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岗前培训试题库
搜索
岗前培训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单选题】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书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完成了育人的任务的观点是属于( )

A、 分家论

B、 自发论

C、 代替论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理念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别是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
### 题干解析
题干提到的观点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即认为只要传授了知识,就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育人的深层次内涵,认为教书可以完全代替育人。
### 选项分析
- **A: 分家论**
分家论认为教书和育人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强调二者之间的界限。这个选项与题干的观点相反,因为题干中的观点是将二者混为一谈,而不是分开。
- **B: 自发论**
自发论认为教育的效果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只要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和发展。这个选项与题干的观点相符,因为题干中的观点正是认为传授知识就能完成育人任务,忽视了育人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 **C: 代替论**
代替论强调教书可以直接替代育人,但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代替论可能更强调教书在育人中的重要性,而题干的观点更偏向于认为教书就等于育人。
- **D: 以上都不是**
这个选项显然不符合,因为题干中的观点可以归类为自发论。
### 正确答案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自发论**。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一个园丁在照顾他的花园。他每天都给植物浇水、施肥,这就是“教书”的过程。园丁可能认为,只要他提供了水和养分,植物就会茁壮成长,这就是“育人”。但实际上,植物的成长还需要阳光、适宜的土壤、适当的修剪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同样,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育人)。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即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也未必能在生活中健康成长。
### 总结

Scan me!
岗前培训试题库
【单选题】把教书和育人从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的观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db5b-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关于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当处理好的关系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dd6e-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df82-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15f-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正确处理言教和身教的关系要认真把握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377-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教师应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588-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75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下列对师生关系中各个层面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967-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以上这种情况反映出是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b6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单选题】一边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反而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这种情况反映了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d6b-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岗前培训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岗前培训试题库

【单选题】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书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完成了育人的任务的观点是属于( )

A、 分家论

B、 自发论

C、 代替论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教育理念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特别是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
### 题干解析
题干提到的观点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即认为只要传授了知识,就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育人的深层次内涵,认为教书可以完全代替育人。
### 选项分析
- **A: 分家论**
分家论认为教书和育人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强调二者之间的界限。这个选项与题干的观点相反,因为题干中的观点是将二者混为一谈,而不是分开。
- **B: 自发论**
自发论认为教育的效果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只要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和发展。这个选项与题干的观点相符,因为题干中的观点正是认为传授知识就能完成育人任务,忽视了育人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 **C: 代替论**
代替论强调教书可以直接替代育人,但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代替论可能更强调教书在育人中的重要性,而题干的观点更偏向于认为教书就等于育人。
- **D: 以上都不是**
这个选项显然不符合,因为题干中的观点可以归类为自发论。
### 正确答案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自发论**。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一个园丁在照顾他的花园。他每天都给植物浇水、施肥,这就是“教书”的过程。园丁可能认为,只要他提供了水和养分,植物就会茁壮成长,这就是“育人”。但实际上,植物的成长还需要阳光、适宜的土壤、适当的修剪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同样,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育人)。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即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也未必能在生活中健康成长。
### 总结

分享
Scan me!
岗前培训试题库
相关题目
【单选题】把教书和育人从一个极端推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的观点是( )

A. 分家论

B. 自发论

C. 代替论

D. 以上都不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db5b-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关于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关系,应当处理好的关系是( )

A. 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中

B. 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C. 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中

D. 以上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dd6e-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

A.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B. 关注学生的成长

C.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D. 关注每一位学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df82-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

A.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B. 关注学生的成长

C.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D. 关注每一位学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15f-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正确处理言教和身教的关系要认真把握的是( )

A. 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 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 以上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377-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教师应该( )

A. 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B.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C. 严于律己,勇于自责

D. 以上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588-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

A. 约束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凝固功能

D. 调节功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75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下列对师生关系中各个层面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个人关系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一种补充

B. 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工作关系也不能有效维持

C. 道德责任关系是伴随工作关系而生成的关系

D. 道德责任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师生关系的不同层面及其相互作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A: 个人关系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一种补充。**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个人关系指的是师生之间的个体互动和情感联系,它可以丰富和补充师生的集体关系。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而在课外,老师可能会和学生分享个人经历,这种个人关系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B: 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工作关系也不能有效维持。**
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不仅仅是基于职责和任务的完成,情感联系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如果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更可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C: 道德责任关系是伴随工作关系而生成的关系。**
这个选项同样是正确的。道德责任关系指的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所承担的道德义务,比如老师有责任去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也有责任去尊重老师的教导。这种关系通常是在工作关系建立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的。
**D: 道德责任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虽然道德责任关系在师生关系中非常重要,但它并不是关系的基础。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和有效沟通之上的。道德责任关系更多是对这种基础关系的延伸和深化。
### 总结
在师生关系中,个人关系、情感联系和道德责任关系都是重要的层面,但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和生成顺序是不同的。理解这些层面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班级里有一位非常关心学生的老师。她不仅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还会在课后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这种个人关系的建立,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更愿意参与讨论,表现得更加积极。而这种积极的课堂氛围又反过来促进了老师的教学效果。
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感受到对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种道德责任感是建立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之上的,而不是单纯的职责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967-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从而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以上这种情况反映出是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

A. 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B. 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

C. 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D. 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目探讨的是在教育评价体系中,成绩至上的观念如何影响师生关系。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
### 题干分析
题干提到“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导致“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这直接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最终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从中可以看出,问题的核心在于教师的态度和领导方式。
### 选项解析
- **A: 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 这个选项关注的是师生交往的外部因素,比如时间、地点和性别等。这些因素虽然可能影响师生关系,但题干主要强调的是评价体系和教师的态度,因此这个选项不太符合题意。
- **B: 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
- 这个选项直接指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态度。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往往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关注点,若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 **C: 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 虽然师生之间的认知度也会影响关系,但题干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体系和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师生之间的认知程度。因此,这个选项不够贴切。
- **D: 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
- 这个选项涉及到文化和个性因素,虽然传统思想可能影响教育方式,但题干更关注的是具体的评价方式和教师的态度,而不是个性或传统思想的影响。
### 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 **B: 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师生关系,若教师过于注重成绩,可能会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从而导致关系的疏远。
### 深入理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一个班级里有一位非常严格的老师,他总是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每次考试后,他只关注分数,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样的老师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甚至害怕与他交流,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够好。
相反,另一位老师则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会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讨论,并给予他们在不同领域(如艺术、体育等)的支持。这样的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关注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b6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单选题】一边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反而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这种情况反映了师生伦理关系中哪一方面受到了影响( )

A. 师生交往的时空、性别等因素

B. 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态度

C. 师生之间相互的认知度

D. 传统思想和师生个性的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603-b12c-ed6b-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