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B、 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C、 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D、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答案:B
A、 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B、 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C、 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D、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答案:B
A. 副校长
B.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C. 校长
D.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A. 刑事法律责任
B. 行为法律责任
C. 行政法律责任
D. 民事法律责任
A. 教育守法
B. 教育立法
C. 教育执法
D. 教育司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 执法必严
B. 违法必究
C. 有法可依
D. 有法必依
A. 1988年
B. 1989年
C. 1986年
D. 1987年
A. 静态意义的教育法制,是国家全部有关教育的法律制度体系
B. 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混合意义的教育法制不仅包括教育法律制度,而且还包括教育法律制度的运行
D.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A. 教育普法
B. 依法治教
C. 教育立法
D. 教育执法
A. 国务院公报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
C. 人民日报
D. 中国教育报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