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搜索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 )8、易燃固体的闪点都比较低,因此在受热、摩擦、撞击等情况下很容易使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着火。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 定义和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 **易燃固体**:指的是在常温下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这类物质通常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容易引发火灾。
- **闪点**:是指液体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出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闪点低的物质在常温下就容易挥发出可燃气体。
- **自燃点**:是指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因温度升高而自行燃烧的温度。
### 2. 题干分析
题干中提到“易燃固体的闪点都比较低”,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易燃固体的闪点并不一定都低,因为闪点是针对液体的概念,而固体的燃烧特性与其化学成分、物理状态等因素有关。许多易燃固体的自燃点可能较高,且它们的燃烧过程与液体的闪点并不直接相关。
### 3. 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 **木材**:木材是一种易燃固体,但它的自燃点通常在300°C以上。虽然木材在高温或摩擦下容易燃烧,但它的闪点并不适用,因为木材本身并不是液体。
- **火柴**:火柴的头部是易燃的固体,摩擦后可以点燃,但它的自燃点和闪点也与其材料特性有关。
### 4. 结论
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易燃固体的闪点都比较低”并不准确,易燃固体的闪点和自燃点并不总是相关联的。正确的理解是,虽然易燃固体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燃烧,但它们的闪点并不一定都低。
### 5. 总结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9、氧气与氢气、氯气与氢气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氧气、氯气气瓶绝对不得与氢气气瓶混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c-43cf-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0、氧化剂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分解温度都较低,受热易分解放出氧,遇可燃物质引起燃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c-d3ad-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1、硝酸钾、氯酸钾等与木炭、硫磺混合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1c39-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2、亚硝酸盐等氧化剂遇强氧化剂时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造成危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631a-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3、高锰酸钾本身易燃烧,受撞击、摩擦或受热时能爆炸,应在乙醇中密闭保存,防止撞击、震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a88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4、有机过氧化物大多其氧化性重强,但不具有刺激性和毒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f248-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5、毒性物质是指经口固体LD50≤200mg/kg;粉尘、烟雾吸入LC50≤50mg/l的固体或液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e-3645-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6、毒性物质一般没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e-7936-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7、腐蚀性物质是指对金属和其他材质有腐蚀作用的物质,而对人体健康没有腐蚀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e-bdfb-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 )18、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f-04ed-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 )8、易燃固体的闪点都比较低,因此在受热、摩擦、撞击等情况下很容易使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着火。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 定义和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 **易燃固体**:指的是在常温下容易燃烧的固体物质。这类物质通常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容易引发火灾。
- **闪点**:是指液体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出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闪点低的物质在常温下就容易挥发出可燃气体。
- **自燃点**:是指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因温度升高而自行燃烧的温度。
### 2. 题干分析
题干中提到“易燃固体的闪点都比较低”,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易燃固体的闪点并不一定都低,因为闪点是针对液体的概念,而固体的燃烧特性与其化学成分、物理状态等因素有关。许多易燃固体的自燃点可能较高,且它们的燃烧过程与液体的闪点并不直接相关。
### 3. 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 **木材**:木材是一种易燃固体,但它的自燃点通常在300°C以上。虽然木材在高温或摩擦下容易燃烧,但它的闪点并不适用,因为木材本身并不是液体。
- **火柴**:火柴的头部是易燃的固体,摩擦后可以点燃,但它的自燃点和闪点也与其材料特性有关。
### 4. 结论
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易燃固体的闪点都比较低”并不准确,易燃固体的闪点和自燃点并不总是相关联的。正确的理解是,虽然易燃固体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燃烧,但它们的闪点并不一定都低。
### 5. 总结

Scan me!
知识竞赛试题库(800道)
相关题目
( )9、氧气与氢气、氯气与氢气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氧气、氯气气瓶绝对不得与氢气气瓶混放。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1. 气体的反应性
首先,氧气(O₂)和氢气(H₂)之间的反应是非常经典的化学反应,称为燃烧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 2H_2 + O_2 \rightarrow 2H_2O \]
在这个反应中,氢气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比例合适,并且有火花或高温的刺激,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同样,氯气(Cl₂)与氢气的反应也非常剧烈,反应方程式为:
\[ H_2 + Cl_2 \rightarrow 2HCl \]
这个反应同样会释放出热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引发爆炸。
### 2. 安全存储
由于氧气和氯气都能与氢气发生剧烈反应,因此在实验室或工业环境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这些气体的气瓶不混放。混放会增加意外反应的风险,尤其是在气瓶破损或泄漏的情况下。
### 3. 生活中的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想象一下厨房里的油和火。我们都知道,油在高温下会着火,产生火焰,甚至引发火灾。因此,厨房里我们会小心处理油和火的关系,确保它们不会同时接触。
同样地,氧气和氯气与氢气的关系也需要我们小心对待。就像厨房里不能随意把油和火放在一起一样,氧气和氯气气瓶也不能与氢气气瓶混放,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 结论
综上所述,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氧气和氯气与氢气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因此氧气、氯气气瓶绝对不得与氢气气瓶混放。
因此,答案是:
**A: 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c-43cf-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0、氧化剂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分解温度都较低,受热易分解放出氧,遇可燃物质引起燃烧。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判断题的题干是关于氧化剂的特性。我们来逐步分析这个题目,并帮助你深入理解氧化剂的概念。
### 氧化剂的定义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并使其他物质被氧化的物质。它们通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还原剂发生反应,导致还原剂失去电子。
### 题干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个关键点是:
1. **强氧化性**:氧化剂确实具有强氧化性,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有效地与其他物质反应,导致氧化反应的发生。
2. **分解温度较低**:这部分的表述并不完全准确。虽然某些氧化剂在加热时会分解并释放氧气,但并不是所有氧化剂的分解温度都较低。例如,过氧化氢(H₂O₂)在加热时会分解,但某些氧化剂如高锰酸钾(KMnO₄)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分解。
3. **受热易分解放出氧**:这是正确的,许多氧化剂在受热时会分解并释放氧气。
4. **遇可燃物质引起燃烧**:这也是正确的,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反应时,能够引发燃烧或爆炸。
###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题干的表述并不完全准确,尤其是关于“分解温度都较低”的部分。因此,答案应该是 **B:错误**。
### 生动的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氧化剂的特性,我们可以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1. **漂白水(次氯酸钠)**:漂白水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能够氧化污垢和色素,使其变得无色。它在与有机物接触时,能够引发氧化反应,达到漂白的效果。
2. **火箭推进剂**:在火箭中,氧化剂(如液氧)与燃料(如液氢)混合后,能够在高温下迅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推动火箭升空。这是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反应引发燃烧的一个极端例子。
3. **过氧化氢**:在家庭中,过氧化氢常用于消毒和清洁。它在分解时会释放氧气,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用来清洗伤口,因为氧气能够杀死细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c-d3ad-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1、硝酸钾、氯酸钾等与木炭、硫磺混合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知识点解析
1. **硝酸钾和氯酸钾的性质**:
- **硝酸钾(KNO₃)**: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提供氧气,促进燃烧。它常用于火药和烟花中。
- **氯酸钾(KClO₃)**:同样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分解并释放氧气。
2. **木炭和硫磺的性质**:
- **木炭**:主要成分是碳,能够与氧气反应燃烧,释放热量。
- **硫磺**:也是一种可燃物,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SO₂),并且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
3. **混合反应**:
- 当硝酸钾或氯酸钾与木炭、硫磺混合时,氧化剂(硝酸钾或氯酸钾)会提供氧气,促进木炭和硫磺的燃烧。这种反应可能会释放大量热量,甚至在某些条件下引发爆炸。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露营地,准备生火。你有一些木炭(碳源)和火柴(点燃的工具)。如果你只是用木炭,火焰会慢慢燃烧,产生温暖的火光。但如果你在木炭上撒上一些硝酸钾,就像给火加了“助燃剂”,火焰会变得非常猛烈,甚至可能会出现爆炸的情况。
再想象一下,如果你把一些硫磺放在火堆旁边,火焰会变得更加剧烈,甚至可能会发出刺鼻的气味。硫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会让空气变得不那么清新。
### 总结
因此,硝酸钾和氯酸钾与木炭、硫磺的混合确实是危险的,因为它们的反应可能导致剧烈的燃烧和爆炸。这个知识点在化学实验和安全操作中非常重要,了解这些反应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存储这些化学物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1c39-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2、亚硝酸盐等氧化剂遇强氧化剂时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造成危险。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的判断是 **正确** 的,选择 **A**。
### 解析
首先,我们来理解题干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1.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text{NO}_2^- \)。在某些条件下,它可以作为还原剂。
2. **氧化剂与强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强氧化剂则是那些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的物质,比如氯气、过氧化氢等。
3. **还原性**:还原性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在化学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以将其他物质还原,同时自身被氧化。
### 反应过程
当亚硝酸盐与强氧化剂反应时,亚硝酸盐会被氧化,而强氧化剂则会被还原。这种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放热反应可能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引发危险,尤其是在密闭空间或浓度较高的情况下。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突然发现锅里有一些油。你决定用水来灭火,但水和油的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火灾。这就像亚硝酸盐与强氧化剂的反应一样,虽然亚硝酸盐本身可能看起来无害,但与强氧化剂反应时却可能产生危险。
### 结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631a-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3、高锰酸钾本身易燃烧,受撞击、摩擦或受热时能爆炸,应在乙醇中密闭保存,防止撞击、震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的判断是关于高锰酸钾的性质及其安全存储的。我们来逐步分析这个题目。
### 高锰酸钾的性质
高锰酸钾(KMnO₄)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主要用于消毒、氧化反应等。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1. **氧化性强**: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2.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高锰酸钾是相对稳定的,不易燃烧。
3. **易溶于水**:它在水中溶解后呈紫色溶液,常用于实验室和医疗领域。
### 判断题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个要点:
1. **高锰酸钾本身易燃烧**:这是错误的。高锰酸钾本身并不易燃,反而是一个氧化剂,能够促进其他物质的燃烧。

2. **受撞击、摩擦或受热时能爆炸**:这也是不准确的。虽然高锰酸钾在与某些物质(如有机物)混合时可能会引发剧烈反应,但它本身并不容易因为撞击或摩擦而爆炸。
3. **应在乙醇中密闭保存**:高锰酸钾的存储并不需要在乙醇中,实际上,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即可,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
### 正确答案
因此,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B:错误**。
### 生动的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饭,桌子上有一瓶高锰酸钾和一瓶食用油。高锰酸钾就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老师,虽然它有很强的能力(氧化性),但它并不喜欢随便发火(不易燃)。而食用油则像是一个容易激动的学生,只要有一点火花就可能引发一场火灾(易燃)。
如果你把高锰酸钾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要让它和食用油混在一起,它就能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发挥它的作用。而如果你把它放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但这并不是因为高锰酸钾本身易燃,而是因为它的强氧化性。
### 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a880-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4、有机过氧化物大多其氧化性重强,但不具有刺激性和毒性。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有机过氧化物的性质
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类含有过氧基(-O-O-)的有机化合物。它们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这意味着它们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释放出氧气或氧化其他物质。这种特性使得有机过氧化物在化学合成、聚合反应和作为氧化剂的应用中非常重要。
### 刺激性和毒性
1. **刺激性**:有机过氧化物通常具有刺激性,尤其是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许多有机过氧化物在接触后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灼烧感等反应。
2. **毒性**:某些有机过氧化物也具有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它们在高浓度下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致癌。
### 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 **过氧化氢(H₂O₂)**:虽然它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但在高浓度下,它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并且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 **苯过氧化物**:这种化合物在工业中常用于聚合反应,但它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
### 总结
因此,题干中的说法“有机过氧化物大多其氧化性重强,但不具有刺激性和毒性”是错误的。实际上,许多有机过氧化物不仅具有强氧化性,还可能具有刺激性和毒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d-f248-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5、毒性物质是指经口固体LD50≤200mg/kg;粉尘、烟雾吸入LC50≤50mg/l的固体或液体。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 1. **理解LD50和LC50**
- **LD50(致死剂量50)**:这是一个衡量物质毒性的指标,表示在实验中,给定剂量的物质能够导致50%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单位是mg/kg,表示每千克体重所需的毒性物质的毫克数。LD50值越小,表示物质的毒性越强。
- **LC50(致死浓度50)**: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空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能够导致50%实验动物死亡的浓度。单位是mg/l,表示每升空气中所含的毒性物质的毫克数。
### 2. **题干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条件是:
- **经口固体LD50≤200mg/kg**
- **粉尘、烟雾吸入LC50≤50mg/l**
根据毒性物质的标准,LD50≤200mg/kg通常被认为是“有毒”的物质,而LC50≤50mg/l则是“极毒”的物质。因此,题干中的描述并不完全符合毒性物质的定义。
### 3. **判断题的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题干中的定义并不准确,因此答案是 **B:错误**。
### 4. **生动的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准备做一顿美味的晚餐。你有两种调料:一种是盐,另一种是某种强烈的化学物质(比如某种农药)。盐的LD50大约是3000mg/kg,而那种化学物质的LD50可能只有50mg/kg。
- **盐**:即使你不小心吃了很多盐,可能只会感到口渴或不适,但不会致命。
- **化学物质**:如果你误食了少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甚至死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e-3645-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6、毒性物质一般没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判断题的题干是“毒性物质一般没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我们需要判断这个说法的正确性。
**答案解析:**
选择B:错误。
**原因分析:**
1. **毒性物质的定义**:毒性物质是指那些能够对生物体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体。
2. **燃烧和爆炸的危险**:虽然毒性物质的主要特性是其对生物体的危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就没有燃烧或爆炸的危险。实际上,许多毒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是易燃的,甚至是爆炸性的。例如:
- **氢氟酸**:这是一种强酸,具有极高的毒性,但在浓度较高时也能与水反应剧烈,释放出大量热量,可能引发火灾。
- **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虽然它们的主要危害是毒性,但它们也是易燃的,能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可能引发爆炸。
3. **实例联想**:想象一下一个化学实验室,里面有各种化学试剂。某些试剂如氯仿和乙醇,虽然它们的主要危害是毒性,但如果不小心将它们放在高温环境中,或者与氧气混合,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这样的例子说明了毒性物质并不等于安全。
4. **安全措施**:因此,在处理毒性物质时,除了要注意其对健康的危害外,还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防止其燃烧或爆炸的风险。例如,实验室通常会配备通风设备、灭火器和防爆装置,以确保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e-7936-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7、腐蚀性物质是指对金属和其他材质有腐蚀作用的物质,而对人体健康没有腐蚀作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判断题的题干是关于腐蚀性物质的定义。我们来逐步分析一下这个题目。
### 题干解析
题干中提到“腐蚀性物质是指对金属和其他材质有腐蚀作用的物质,而对人体健康没有腐蚀作用。”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对人体健康没有腐蚀作用”这一部分。
### 正确答案
答案是 **B:错误**。原因在于,许多腐蚀性物质不仅对金属和其他材料有腐蚀作用,同时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强酸(如硫酸、盐酸)和强碱(如氢氧化钠)不仅会腐蚀金属,还会对皮肤、眼睛等人体组织造成严重的化学灼伤。
### 生动的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说明:
1. **强酸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实验室里不小心打翻了一瓶浓硫酸。硫酸不仅会迅速腐蚀实验室里的金属器具,还会对你的皮肤造成严重的灼伤。如果你的皮肤接触到硫酸,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形成溃疡。
2. **强碱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氢氧化钠(烧碱),它是一种强碱,常用于清洁剂中。虽然它可以有效去除油污,但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皮肤,也会造成严重的化学灼伤,甚至可能导致皮肤组织的破坏。
### 联想与总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e-bdfb-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 )18、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判断题的题干提到“氧化性物质”及其特性。我们来逐步分析这个概念,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什么是氧化性物质?
氧化性物质是指能够接受电子或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它们通常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能够促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虽然氧化性物质本身不一定是可燃的,但它们可以通过释放氧气或与可燃物质反应来促进燃烧。
### 例子分析
1. **氧气(O₂)**:
- 氧气是最常见的氧化性物质之一。它本身并不燃烧,但它是燃烧反应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比如,当你点燃一根蜡烛时,蜡烛的蜡(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和热量。
2. **氯酸钾(KClO₃)**:
- 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火药和烟花中。它本身并不燃烧,但在高温下分解时会释放氧气,促使其他可燃物质燃烧。
3. **过氧化氢(H₂O₂)**:
- 过氧化氢在分解时会释放氧气,能够加速某些物质的燃烧。例如,在某些化学实验中,过氧化氢与某些金属粉末混合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气体。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题干中提到的“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不一定可燃,但通常因放出氧或起氧化反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是正确的。因此,答案是 **A: 正确**。
### 进一步思考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氧气,火焰将无法存在。氧化性物质就像是火焰的“助燃剂”,虽然它们自己不一定会燃烧,但它们的存在却是燃烧反应得以进行的关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1c9a1-9e3f-04ed-c015-900268486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