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小时
B、 24小时
C、 72小时
D、 1个月
答案:B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知识点。
题目问的是有限空间作业票的有效期。在工业安全领域,有限空间作业票是一种安全控制措施,用于确保在进入有限空间(如管道、储罐、地下室等)进行作业时的安全。有效期是指这个作业票在特定时间内是有效的,超过这个时间,作业票就需要重新评估和更新。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 8小时 - 这个时间可能适用于一些短时间内的作业,但有限空间作业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来确保安全。
B: 24小时 - 这是一个常见的选择,因为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24小时的有效期可以确保在一天内作业的安全得到保障。
C: 72小时 - 这个时间较长,可能适用于一些需要连续几天作业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有限空间作业来说,24小时已经足够。
D: 1个月 - 这个时间太长了,有限空间的环境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需要频繁的安全检查和更新。
根据上述分析,选项B(24小时)看起来是最合理的。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想象一下,一个管道工需要进入一个管道进行维修。这个管道工需要检查管道内部的情况,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如果作业票只有8小时的有效期,那么一旦时间到了,管道工可能还在管道内,这就增加了安全风险。如果作业票有1个月的有效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管道内部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有新的泄漏或者危险物质,这就需要及时更新作业票来反映这些变化。因此,24小时的有效期提供了一个平衡,既足够完成大多数作业,又能够确保在作业期间安全得到持续监控。
A、 8小时
B、 24小时
C、 72小时
D、 1个月
答案:B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知识点。
题目问的是有限空间作业票的有效期。在工业安全领域,有限空间作业票是一种安全控制措施,用于确保在进入有限空间(如管道、储罐、地下室等)进行作业时的安全。有效期是指这个作业票在特定时间内是有效的,超过这个时间,作业票就需要重新评估和更新。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 8小时 - 这个时间可能适用于一些短时间内的作业,但有限空间作业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来确保安全。
B: 24小时 - 这是一个常见的选择,因为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24小时的有效期可以确保在一天内作业的安全得到保障。
C: 72小时 - 这个时间较长,可能适用于一些需要连续几天作业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有限空间作业来说,24小时已经足够。
D: 1个月 - 这个时间太长了,有限空间的环境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需要频繁的安全检查和更新。
根据上述分析,选项B(24小时)看起来是最合理的。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想象一下,一个管道工需要进入一个管道进行维修。这个管道工需要检查管道内部的情况,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如果作业票只有8小时的有效期,那么一旦时间到了,管道工可能还在管道内,这就增加了安全风险。如果作业票有1个月的有效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管道内部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有新的泄漏或者危险物质,这就需要及时更新作业票来反映这些变化。因此,24小时的有效期提供了一个平衡,既足够完成大多数作业,又能够确保在作业期间安全得到持续监控。
A. 当进入深度超过1.8米的且进出、工作受限或通风不良的挖掘体时
B. 当进入深度超过1.8米的挖掘体时
C. 当进入深度超过2米的且进出、工作受限或通风不良的挖掘体时
D. 当进入深度超过2米的挖掘体时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目。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题目。这是一道关于安全作业规定的单选题。题目中提到了“动土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票”,这涉及到的是在进行特定类型的挖掘或施工活动时,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遵循的特定安全程序。
选项A说的是:“当进入深度超过1.8米的且进出、工作受限或通风不良的挖掘体时”,这个选项提到了三个条件:深度超过1.8米、进出受限、工作受限或通风不良。这些条件都指向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挖掘环境。
选项B和D只提到了深度超过1.8米或2米的挖掘体,而没有提到进出、工作受限或通风不良,这些条件可能不足以全面评估风险。
选项C提到了深度超过2米的挖掘体,并且包含了进出、工作受限或通风不良的条件,但深度要求比选项A更高,这可能意味着只有深度超过2米的情况才需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你正在一个深坑里工作,这个坑有1.9米深。虽然深度超过了1.8米,但如果坑的进出口很宽敞,通风也很好,那么可能不需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但是,如果坑的进出口很窄,你进出不方便,或者坑里通风不良,那么即使深度没有超过2米,也存在安全隐患,这时候就需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来确保安全。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因为它综合考虑了深度、进出限制、工作限制和通风条件,这些都是评估挖掘作业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A. 挖掘大于5米时
B. 挖掘大于3米时
C. 挖掘大于2米时。
解析:
当然可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个题目。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概念:“动土作业专项方案”。这是一种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它通常包括施工方法、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现在,让我们看看选项:
A: 挖掘大于5米时
B: 挖掘大于3米时
C: 挖掘大于2米时
根据题目给出的答案B,这意味着当挖掘深度超过3米时,就需要编制动土作业专项方案。为什么是3米呢?这通常是因为挖掘深度超过这个数值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安全风险,比如土方坍塌、地下水涌出等。
让我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正在建造一个游泳池,游泳池底部需要挖掘。如果挖掘深度只有1米,可能不需要特别的方案,因为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如果挖掘深度达到5米,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挖掘这么深,就像在地下挖了一个巨大的洞,土方可能会因为重力作用而坍塌,甚至可能影响到周围的建筑物或地下设施。因此,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就需要一个详细的专项方案来指导施工。
此外,挖掘深度超过3米时,可能还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类型等因素,这些都可能对施工安全产生影响。所以,编制专项方案就是为了预见并解决这些潜在问题。
总结一下,选项B正确地指出了挖掘深度超过3米时需要编制动土作业专项方案的原因。这不仅是为了施工安全,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和周围设施。
A. 拆除泵
B. 拆除电机
C. 拆除临时设施
D. 拆除取样管线
解析:
当然可以,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道题。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拆除作业票范围”。在工业和安全管理的背景下,拆除作业票是一种安全控制措施,用于规范和监督那些可能对人员或环境造成危害的拆除工作。它确保在进行拆除作业之前,所有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都已得到考虑和实施。
现在,让我们来看选项:
A: 拆除泵 - 泵通常是固定在设备上的,拆除它可能需要特定的工具和专业知识,但通常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直接危害,因此可能不需要特别的安全控制。
B: 拆除电机 - 类似于泵,电机也是固定设备的一部分,拆除它可能需要考虑电气安全,但同样,它可能不会直接涉及到对环境的破坏。
C: 拆除临时设施 - 临时设施,如脚手架、围栏或临时办公室,通常是为了特定项目而搭建的。这些设施可能会因为不稳固或设计不当而存在安全隐患,拆除它们时可能会对周围人员或设备造成伤害。因此,这类作业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控制,属于拆除作业票范围。
D: 拆除取样管线 - 取样管线通常是用于采集样品的,拆除它们可能需要考虑化学品的泄漏或污染风险,但与临时设施相比,这种风险可能较低。
A. 2m≤h<5m
B. 5m≤h<15m
C. 15m≤h<30m
D. h≥30m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目。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概念:“2级高处作业”和“高处作业的分级”。
高处作业的分级通常是根据作业的高度来划分的,不同的高度对应不同的级别。这个分级制度是为了确保高处作业的安全性,不同级别的作业可能需要不同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设备。
现在来看题目,题目问的是2级高处作业的高度范围。我们有四个选项:
A: 2m≤h<5m
B: 5m≤h<15m
C: 15m≤h<30m
D: h≥30m
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2级高处作业通常指的是高度在5米到15米之间的作业。这个高度范围既不是特别低,也不是特别高,因此需要比普通地面作业更加注意安全。
选项A表示的高度范围是2米到5米,这通常被认为是1级高处作业的高度范围,因为这个高度相对较低,风险较小。
选项C和D分别表示的高度范围是15米到30米和30米及以上,这些高度通常被认为是3级或4级高处作业,因为它们的高度更高,风险更大。
所以,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级标准,正确答案是B:5m≤h<15m。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正在为一个建筑工地上的工人讲解高处作业的安全知识。你可能会说:“你们知道吗,如果你们的工作高度在5米到15米之间,那么你们就在2级高处作业的范围内。这意味着你们需要佩戴安全带,使用防护栏杆,并且要确保工作平台稳固。如果你们的工作高度超过15米,那么你们就需要采取更多的安全措施,比如使用安全绳索和专门的防护设备。”
A. 5
B. 6
C. 7
D. 8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
首先,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高处作业的安全知识。高处作业指的是在离地面2米以上的地方进行的作业,这种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坠落、物体打击等。因此,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通常会有一些关于风速的规定。
在这道题中,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多少级风以上不应进行高处作业。选项分别是5级、6级、7级和8级风。
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来理解这个问题。想象一下,当风速达到一定程度时,风的力量会变得非常强大,可能会吹动一些轻巧的物品,比如纸张、塑料袋等。如果风速足够大,甚至可能吹动一些较重的物体,比如工具或建筑材料。在这样的大风中,进行高处作业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选项:
- A: 5级风。根据风力等级的描述,5级风的风力相当于每秒11.2至13.8米,这样的风速可能会吹动一些轻巧的物体,但还不至于非常危险。
- B: 6级风。6级风的风速在每秒14.9至17.1米之间,风力比5级风更强,可能会吹动更重的物体,对高处作业构成更大的风险。
- C: 7级风。7级风的风速在每秒17.2至20.7米之间,风力更大,进行高处作业的风险非常高。
- D: 8级风。8级风的风速在每秒20.8至24.4米之间,风力非常强,几乎可以吹倒树木,进行高处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5级风可能还不足以完全禁止高处作业,但6级风以上的风力则大大增加了风险。因此,正确答案是A: 5级风以上不应进行高处作业。
A. 1.8米之上
B. 2米之上
C. 3米之上
D. 5米之上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题目。
题目问的是在多少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需要坠落防护系统。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安全标准,特别是在工业和建筑领域,确保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选项A是1.8米,这个高度相对较低,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在这个高度以上进行作业时特别强调坠落防护,因为这样的高度坠落的风险相对较小。
选项B是2米,这个高度是一个常见的标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2米以上的高度被认为需要坠落防护系统,因为在这个高度以上,如果发生坠落,受伤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选项C是3米,这个高度比2米更高,意味着坠落时可能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虽然3米也是一个安全标准,但题目给出的答案是2米,所以这个选项可以排除。
选项D是5米,这是一个更高的标准,通常适用于需要更严格安全措施的环境,比如高空作业。
现在,让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1.8米高的桌子上,这个高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高,即使不小心摔倒,受伤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你站在一个2米高的桌子上,你可能会开始考虑周围是否有保护措施,比如安全网或者扶手,因为从这个高度坠落的风险更大。
所以,答案是B,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需要坠落防护系统。这是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A. 作业票的基础信息填写全面
B. 作业人员与实际作业人员一致,人员数量符合实际情况
C. 危险辨识准确、全面,安全措施选择正确并得到落实
D. 作业审批时间早于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时间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目。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每个选项:
A: 作业票的基础信息填写全面。这个选项强调的是作业票本身的信息完整性,确保所有必要的信息都被正确记录,这对于确保作业的安全和有序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B: 作业人员与实际作业人员一致,人员数量符合实际情况。这个选项关注的是作业人员的匹配性和数量准确性,确保参与作业的人员是经过授权的,并且数量符合安全要求。
C: 危险辨识准确、全面,安全措施选择正确并得到落实。这个选项关注的是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安全措施的执行,确保作业过程中能够识别并有效控制风险。
D: 作业审批时间早于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时间。这个选项指出的是作业审批和安全措施实施的时间顺序。通常情况下,安全措施应该在作业开始前就得到审批和落实,而不是在作业开始后才进行。
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需要找出一个不应该被重点关注的方面。选项D提到的作业审批时间早于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时间,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时间顺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后,再进行作业审批。因此,选项D是不应该被重点关注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正在准备一场户外烧烤派对。在派对开始之前,你需要确保所有的安全措施都得到了落实,比如检查烧烤架是否稳固,是否有足够的灭火器,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消防水源。一旦这些安全措施都准备好了,你才会通知客人派对可以开始了。如果反过来,你先通知客人派对开始,然后再去检查安全措施,那么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选项D就像是在派对开始之前没有检查安全措施就通知客人一样,是不应该被重点关注的。正确答案是D。
A. 反应器
B. 污水池
C. 储槽
D. 配电室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目。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题目。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受限空间”概念的理解。受限空间通常指的是那些进入或工作在其中可能对人员健康或安全构成风险的空间。这些空间可能因为存在有害气体、液体、固体物质,或者因为空间狭小、通风不良等原因,使得在其中工作的人员面临危险。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
A: 反应器 - 反应器通常用于化学反应,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或液体,因此它是一个受限空间。
B: 污水池 - 污水池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且空间可能狭小,因此它也是一个受限空间。
C: 储槽 - 储槽中可能储存着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是有害的,所以储槽也是一个受限空间。
D: 配电室 - 配电室虽然可能存在电气风险,但它通常不是因为空间狭小或有害物质而受限,而是因为电气安全的原因。因此,配电室通常不被认为是受限空间。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化学实验室的实习生。当你进入反应器、污水池或储槽时,你需要穿戴防护装备,因为你知道里面可能含有危险物质。然而,当你进入配电室时,你只需要确保遵守电气安全规程,而不需要担心因为空间或物质而受限。
A. 将点燃的火柴扔进去
B. 将活的小动物放入
C. 采用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的便携式分析仪分析
D. 用鼻子去闻
解析:
当然,我很乐意帮助你理解这道题。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问题的背景。CISS是受限空间内安全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受限空间指的是那些难以进入、通风不良或者可能存在危险物质的空间,比如管道、储罐或者地下室。
题目问的是CISS如何测试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可燃或有毒气体。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 将点燃的火柴扔进去。这个方法非常危险,因为如果空间内有可燃气体,火柴可能会引发爆炸。
B: 将活的小动物放入。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检测气体,但非常不人道,而且也不安全,因为小动物可能会受到伤害。
C: 采用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的便携式分析仪分析。这是正确的答案。便携式分析仪可以精确地检测空气中的气体成分,确保安全。这种方法既安全又准确。
D: 用鼻子去闻。这种方法不仅不准确,而且非常危险。有些有毒气体可能没有气味,但仍然非常危险。
现在,让我们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加深理解。想象一下,你是一名消防员,需要进入一个可能含有有害气体的地下室进行救援。你不可能用火柴或者小动物来测试,这样太危险了。相反,你会使用一个经过校准的气体检测仪,它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的工具,能够告诉你空气中是否有危险气体,以及它们的浓度。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使用经过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的便携式分析仪分析。这是一个专业、安全且准确的方法来确保受限空间内的安全。
A. 安全投入保障情况
B. 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
C. 企业开展风险评价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D. 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防范情况
解析: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单选题。
首先,题目要求我们选择不属于安全基础管理内容的选项。安全基础管理通常指的是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投入、培训教育、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等。
选项A:安全投入保障情况。这是安全基础管理的一部分,因为企业需要确保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安全管理工作。
选项B: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这也是安全基础管理的一部分,因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选项C:企业开展风险评价与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这同样属于安全基础管理,因为通过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企业可以识别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
选项D:造成水域环境污染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的防范情况。这个选项与安全基础管理的关系不那么直接。虽然防范危险化学品危险源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它更侧重于环境保护和合规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基础管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联想。想象一下,一个工厂需要确保其生产过程既安全又环保。安全基础管理就像是为工厂搭建一个稳固的框架,包括确保员工有适当的培训、工厂有足够的投入来维护安全设备、以及定期检查潜在的安全隐患。而防范危险化学品危险源,则像是工厂在框架外增加了一层保护罩,主要是为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所以,根据这个例子和选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选项D不属于安全基础管理的内容。答案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