作性 D. 真实性 答案:ABC 解析:答案选项ABC是正确的。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具有科学性,以确保救援行动的合理性;针对性,以满足具体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需要;以及可操作性,以确保在实际应急情况下能够有效执行。真实性虽然也重要,但没有明确规定在这个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