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搜索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 )40、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是()。

A、 吸入

B、 皮肤接触

C、 消化道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毒性物质如何侵入人体的途径。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特点,以及为什么选择A(吸入)作为正确答案。
### 选项分析
1. **A: 吸入**
- 吸入是指通过呼吸道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这是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在工业环境、化学实验室或污染的空气中。许多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气等)和微小颗粒(如石棉、粉尘等)都可以通过吸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
2. **B: 皮肤接触**
- 皮肤接触也是一种常见的毒性物质侵入途径,尤其是对于某些化学物质(如农药、溶剂等)。虽然皮肤可以作为屏障,但某些物质仍然能够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然而,相比于吸入,皮肤接触的吸收速度通常较慢。
3. **C: 消化道**
- 消化道是指通过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进入体内的途径。虽然某些毒性物质(如重金属、某些药物等)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但在许多情况下,吸入的毒性物质会更快地影响身体。
### 为什么选择A
根据研究和统计数据,吸入途径通常是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 **快速性**:吸入的物质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导致快速的生理反应。
- **广泛性**:在许多工作环境中,空气中可能存在多种有害物质,工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吸入这些物质。
- **影响范围**:吸入的毒性物质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各个器官。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工人在化工厂工作,周围充满了各种化学气体。如果他没有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会被他吸入,迅速进入肺部,随后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这种情况下,吸入的毒性物质对他的健康影响是非常直接和迅速的。
相对而言,如果他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比如涂料或溶剂,虽然这些物质也可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但这个过程通常较慢,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 总结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41、下列物质毒性最大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1e4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2、下面哪个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952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3、个人不得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ec32-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f-475c-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5、不属于化学品储存通则规定的储存方式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f-a252-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6、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的规定分为()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0-66f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7、关于腐触性物品储存的安全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0-e39a-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1-4341-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9、预防职业中毒的综合性措施不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1-9bf0-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50、以下哪种化学品没有可探测的有毒气体报警设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1-ff2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40、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是()。

A、 吸入

B、 皮肤接触

C、 消化道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毒性物质如何侵入人体的途径。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特点,以及为什么选择A(吸入)作为正确答案。
### 选项分析
1. **A: 吸入**
- 吸入是指通过呼吸道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入体内。这是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尤其是在工业环境、化学实验室或污染的空气中。许多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氨气等)和微小颗粒(如石棉、粉尘等)都可以通过吸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
2. **B: 皮肤接触**
- 皮肤接触也是一种常见的毒性物质侵入途径,尤其是对于某些化学物质(如农药、溶剂等)。虽然皮肤可以作为屏障,但某些物质仍然能够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然而,相比于吸入,皮肤接触的吸收速度通常较慢。
3. **C: 消化道**
- 消化道是指通过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进入体内的途径。虽然某些毒性物质(如重金属、某些药物等)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但在许多情况下,吸入的毒性物质会更快地影响身体。
### 为什么选择A
根据研究和统计数据,吸入途径通常是毒性物质侵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 **快速性**:吸入的物质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导致快速的生理反应。
- **广泛性**:在许多工作环境中,空气中可能存在多种有害物质,工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吸入这些物质。
- **影响范围**:吸入的毒性物质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各个器官。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工人在化工厂工作,周围充满了各种化学气体。如果他没有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会被他吸入,迅速进入肺部,随后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这种情况下,吸入的毒性物质对他的健康影响是非常直接和迅速的。
相对而言,如果他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比如涂料或溶剂,虽然这些物质也可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但这个过程通常较慢,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 总结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相关题目
( )41、下列物质毒性最大的是()。

A.  甲苯

B.  苯

C.  二甲苯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有机溶剂的毒性,尤其是甲苯、苯和二甲苯这三种物质的毒性比较。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三种物质的特性和毒性。
### 1. 物质简介
- **苯(Benzene)**:苯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甜味的气味。它是许多化学品的基础原料,但苯的毒性较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进而引发白血病等严重疾病。

- **甲苯(Toluene)**:甲苯是苯的衍生物,化学结构中有一个甲基(-CH₃)取代了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甲苯的毒性相对苯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
- **二甲苯(Xylene)**:二甲苯是苯的另一个衍生物,含有两个甲基。二甲苯的毒性介于苯和甲苯之间,接触后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头痛等症状。
### 2. 毒性比较
根据毒性研究,苯的毒性最大,主要原因在于其对骨髓的影响,长期接触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虽然甲苯和二甲苯也有毒性,但相对而言,苯的毒性更为显著。
### 3. 生活中的联想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化学实验室里,桌子上放着三瓶液体:一瓶是清澈的水(代表安全),一瓶是苯(代表高毒性),一瓶是甲苯(代表中等毒性),还有一瓶是二甲苯(代表相对较低的毒性)。如果你不小心打翻了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而甲苯和二甲苯虽然也有毒性,但相对来说,苯的危害最大。
### 4. 结论
因此,在这道题中,正确答案是 **B: 苯**,因为它的毒性最大。理解这些物质的特性和毒性,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化学学习中掌握知识,也能提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意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1e4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2、下面哪个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A.  对大气的危害

B.  对土壤的危害

C.  对人体的危害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题干分析:**
题目问的是“下面哪个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找出一个选项,它并不直接涉及环境的污染,而是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选项分析:**
- **A: 对大气的危害**
有害化学品可以通过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例如,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导致酸雨,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因此,这个选项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 **B: 对土壤的危害**
有害化学品如农药、重金属等可以渗透到土壤中,影响土壤的质量和生物的生存。例如,铅和镉等重金属会导致土壤污染,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栖息。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 **C: 对人体的危害**
虽然有害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直接属于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体的健康问题更多是与个人接触和暴露有关,而不是环境本身的污染。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它不是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危害。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选项C“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属于有害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而是涉及到人类健康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是C。
**联想与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美丽的湖边野餐,周围的环境宁静而美丽。然而,如果附近的工厂排放有害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能会通过空气和水源影响湖泊的水质,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甚至影响到你和你的家人。如果你在湖边游泳或饮水,可能会对你的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但这并不是湖泊本身的污染,而是你与污染物的接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952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3、个人不得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是()。

A.  农药

B.  灭鼠药

C.  砒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e-ec32-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于放热反应而言,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B.  加热时应先开搅拌,并经常查看反应器内物料是否正常搅拌

C.  金属钠、三氯化磷等应采用水加热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基本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我们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和正确性。
### 选项分析
**A: 对于放热反应而言,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 **解析**: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反应放热过快,可能会导致反应器内温度过高,从而引发安全隐患,比如爆炸或材料的分解。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B: 加热时应先开搅拌,并经常查看反应器内物料是否正常搅拌。**
- **解析**:在加热化学反应物时,搅拌可以确保反应物均匀混合,避免局部过热或反应不均匀。先开搅拌再加热是一个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因此,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
**C: 金属钠、三氯化磷等应采用水加热。**
- **解析**:金属钠和三氯化磷都是非常活泼的化学物质。金属钠在水中会发生剧烈反应,释放氢气并可能引发火灾;而三氯化磷与水反应也会产生氯化氢气体,具有腐蚀性。因此,使用水加热这类物质是错误的,应该采用其他安全的加热方式,比如油浴或砂浴。
### 正确答案
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 深入理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联想。
1. **放热反应的温度控制**: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煮汤,汤里放了很多调料。如果你把火开得太大,汤会迅速沸腾,可能会溅出锅外,甚至烧焦锅底。反应中的温度控制就像是控制火候,过高会导致“溅锅”,而适当的温度则能让反应顺利进行。
2. **搅拌的重要性**:想象你在做沙拉,所有的蔬菜和调料都放在一个大碗里。如果不搅拌,调料可能只会沉在底部,导致你吃到的每一口味道都不一样。化学反应中,搅拌确保了反应物的均匀分布,避免了“味道不均”的情况。
3.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想象你在海边玩水,突然发现沙滩上有个小火堆。你用水去灭火,但火堆里有一些火星,水反而让火势更大。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就像这个场景,错误的处理方式会导致更大的危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f-475c-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5、不属于化学品储存通则规定的储存方式的是()。

A.  隔离储存

B.  分开储存

C.  隔开储存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化学品的储存方式,特别是与化学品安全相关的规定。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理解为什么答案是B。
### 选项解析:
1. **A: 隔离储存**
- 隔离储存是指将不同种类的化学品分开存放,以避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例如,酸和碱不能放在一起,因为它们会发生中和反应,释放出热量,甚至可能产生有害气体。隔离储存是化学品储存的一个重要原则。
2. **B: 分开储存**
- 分开储存这个术语在化学品储存的通则中并不常见。虽然它的意思可能与隔离储存相似,但在专业术语中并不被广泛使用。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化学品储存的标准规定。
3. **C: 隔开储存**
- 隔开储存与隔离储存的概念非常接近,通常指的是将化学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储存方式。
### 正确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B: 分开储存**不属于化学品储存通则规定的储存方式,因此是正确答案。
### 深入理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联想一下生活中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储存食材。你不会把牛奶和醋放在一起,因为牛奶会变质,而醋的酸性可能会影响牛奶的味道。你会把它们分开存放,这就是一种“隔离”的概念。
再比如,想象你在一个实验室里,有多种化学试剂。如果你把易燃的化学品和氧化剂放在一起,一旦发生意外,可能会引发火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遵循化学品储存的通则,确保它们被“隔离”或“隔开”存放。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cf-a252-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6、化学危险品按GB13690的规定分为()类。

A. 8

B. 9

C. 10

D.

E.

F.

G.

H.

I.

J.

解析:### 题目解析
根据GB 13690标准,化学危险品被分为8类。每一类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危险特性,例如:
1. **爆炸品**:这类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
2. **压缩气体**:这些气体在常温下被压缩存储,释放时可能会造成伤害。
3. **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在常温下容易点燃,可能引发火灾。
4. **易燃固体**:固体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燃烧。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些物质能促进其他物质的燃烧。
6. **毒性物质**:这类物质对生物体有毒性,可能导致健康危害。
7. **感染性物质**:可能含有病原体,能引起感染。
8. **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发出辐射,对健康有害。
### 选项分析
- **A: 8** - 正确,符合GB 13690的规定。
- **B: 9** - 错误,GB 13690并没有将化学危险品分为9类。
- **C: 10** - 错误,同样不符合标准。
### 深入理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联想。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化学实验室里,实验室里有很多不同的化学品。每种化学品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潜在的危险。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实验室管理员需要对这些化学品进行分类,就像在超市里将食品、饮料、清洁用品等分开一样。
- **爆炸品**就像是一个装满烟花的箱子,随便碰一下就可能引发大爆炸。
- **易燃液体**就像是你厨房里的油,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
- **毒性物质**就像是某些药品,虽然它们可以治病,但如果用错了,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0-66f4-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7、关于腐触性物品储存的安全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商品避免阳光直射、暴晒、远离火源、热源、电源

B.  库房建筑及各种设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C.  按不同类别、性质、危险程度、灭火方法等分区分类储存,性质相抵的可以同库储存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关于腐触性物品储存的安全条件,特别是如何正确分类和储存这些物品。我们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理解这个知识点。
### 选项分析
**A: 商品避免阳光直射、暴晒、远离火源、热源、电源**
-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腐触性物品通常对温度和光照非常敏感,阳光直射和高温可能导致其性质发生变化,甚至引发危险。因此,避免这些因素是储存的基本要求。
**B: 库房建筑及各种设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 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储存腐触性物品的库房需要符合相关的防火规范,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控制火势,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C: 按不同类别、性质、危险程度、灭火方法等分区分类储存,性质相抵的可以同库储存**
- 这个选项是错误的。虽然按类别、性质和危险程度分区储存是正确的做法,但“性质相抵的可以同库储存”是错误的。性质相抵的物品(例如酸和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如果放在一起,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爆炸或其他危险。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分开储存的原则。
### 知识点总结
腐触性物品的储存安全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控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确保储存环境的稳定性。
2. **防火规范**:库房和设备必须符合防火标准,以降低火灾风险。
3. **分类储存**: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储存,特别是要避免性质相抵的物品混合储存。
### 生动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储存一些清洁剂和化学药品。如果你把强酸和强碱放在同一个柜子里,一旦它们接触,就可能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产生有毒气体,造成危险。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它们分开储存,确保安全。
再比如,想象一个化学实验室,里面有各种试剂。如果这些试剂没有按照性质分类储存,可能会导致实验室发生爆炸或火灾,危及实验人员的安全。因此,实验室通常会有明确的标识和分区,确保每种化学品都在安全的环境中储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0-e39a-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B.  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C.  高毒作业场所无须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关于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的知识,特别是高毒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理解为什么选项C是错误的。
### 选项分析:
**A: 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为了确保安全,作业场所和生活场所应该分开,避免因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影响到居住的安全。比如,在工厂里,工人应该在专门的工作区域内工作,而不是在居住的地方。
**B: 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 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必须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尤其是高毒作业场所,应该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以减少潜在的危险和交叉污染。
**C: 高毒作业场所无须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高毒作业场所由于其潜在的危险性,必须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这是为了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人员,减少伤害。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化学工厂发生泄漏,没有撤离通道,工人们可能会被困在危险区域,后果不堪设想。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措施。
- **消防安全**:在我们的家中,通常会有紧急出口和灭火器,这些都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逃生。同样,高毒作业场所也需要这样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时,工人能够迅速撤离。
- **游乐场的安全**:游乐场中的某些设施(如过山车)会有专门的安全措施,比如安全带和紧急停止按钮。这是因为这些设施存在一定的风险。高毒作业场所的安全措施就像这些设施的安全设计,都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1-4341-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9、预防职业中毒的综合性措施不包括()。

A.  个人防护

B.  安全培训

C.  增强体质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预防职业中毒的综合性措施。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以及它们在预防职业中毒中的作用。
### 选项分析
**A: 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是指工人在工作时采取的各种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例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这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它直接减少了工人与有害物质接触的机会。
**B: 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指对员工进行的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虽然安全培训非常重要,但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直接的预防措施,而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来间接减少职业中毒的风险。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因为它不属于直接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C: 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通常指通过锻炼、合理饮食等方式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这虽然不是直接的防护措施,但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接触有害物质时,可能会有更强的抵抗力。因此,增强体质可以被视为一种间接的预防措施。
### 结论
综上所述,选项B“安全培训”虽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一种直接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因此是正确答案。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你可能会使用刀具、热锅等,这些都存在一定的危险。为了保护自己,你会采取以下措施:
1. **个人防护**:你可能会穿上围裙,避免衣物被油污弄脏,甚至戴上防切割手套来保护手指。
2. **安全培训**:你可能会在网上观看一些烹饪视频,学习如何安全使用刀具和热锅,了解如何避免烫伤和割伤。
3. **增强体质**:你可能会定期锻炼,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以便在厨房里更灵活地应对突发情况。
在这个例子中,个人防护是直接的保护措施,安全培训是提升安全意识的手段,而增强体质则是提高应对能力的间接方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1-9bf0-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50、以下哪种化学品没有可探测的有毒气体报警设备?

A.  光气

B.  苯

C.  萘烷

D.  氨

解析:### 选项分析:
1. **光气(Phosgene)**:
- 光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学物质,属于有毒气体。它在工业中用于合成某些化学品,但其毒性极高,能够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损伤。由于其危险性,通常会配备专门的有毒气体报警设备来监测光气的浓度。
2. **苯(Benzene)**:
- 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化工、制药和塑料等行业。苯的蒸气对人体有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白血病等严重疾病。因此,苯的工作环境中也会配备有毒气体报警设备。
3. **萘烷(Naphthalene)**:
- 萘烷是一种多环芳香烃,主要用于制造染料、杀虫剂和塑料等。虽然萘烷在高浓度下可能对健康有害,但它的毒性相对较低,且在常规环境中不容易形成可探测的有毒气体。因此,通常没有专门的报警设备来监测萘烷的浓度。
4. **氨(Ammonia)**:
- 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用于肥料和制冷剂。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浓度过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因此在氨的使用场所通常会安装有毒气体报警设备。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C(萘烷)是正确答案,因为它通常没有专门的可探测的有毒气体报警设备。
### 深入理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联想: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化工厂工作,周围有很多不同的化学品。你就像一个“化学品侦探”,需要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你知道光气、苯和氨都是“危险角色”,它们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靠近,可能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工厂里安装了“警报器”,一旦这些危险角色出现,警报就会响起,提醒你采取措施。
而萘烷就像是一个“相对温和”的角色,虽然它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但它不会像其他那些危险角色那样突然出现并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工厂里没有为它安装专门的警报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1c-5cd1-ff29-c00f-1b92f616e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