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搜索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 )32、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参数划分的。

A、 闪点

B、 自燃点

C、 爆炸下限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参数的划分。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每个概念。
### 选项解析:
1. **闪点 (Flash Point)**:
- **定义**:闪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液体表面产生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够被点燃的最低温度。换句话说,闪点是液体开始释放足够蒸气以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温度。
- **重要性**:闪点是评估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液体越容易在常温下形成可燃蒸气,从而增加火灾风险。
- **例子**:比如,汽油的闪点大约在-40°C,这意味着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汽油就可能释放出可燃蒸气,容易引发火灾。
2. **自燃点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 **定义**:自燃点是指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物质能够自行点燃的最低温度。
- **重要性**:虽然自燃点也与火灾危险性有关,但它主要关注的是物质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而不是在常温下的易燃性。
- **例子**:例如,某些油脂的自燃点可能在200°C以上,这意味着在高温环境下,它们可能会自行点燃,但在常温下则不容易引发火灾。
3. **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ve Limit, LEL)**:
- **定义**:爆炸下限是指在空气中,某种气体或蒸气的浓度达到最低限度时,能够发生爆炸的条件。
- **重要性**:爆炸下限主要用于气体的安全评估,而不是液体。它与液体的闪点没有直接关系。
- **例子**:例如,某些气体的爆炸下限可能在5%浓度时,这意味着当气体浓度低于这个值时,不会发生爆炸。
### 正确答案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闪点**是评估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关键参数,因此正确答案是 **A:闪点**。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想象一下在厨房里烹饪的场景。假设你正在用油煎炸食物:
- 如果你使用的油的闪点很低(比如说是某种易燃的植物油),那么在加热过程中,油可能会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出可燃蒸气。如果这个蒸气接触到明火(比如炉灶的火焰),就可能引发火灾。

- 相反,如果你使用的是闪点较高的油(比如某些高温油),即使在高温下,它也不容易释放出可燃蒸气,因此相对安全。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33、在含有可燃气体、液体的设备若可能有硫化铁存在时,打开之前应采取()措施防止硫化铁白燃而引起火灾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b-82fd-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34、评价自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b-d391-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35、以下()不属于爆炸的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c-27b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36、下列()爆炸不属于化学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c-7e8a-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37、下列物质容易发生分解爆炸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c-cee0-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38、下列()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d-248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39、下面()不是判断可燃气体、蒸气爆炸危险性大小的参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d-7925-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0、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d-ce0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1、下列物质毒性最大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1e4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2、下面哪个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952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32、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是()参数划分的。

A、 闪点

B、 自燃点

C、 爆炸下限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参数的划分。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每个概念。
### 选项解析:
1. **闪点 (Flash Point)**:
- **定义**:闪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液体表面产生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够被点燃的最低温度。换句话说,闪点是液体开始释放足够蒸气以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温度。
- **重要性**:闪点是评估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液体越容易在常温下形成可燃蒸气,从而增加火灾风险。
- **例子**:比如,汽油的闪点大约在-40°C,这意味着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汽油就可能释放出可燃蒸气,容易引发火灾。
2. **自燃点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 **定义**:自燃点是指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物质能够自行点燃的最低温度。
- **重要性**:虽然自燃点也与火灾危险性有关,但它主要关注的是物质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而不是在常温下的易燃性。
- **例子**:例如,某些油脂的自燃点可能在200°C以上,这意味着在高温环境下,它们可能会自行点燃,但在常温下则不容易引发火灾。
3. **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ve Limit, LEL)**:
- **定义**:爆炸下限是指在空气中,某种气体或蒸气的浓度达到最低限度时,能够发生爆炸的条件。
- **重要性**:爆炸下限主要用于气体的安全评估,而不是液体。它与液体的闪点没有直接关系。
- **例子**:例如,某些气体的爆炸下限可能在5%浓度时,这意味着当气体浓度低于这个值时,不会发生爆炸。
### 正确答案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闪点**是评估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关键参数,因此正确答案是 **A:闪点**。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想象一下在厨房里烹饪的场景。假设你正在用油煎炸食物:
- 如果你使用的油的闪点很低(比如说是某种易燃的植物油),那么在加热过程中,油可能会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出可燃蒸气。如果这个蒸气接触到明火(比如炉灶的火焰),就可能引发火灾。

- 相反,如果你使用的是闪点较高的油(比如某些高温油),即使在高温下,它也不容易释放出可燃蒸气,因此相对安全。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相关题目
( )33、在含有可燃气体、液体的设备若可能有硫化铁存在时,打开之前应采取()措施防止硫化铁白燃而引起火灾爆炸。

A.  防止硫化铁产生

B.  加强设备密闭性

C.  设备温度降至常温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化学安全和设备操作的知识,特别是在处理可燃气体和液体时,如何防止潜在的火灾和爆炸风险。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
### 题干解析
题干提到的“硫化铁”是一种化合物,通常在某些工业环境中会出现,尤其是在处理含硫的物质时。硫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白燃,即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释放出热量和有害气体,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 选项分析
- **A: 防止硫化铁产生**
- 这个选项看似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完全防止硫化铁的产生可能并不现实,尤其是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因此,这个选项并不是最佳选择。
- **B: 加强设备密闭性**
- 加强设备的密闭性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防止可燃气体的泄漏,但它并不能直接防止硫化铁的白燃。因此,这个选项虽然有助于安全,但并不是针对硫化铁白燃的直接措施。
- **C: 设备温度降至常温**
- 这是正确的答案。将设备温度降至常温可以有效防止硫化铁的白燃,因为高温是引发化学反应和燃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反应的活性,从而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 知识点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联想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1. **火锅与油锅的温度控制**:
-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做火锅,如果锅里的水温过高,可能会导致汤料溅出,甚至引发火灾。同样地,在工业设备中,控制温度是防止意外发生的关键。
2. **冰箱的冷藏原理**:
- 冰箱通过降低内部温度来保持食物的新鲜。类似地,在处理化学物质时,降低温度可以减缓反应速度,从而降低危险。
3. **灭火器的使用**:
- 当火灾发生时,使用灭火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迅速降低火源的温度,才能有效扑灭火焰。这个原理在处理硫化铁时同样适用。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b-82fd-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34、评价自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是()。

A.  闪点

B.  爆炸下限

C.  自燃点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关于自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相关概念。
### 选项分析
1. **闪点 (Flash Point)**:
- 闪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液体释放出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够被点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表示该物质越容易燃烧,因此闪点是评估液体燃料和其他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 **例子**: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煮油,油的温度达到闪点时,油表面会释放出可燃的蒸气。如果这个蒸气遇到火源,就会引发火灾。因此,了解闪点对于安全使用和存储易燃物质至关重要。
2. **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ve Limit, LEL)**:
- 爆炸下限是指在空气中,某种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低于这个浓度,混合物不会爆炸。
- **例子**:想象你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使用某种气体(比如氢气)。如果氢气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即使有火源也不会爆炸,但一旦浓度超过这个下限,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3. **自燃点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 自燃点是指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因自身温度升高而自发燃烧的最低温度。自燃点越低,物质越容易自燃。
- **例子**:想象一下,夏天的阳光照射在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上,塑料袋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自燃点后,可能会自发燃烧。
### 正确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评价自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闪点、自燃点和爆炸下限都是与火灾危险性相关的参数,但在这里,**闪点**是最直接与自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相关的参数。因为闪点直接影响到物质在常温下的易燃性。
### 总结
- **闪点**是评估液体和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
- **爆炸下限**和**自燃点**也很重要,但它们更侧重于气体的爆炸风险和物质自发燃烧的风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b-d391-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35、以下()不属于爆炸的特点。

A.  速度很快

B.  压力升高

C.  发出光

解析:### 题目分析
题目问的是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爆炸的特点。我们有三个选项:
- A: 速度很快
- B: 压力升高
- C: 发出光
### 爆炸的特点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是爆炸。爆炸通常是指一种快速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伴随着大量气体的产生、温度的急剧上升和压力的迅速增加。爆炸的特点一般包括:
1. **速度很快**:爆炸反应发生得非常迅速,通常在毫秒级别内完成。
2. **压力升高**:爆炸会导致周围环境的压力急剧增加,因为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会迅速扩散。
3. **发出光**:许多爆炸(尤其是化学爆炸)会伴随着光的释放,这是因为反应中产生的高温气体会发光。
### 选项分析
- **A: 速度很快**:这是爆炸的一个显著特点,符合定义。
- **B: 压力升高**:爆炸时气体的迅速扩散会导致周围压力的增加,这也是爆炸的一个重要特征。
- **C: 发出光**:虽然许多爆炸会发出光,但并不是所有爆炸都必须发光。例如,某些物理爆炸(如气体爆炸)可能不会明显发光。
### 结论
因此,选项C“发出光”并不一定是所有爆炸的特点,而A和B则是爆炸的普遍特征。所以,正确答案是C。
### 生动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联想:
- **烟花爆炸**:烟花在燃放时会产生光、声和压力,这些都是典型的爆炸特征。你可以看到它们在空中绽放,发出绚丽的光彩,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和气浪。

- **火药爆炸**:在军事或工程中使用的火药爆炸,通常会产生强烈的压力波和高温,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看到光。例如,在地下的火药爆炸可能不会有明显的光亮,但却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震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c-27b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36、下列()爆炸不属于化学爆炸。

A.  面粉爆炸

B.  锅炉爆炸

C.  硝酸甘油爆炸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爆炸类型的理解,特别是化学爆炸与物理爆炸的区别。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
### 选项分析
1. **A: 面粉爆炸**
- 面粉爆炸是一个典型的化学爆炸。虽然面粉本身是一个固体,但当面粉在空气中以粉尘的形式悬浮时,遇到火源会迅速燃烧并释放大量热量,导致爆炸。这种现象被称为“粉尘爆炸”,属于化学反应的一种。
2. **B: 锅炉爆炸**
- 锅炉爆炸通常是由于锅炉内的水蒸气压力过高,导致锅炉结构失效而发生的。这种爆炸主要是物理性质的,因为它是由于物理压力的突然释放,而不是化学反应引起的。因此,锅炉爆炸不属于化学爆炸。
3. **C: 硝酸甘油爆炸**
- 硝酸甘油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炸药,其爆炸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它在受到冲击或加热时会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造成爆炸。因此,硝酸甘油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 知识点总结
- **化学爆炸**:是指由于化学反应(如燃烧、分解等)引起的爆炸现象,通常伴随着大量气体的产生和热量的释放。
- **物理爆炸**:是指由于物理原因(如压力、温度等)引起的爆炸,通常不涉及化学反应。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厨房里正在烤面包,面粉在空气中飘散。如果你不小心把面粉洒在了火源附近,面粉会迅速燃烧,产生火焰和热量,甚至可能引发爆炸。这就是面粉爆炸的化学反应。
而锅炉就像一个巨大的压力锅,里面的水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变成蒸汽。如果锅炉的安全阀失效,蒸汽压力过高,锅炉的金属壳体可能会突然破裂,像一个巨大的气球爆炸。这种情况是由于物理压力的突然释放,而不是化学反应。
### 结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c-7e8a-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37、下列物质容易发生分解爆炸的是()。

A.  煤油

B.  黄磷

C.  乙炔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化学物质的稳定性以及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性。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以帮助你理解为什么答案是C(乙炔)。
### 选项分析
**A: 煤油**
- 煤油是一种常见的燃料,主要用于航空和家庭取暖。虽然煤油在高温或明火下会燃烧,但它的分解性相对较低,不容易发生爆炸。煤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通常在常温下是稳定的。
**B: 黄磷**
- 黄磷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容易与氧气反应,甚至在常温下就能自燃。虽然黄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它的分解爆炸性并不如乙炔明显。黄磷的主要危险在于其易燃性和毒性,而不是分解爆炸。
**C: 乙炔**
- 乙炔是一种不饱和烃,化学式为C₂H₂。它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且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或与氧气混合)能够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乙炔的分解反应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在化学工业和焊接中被广泛使用,但同时也需要小心处理,以防止爆炸。
### 知识点总结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乙炔是三者中最容易发生分解爆炸的物质。这是因为乙炔的分子结构使其在受到激发(如高温或火花)时,能够迅速分解并释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从而产生爆炸。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焊接车间,工人们正在使用乙炔焊接金属。乙炔与氧气混合后,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能够熔化金属。然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泄漏,乙炔气体在空气中积聚,遇到火花或高温就可能引发爆炸。这就像是一个装满气体的气球,如果你用针刺破它,气体会迅速释放,产生巨大的声响和冲击力。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c-cee0-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38、下列()爆炸属于物理爆炸。

A.  液化气与空气混合爆炸

B.  液化气超压爆炸

C.  H2与02混合爆炸

解析:### 爆炸的分类
1. **物理爆炸**:通常是由于物理因素(如压力、温度等)引起的爆炸,而不是由于化学反应。物理爆炸的例子包括气体的快速膨胀、容器破裂等。
2. **化学爆炸**:是由于化学反应(如燃烧、氧化等)引起的爆炸,通常伴随着大量气体的产生和热量的释放。
### 选项分析
- **A: 液化气与空气混合爆炸**
这种情况属于化学爆炸,因为液化气(如丙烷、丁烷等)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遇到火源会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气体。
- **B: 液化气超压爆炸**
这是物理爆炸的例子。当液化气在密闭容器中因温度升高而产生过高的压力时,容器可能会破裂,导致气体迅速释放并产生爆炸。这种爆炸是由于物理压力的变化,而不是化学反应。
- **C: H2与O2混合爆炸**
这也是化学爆炸的例子。氢气(H2)和氧气(O2)混合后,在适当条件下(如火花或高温)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只有选项B(液化气超压爆炸)属于物理爆炸,因此答案是B。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煮水,水在锅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蒸气开始产生。如果锅盖紧闭,蒸汽无法逃出,锅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增加。最终,锅盖可能会被蒸汽的压力顶开,甚至锅体可能会破裂,这就是一个物理爆炸的例子。
而如果你在厨房里点燃了油烟,油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火焰和热量,这就是化学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d-248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39、下面()不是判断可燃气体、蒸气爆炸危险性大小的参数。

A.  爆炸下限

B.  爆炸范围(上下限之间范围)

C.  闪点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可燃气体和蒸气的爆炸危险性评估的相关知识。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理解每个概念。
### 选项解析:
1. **A: 爆炸下限**
- **定义**:爆炸下限(Lower Explosive Limit, LEL)是指在空气中可燃气体或蒸气的最低浓度,低于这个浓度,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不会发生爆炸。
- **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厨房里点燃一根蜡烛,周围的空气中有一些可燃气体(比如天然气),但浓度太低(低于爆炸下限),即使有火源,也不会引发爆炸。
2. **B: 爆炸范围(上下限之间范围)**
- **定义**:爆炸范围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能够形成爆炸的浓度范围,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Upper Explosive Limit, UEL)。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浓度,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 **例子**:继续用厨房的例子,如果天然气的爆炸下限是5%,上限是15%,那么在5%到15%之间的浓度,才有可能引发爆炸。
3. **C: 闪点**
- **定义**:闪点是指可燃液体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产生足够蒸气与空气混合并被点燃的最低温度。闪点并不直接与气体的爆炸危险性相关。
- **例子**:想象你在实验室中加热一瓶酒精,酒精的闪点是大约12°C。当温度达到这个值时,酒精会释放出足够的蒸气,可能会被点燃,但这并不意味着酒精在这个温度下就会爆炸。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C(闪点)并不是判断可燃气体、蒸气爆炸危险性大小的参数,因此答案是C。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有一桶汽油(闪点低),如果房间温度升高到汽油的闪点,汽油会释放出蒸气,这些蒸气在空气中形成的浓度如果在爆炸范围内(即在爆炸下限和上限之间),那么一旦有火源,就可能引发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d-7925-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0、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是()。

A.  吸入

B.  皮肤接触

C.  消化道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毒性物质如何侵入人体的途径。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特点,以及为什么选择A(吸入)作为正确答案。
### 选项分析
1. **A: 吸入**
- 吸入是指通过呼吸道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这是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在工业环境、化学实验室或污染的空气中。许多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气等)和微小颗粒(如石棉、粉尘等)都可以通过吸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
2. **B: 皮肤接触**
- 皮肤接触也是一种常见的毒性物质侵入途径,尤其是对于某些化学物质(如农药、溶剂等)。虽然皮肤可以作为屏障,但某些物质仍然能够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然而,相比于吸入,皮肤接触的吸收速度通常较慢。
3. **C: 消化道**
- 消化道是指通过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进入体内的途径。虽然某些毒性物质(如重金属、某些药物等)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但在许多情况下,吸入的毒性物质会更快地影响身体。
### 为什么选择A
根据研究和统计数据,吸入途径通常是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 **快速性**:吸入的物质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导致快速的生理反应。
- **广泛性**:在许多工作环境中,空气中可能存在多种有害物质,工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吸入这些物质。
- **影响范围**:吸入的毒性物质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各个器官。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工人在化工厂工作,周围充满了各种化学气体。如果他没有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会被他吸入,迅速进入肺部,随后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这种情况下,吸入的毒性物质对他的健康影响是非常直接和迅速的。
相对而言,如果他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比如涂料或溶剂,虽然这些物质也可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但这个过程通常较慢,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d-ce0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1、下列物质毒性最大的是()。

A.  甲苯

B.  苯

C.  二甲苯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有机溶剂的毒性,尤其是甲苯、苯和二甲苯这三种物质的毒性比较。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三种物质的特性和毒性。
### 1. 物质简介
- **苯(Benzene)**:苯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甜味的气味。它是许多化学品的基础原料,但苯的毒性较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进而引发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 **甲苯(Toluene)**:甲苯是苯的衍生物,化学结构中有一个甲基(-CH₃)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甲苯的毒性相对苯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
- **二甲苯(Xylene)**:二甲苯是苯的另一个衍生物,含有两个甲基。二甲苯的毒性介于苯和甲苯之间,接触后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头痛等症状。
### 2. 毒性比较
根据毒性研究,苯的毒性最大,主要原因在于其对骨髓的影响,长期接触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虽然甲苯和二甲苯也有毒性,但相对而言,苯的毒性更为显著。
### 3. 生活中的联想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化学实验室里,桌子上放着三瓶液体:一瓶是清澈的水(代表安全),一瓶是苯(代表高毒性),一瓶是甲苯(代表中等毒性),还有一瓶是二甲苯(代表相对较低的毒性)。如果你不小心打翻了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而甲苯和二甲苯虽然也有毒性,但相对来说,苯的危害最大。
### 4. 结论
因此,在这道题中,正确答案是 **B: 苯**,因为它的毒性最大。理解这些物质的特性和毒性,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化学学习中掌握知识,也能提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意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1e4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2、下面哪个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A.  对大气的危害

B.  对土壤的危害

C.  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题干分析:**
题目问的是“下面哪个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找出一个选项,它并不直接涉及环境的污染,而是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选项分析:**
- **A: 对大气的危害**
有害化学品可以通过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例如,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因此,这个选项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 **B: 对土壤的危害**
有害化学品如农药、重金属等可以渗透到土壤中,影响土壤的质量和生物的生存。例如,铅和镉等重金属会导致土壤污染,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栖息。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 **C: 对人体的危害**
虽然有害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直接属于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体的健康问题更多是与个人接触和暴露有关,而不是环境本身的污染。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它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危害。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选项C“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属于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而是涉及到人类健康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C。
**联想与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美丽的湖边野餐,周围的环境宁静而美丽。然而,如果附近的工厂排放有害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能会通过空气和水源影响湖泊的水质,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甚至影响到你和你的家人。如果你在湖边游泳或饮水,可能会对你的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这并不是湖泊本身的污染,而是你与污染物的接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952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