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搜索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 )61、盛装过()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A、 易燃

B、 易爆

C、 有毒物质

D、 不明液体

答案:ABCD

解析:这道多选题的题干提到“盛装过()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我们需要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它们都可能是正确答案。
### 选项解析:
1. **A: 易燃**
- **解释**:易燃物质是指在常温下容易被点燃并迅速燃烧的物质。例如,汽油、酒精等。如果一个容器曾经盛装过易燃物质,焊割时产生的高温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盛装过易燃物质的容器在焊割前必须经过彻底处理,以确保安全。
2. **B: 易爆**
- **解释**:易爆物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冲击等)能够迅速发生爆炸的物质。例如,炸药、某些气体等。如果容器曾经盛装过易爆物质,焊割时的火花或热量可能会引发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这类容器也必须经过彻底处理。
3. **C: 有毒物质**
- **解释**:有毒物质是指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或摄入等途径对健康造成影响。例如,某些化学品、重金属等。如果容器曾经盛装过有毒物质,焊割时可能会释放有毒气体,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因此,这类容器同样需要彻底处理。
4. **D: 不明液体**
- **解释**:不明液体是指我们无法确定其成分和性质的液体。这种液体可能是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质。如果容器盛装过不明液体,焊割时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危险。因此,这类容器也必须经过彻底处理。
### 总结:
所有选项(A、B、C、D)都涉及到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在焊割之前,必须对盛装过这些物质的容器进行彻底处理,以确保安全。
### 生动有趣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化学实验室工作,实验室里有很多不同的化学品。有一天,你发现一个旧的化学容器,上面贴着标签,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你不知道里面曾经装过什么。你决定用焊接的方法修理这个容器。突然,你想起了老师曾经告诉你的一句话:“不明的东西就像未解的谜团,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麻烦。”于是,你决定先把这个容器送去专业的处理中心,而不是冒险焊割它。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62、梯子使用原则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9f-322e-c387-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63、高空作业人员身体条件应符合登高作业要求,不得在患有()疾病期间从事登高作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9f-322f-20cd-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64、基地内使用的高毒化学品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9f-322f-79d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凡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特性,会对人身造成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造成污染的化学品称为危险化学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9-ed92-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2、爆炸品爆炸的破坏力比气体混合物爆炸要大得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a-5bf6-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3、爆炸品在激发能量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敏感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a-a77b-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4、爆炸品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能引起一定距离内爆炸品爆炸的现象称为殉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a-efd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5、易燃液体是指闪点温度小于61℃的液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b-341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6、金属粉末燃烧的危险性与粒度有关,粒度越小越不容易燃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b-7579-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7、硫磺与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等)能发生剧烈反应,但没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b-b882-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61、盛装过()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A、 易燃

B、 易爆

C、 有毒物质

D、 不明液体

答案:ABCD

解析:这道多选题的题干提到“盛装过()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我们需要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以及为什么它们都可能是正确答案。
### 选项解析:
1. **A: 易燃**
- **解释**:易燃物质是指在常温下容易被点燃并迅速燃烧的物质。例如,汽油、酒精等。如果一个容器曾经盛装过易燃物质,焊割时产生的高温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盛装过易燃物质的容器在焊割前必须经过彻底处理,以确保安全。
2. **B: 易爆**
- **解释**:易爆物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冲击等)能够迅速发生爆炸的物质。例如,炸药、某些气体等。如果容器曾经盛装过易爆物质,焊割时的火花或热量可能会引发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这类容器也必须经过彻底处理。
3. **C: 有毒物质**
- **解释**:有毒物质是指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或摄入等途径对健康造成影响。例如,某些化学品、重金属等。如果容器曾经盛装过有毒物质,焊割时可能会释放有毒气体,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因此,这类容器同样需要彻底处理。
4. **D: 不明液体**
- **解释**:不明液体是指我们无法确定其成分和性质的液体。这种液体可能是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质。如果容器盛装过不明液体,焊割时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危险。因此,这类容器也必须经过彻底处理。
### 总结:
所有选项(A、B、C、D)都涉及到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在焊割之前,必须对盛装过这些物质的容器进行彻底处理,以确保安全。
### 生动有趣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化学实验室工作,实验室里有很多不同的化学品。有一天,你发现一个旧的化学容器,上面贴着标签,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你不知道里面曾经装过什么。你决定用焊接的方法修理这个容器。突然,你想起了老师曾经告诉你的一句话:“不明的东西就像未解的谜团,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麻烦。”于是,你决定先把这个容器送去专业的处理中心,而不是冒险焊割它。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相关题目
( )62、梯子使用原则有()。

A.  不登顶

B.  有人扶

C.  保持3点接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9f-322e-c387-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63、高空作业人员身体条件应符合登高作业要求,不得在患有()疾病期间从事登高作业。

A.  高血压

B.  心脏病

C.  贫血

D.  癫痫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高空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要求,特别是在从事登高作业时,哪些疾病会影响他们的安全性。我们来逐一分析每一个选项,并结合生动的例子帮助你理解。
### 选项分析
1. **A: 高血压**
- **解析**:高血压患者在高空作业时,可能会因为血压波动而导致头晕、眼花等症状,增加摔落的风险。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高空作业时突然感到头晕,可能会失去平衡,后果不堪设想。
2. **B: 心脏病**
- **解析**:心脏病患者在高空作业时,可能会因为情绪紧张、体力消耗等原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出现心绞痛或心脏骤停的风险。比如,一个心脏病患者在高空作业时,可能因为紧张而心跳加速,导致心脏出现问题。
3. **C: 贫血**
- **解析**:贫血会导致身体供氧不足,容易感到疲劳、虚弱,甚至出现晕厥的情况。在高空作业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如果贫血,可能会在高处感到无力,甚至摔倒。想象一下,一个贫血的人在高空作业时,突然感到无力,可能会导致危险。
4. **D: 癫痫**
- **解析**:癫痫患者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发生癫痫发作,这在高空作业时极其危险。比如,一个癫痫患者在高空作业时,如果突然发作,可能会导致摔落,后果非常严重。
### 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有选项(A、B、C、D)都涉及到可能影响高空作业安全的疾病。因此,答案是 **ABCD**。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例如,想象你在游乐园玩过山车,游乐设施通常会要求乘客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才能乘坐。这是因为如果有人在乘坐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同样,高空作业也需要严格的身体条件要求,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无论是高血压、心脏病、贫血还是癫痫,这些疾病都可能在高空作业时引发意外,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了解并遵守这些安全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9f-322f-20cd-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64、基地内使用的高毒化学品有()。

A.  光气

B.  氮氧化物

C.  苯酚

D.  甲醛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高毒化学品的识别,尤其是在基地内使用的化学品。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理解它们的毒性和应用场景。
### 选项解析
1. **光气 (Phosgene)**
- **毒性**: 光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化学物质,属于高毒性气体。它的气味类似于腐烂的草,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致命。
- **应用**: 光气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农药和某些化学合成物,但由于其高毒性,使用时需要极其小心。
2. **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s)**
- **毒性**: 氮氧化物是一类有毒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₂)。它们对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肺部疾病。
- **应用**: 氮氧化物常见于汽车排放和工业过程,虽然它们在某些化学反应中是重要的中间体,但其毒性使得它们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
3. **苯酚 (Phenol)**
- **毒性**: 苯酚是一种有毒的有机化合物,能通过皮肤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时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 **应用**: 苯酚广泛用于制造塑料、染料和药物等,但在使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中毒。
4. **甲醛 (Formaldehyde)**
- **毒性**: 甲醛是一种刺激性气体,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和过敏反应,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癌症。
- **应用**: 甲醛常用于建筑材料和家具的防腐剂,但由于其毒性,使用时需要良好的通风和防护。
### 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有选项(A、B、C、D)都是高毒化学品,且在某些工业或实验室环境中可能会被使用。因此,正确答案是 **ABCD**。
### 深入理解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化学品的毒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联想:
- **光气**:想象一下在一个化工厂里,工人们在处理农药时,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这可能就是光气的泄漏。工人们需要迅速佩戴防毒面具,迅速撤离,避免吸入这种致命气体。
- **氮氧化物**:想象你在城市中行驶,看到汽车尾气排放的黑烟,这其中就可能含有氮氧化物。长期吸入这些气体,可能导致你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影响肺部健康。
- **苯酚**: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使用苯酚进行实验,若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可能会感到刺痛和灼烧,甚至导致皮肤灼伤。
- **甲醛**:在新装修的房子里,你可能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可能是甲醛的释放。为了健康,建议在装修后多通风,减少甲醛的浓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9f-322f-79d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凡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特性,会对人身造成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造成污染的化学品称为危险化学品。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定义解析
根据题干,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以下特征的化学品:
1. **易燃易爆**:这类物质在接触火源或高温时容易燃烧或爆炸。例如,汽油和酒精都是易燃物质。
2. **有毒有害**: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可能导致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例如,某些农药和重金属化合物。
3. **腐蚀性**:这类物质能够腐蚀金属或对皮肤、眼睛等造成伤害。例如,强酸(如硫酸)和强碱(如氢氧化钠)都是腐蚀性物质。
4. **对人身造成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造成污染**:这些化学品的使用或泄漏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伤亡、财产损失或对环境的破坏。
### 例子联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联想:
- **易燃易爆**:想象一下一个夏天的烧烤聚会,大家在烤肉时使用了易燃的液体(比如火油),如果不小心洒在地上并接触到明火,可能会引发大火,造成严重后果。
- **有毒有害**:想象一个农田,农民在喷洒农药时没有佩戴防护装备,农药的毒性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这就是有毒化学品对人身的危害。
- **腐蚀性**:想象一个实验室,科学家在处理强酸时不小心洒到了桌面上,强酸会迅速腐蚀桌面材料,甚至可能溅到皮肤上,造成严重伤害。
- **环境污染**:如果一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小心泄漏了有害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能会污染周围的水源,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 结论
综上所述,题干中对危险化学品的定义是准确的。因此,答案是 **A: 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9-ed92-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2、爆炸品爆炸的破坏力比气体混合物爆炸要大得多。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判断题的题干是关于爆炸品和气体混合物的爆炸破坏力的比较。我们来逐步分析这个问题。
### 1. 理解爆炸品和气体混合物
**爆炸品**:通常指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它们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迅速释放大量能量,产生气体、热量和压力,造成破坏。常见的爆炸品包括炸药(如TNT、硝化甘油等)。
**气体混合物**:指的是两种或多种气体的混合体,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也可能发生爆炸。例如,氢气与氧气的混合物在点燃后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水和大量热量。
### 2. 爆炸的破坏力
爆炸的破坏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能量释放的速度**:爆炸品通常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形成冲击波,造成严重的破坏。
- **反应物的性质**:爆炸品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制使得它们能够在瞬间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而气体混合物的反应速度和能量释放可能相对较慢,且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破坏效果。
### 3. 举例说明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放置了一小块TNT炸药,并引爆它,瞬间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周围的物体会被摧毁,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而如果你在同样的空间里放置了一些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虽然它们也能爆炸,但通常需要点火源,并且爆炸的威力和速度可能不如TNT那么剧烈。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速度较慢,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不会产生同样强烈的冲击波。
### 4.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爆炸品的爆炸破坏力确实比气体混合物的爆炸要大得多。因此,题目的答案是 **A: 正确**。
### 5.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a-5bf6-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3、爆炸品在激发能量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敏感度。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敏感度的定义
在化学和爆炸物的研究中,**敏感度**是指爆炸品在受到激发能量(如热、冲击、摩擦等)时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敏感度越高,意味着该爆炸品在较小的激发能量下就能发生爆炸;反之,敏感度越低,则需要更大的激发能量才能引发爆炸。
### 例子帮助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手边有两种不同的调料:一种是盐,另一种是辣椒粉。盐在加热时不会产生任何反应,而辣椒粉在高温下可能会释放出香味,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火灾。这里可以类比为敏感度:
- **盐**:可以看作是敏感度低的物质,即使加热也不会发生反应。
- **辣椒粉**:可以看作是敏感度高的物质,稍微加热就可能释放出香味,甚至在不当使用时引发火灾。
### 敏感度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爆炸品的敏感度非常重要。例如,在军事和工业领域,处理炸药时需要特别小心。某些炸药如TNT(梯恩梯)具有较低的敏感度,意味着它们在常规条件下不容易被引爆,因此相对安全。而其他一些如硝化甘油的炸药则敏感度较高,稍微的冲击或温度变化都可能导致爆炸。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a-a77b-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4、爆炸品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能引起一定距离内爆炸品爆炸的现象称为殉爆。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殉爆的定义
**殉爆**(或称为“连锁爆炸”)是指在一次爆炸发生后,产生的冲击波和飞散的碎片能够引发周围其他爆炸品的爆炸现象。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爆炸品存放不当或密集堆放的情况下。
### 冲击波和碎片的作用
1. **冲击波**:当爆炸发生时,爆炸中心会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一个高压的气体波动,这就是冲击波。冲击波向外传播,能够对周围的物体施加巨大的压力。

2. **碎片**:爆炸时,爆炸物体会被撕裂,产生大量的碎片。这些碎片以极高的速度飞散,能够撞击到附近的爆炸品,造成二次爆炸。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烟花工厂,工厂里堆放着很多烟花。突然,一组烟花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爆炸。这个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气球”,快速向外扩散,压迫着周围的空气。同时,爆炸产生的碎片就像是飞舞的箭头,四处飞散。
- **冲击波的影响**:如果附近还有其他烟花,它们可能会因为受到冲击波的影响而引发爆炸。就像你用力拍打水面,水波会向四周扩散,影响到周围的水面一样。
- **碎片的影响**:同时,飞散的碎片可能会撞击到其他烟花,直接引发它们的爆炸。就像你在玩弹珠,弹珠撞到其他弹珠时,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
### 结论
因此,殉爆现象在爆炸品的管理和存放中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考虑。为了防止殉爆,通常会采取措施,比如将爆炸品分开存放,确保它们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a-efd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5、易燃液体是指闪点温度小于61℃的液体。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易燃液体的定义
易燃液体是指那些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燃烧的液体。根据国际标准和许多国家的安全法规,易燃液体通常是指闪点(Flash Point)低于某个特定温度的液体。闪点是指液体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出足够蒸汽以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 闪点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易燃液体的闪点通常被划分为以下几类:
1.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3℃(例如:汽油、乙醇等)。
2. **可燃液体**:闪点在23℃到61℃之间(例如:某些油漆稀释剂)。
3. **不易燃液体**:闪点高于61℃(例如:某些矿物油)。
### 题目解析
题目中提到“易燃液体是指闪点温度小于61℃的液体”,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准确的定义。根据上述分类,闪点低于23℃的液体才被称为易燃液体,而闪点在23℃到61℃之间的液体则被称为可燃液体。因此,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 生动的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准备做一顿美味的晚餐。你打开了一个装有食用油的瓶子。食用油的闪点通常在160℃以上,这意味着在正常的烹饪条件下,它不会轻易燃烧,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它。
然而,如果你在厨房里打开了一瓶汽油,闪点只有大约-40℃,这意味着即使在室温下,它也会释放出大量可燃蒸汽,极易引发火灾。因此,汽油被归类为易燃液体,而食用油则不属于这一类。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b-341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6、金属粉末燃烧的危险性与粒度有关,粒度越小越不容易燃烧。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解析
金属粉末的燃烧危险性与其粒度(颗粒大小)有密切关系。通常情况下,粒度越小的金属粉末,其燃烧的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
1. **表面积增大**:小颗粒的金属粉末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这意味着每单位体积的金属粉末与氧气接触的面积更大。更多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反应的发生。
2. **反应速率**:小颗粒的金属粉末在空气中更容易与氧气反应,反应速率更快,导致更剧烈的燃烧。这种现象在许多金属粉末中都可以观察到,例如铝粉和镁粉。
3. **点火能量降低**:小颗粒的金属粉末可能需要的点火能量较低,容易被点燃。比如,铝粉在空气中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点燃,而较大的铝块则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燃烧。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准备做饭。你有一块大块的黄油和一些黄油碎屑。如果你把整块黄油放在锅里加热,它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化,甚至可能不会完全融化。但是,如果你把黄油切成小块或碎屑,放入锅中,它们会迅速融化并且更容易与锅底的热量接触。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金属粉末。大颗粒的金属粉末就像整块黄油,反应较慢,而小颗粒的金属粉末就像黄油碎屑,反应迅速且容易燃烧。
### 结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b-7579-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7、硫磺与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等)能发生剧烈反应,但没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判断题的题干提到硫磺与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等)能发生剧烈反应,但没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我们需要分析这个说法的正确性。
### 知识点解析
1. **硫磺的性质**:
- 硫磺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性质活泼,能够与多种物质反应,尤其是与氧化剂反应时,往往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 **强氧化剂的性质**:
- 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等)能够与还原剂发生剧烈反应,通常会释放出氧气,导致反应加速,甚至可能引发爆炸。
3. **反应的可能性**:
- 硫磺与强氧化剂反应时,确实会发生剧烈反应,可能会产生火焰和大量热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爆炸。爆炸通常需要特定的条件,如反应物的比例、反应环境(如封闭空间)等。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题干的说法“没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是不准确的。虽然在许多情况下硫磺与强氧化剂的反应不会导致爆炸,但在特定条件下(如浓度、温度、压力等),是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因此,答案是 **B:错误**。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在化学实验室中,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个实验。他们将硫磺和氯酸钾混合在一起。起初,反应是温和的,可能只是冒出一些烟雾和火焰。然而,如果他们不小心将混合物放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产生和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容器内的压力急剧增加,最终导致容器爆炸。
这个例子说明了即使是看似安全的反应,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变得非常危险。因此,化学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循安全规程,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反应。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b-b882-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