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B、1.2
C、0.658
D、0.856
答案:AC
A、1
B、1.2
C、0.658
D、0.856
答案:AC
A. HRB400
B. HRBF400E
C. HRB500E
D. HRB600E
E.
F.
G.
H.
I.
J.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的是钢筋的牌号,特别是根据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99.2-2018 的相关规定。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帮助你理解这些钢筋牌号的含义。
### 1. 理解钢筋牌号
钢筋的牌号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
- **HRB**:表示热轧带肋钢筋(Hot Rolled Ribbed Bar)。
- **数字**:表示钢筋的抗拉强度,单位是兆帕(MPa)。例如,HRB400 表示抗拉强度为 400 MPa。
- **后缀字母**:如 E,表示该钢筋具有某种特殊性能,比如抗震性能。
### 2. 选项分析
- **A: HRB400**
- 这是一个常见的钢筋牌号,符合 GB/T 1499.2-2018 标准,表示抗拉强度为 400 MPa。
- **B: HRBF400E**
- 这个牌号中的 "F" 表示它是抗震钢筋,通常在抗震设计中使用。根据 GB/T 1499.2-2018 标准,HRBF400E 是符合标准的,但题目要求的是 GB/T 1499.2-2018 中的牌号,HRBF400E 并不在此标准中列出。
- **C: HRB500E**
- 这个牌号表示抗拉强度为 500 MPa,并且带有 E,表示它具有特殊性能(如抗震性能)。这个牌号也是符合 GB/T 1499.2-2018 标准的。
- **D: HRB600E**
- 这个牌号表示抗拉强度为 600 MPa,带有 E,表示它具有特殊性能。根据 GB/T 1499.2-2018 标准,HRB600E 并不在此标准中列出。
### 3. 正确答案
根据以上分析,符合 GB/T 1499.2-2018 标准的牌号是:
- **A: HRB400**
- **C: HRB500E**
因此,正确答案是 **AC**。
### 4.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使用不同类型的钢筋来建造一座大楼。你看到工人们拿着 HRB400 的钢筋,这种钢筋就像是建筑的“基础”,它强度适中,适合大多数普通建筑。而当工人们需要更高强度的钢筋时,他们会选择 HRB500E,这就像是给建筑加了一层“保护罩”,确保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建筑能够更好地抵御外力。
A. 400MPa
B. 500MPa
C. 600MPa
D. 630MPa
A. 79.65kN
B. 79.86kN
C. 80.99kN
D. 81.08kN
解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热轧带肋钢筋(HRB400)和下屈服强度的基本知识。
### 1. 理解下屈服强度
下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受力时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对于钢筋而言,下屈服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 2. HRB400钢筋的特性
HRB400是指一种热轧带肋钢筋,其“400”表示其下屈服强度为400 MPa(兆帕)。在工程应用中,钢筋的直径和屈服强度是密切相关的。
### 3. 计算下屈服强度
对于直径为16mm的HRB400钢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其下屈服强度(F):
\[
F = \sigma \times A
\]
其中:
- \( \sigma \) 是下屈服强度(400 MPa = 400 N/mm²)
- \( A \) 是钢筋的截面积
钢筋的截面积 \( A \)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A = \frac{\pi d^2}{4}
\]
其中 \( d \) 是钢筋的直径(16 mm)。
### 4. 计算截面积
将直径代入公式:
\[
A = \frac{\pi (16)^2}{4} = \frac{\pi \times 256}{4} = 64\pi \approx 201.06 \text{ mm}^2
\]
### 5. 计算下屈服力
现在我们可以计算下屈服力:
\[
F = 400 \text{ N/mm}^2 \times 201.06 \text{ mm}^2 \approx 80424 \text{ N} \approx 80.42 \text{ kN}
\]
### 6. 选择答案
根据计算结果,80.42 kN接近于选项C(80.99 kN)和选项D(81.08 kN),因此这两个选项是符合公称直径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HRB400下屈服强度的。
### 7. 结论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C和D。
### 8.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使用这种钢筋来建造一座大楼。每根钢筋都需要承受巨大的重量,比如混凝土和其他建筑材料的压力。如果钢筋的下屈服强度不足,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破坏,就像一根脆弱的绳子在承受过重的负担时断裂一样。因此,了解和计算这些力值对于确保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A. 420MPa
B. 540MPa
C. 650MPa
D. 730MP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GB/T 1499.2-2018 钢筋》中各牌号对应的抗拉强度特征值。在这个标准中,不同的牌号对应着不同的抗拉强度特征值,其中常见的有420MPa、540MPa、650MPa和730MPa。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理解:就好像我们平时买钢筋时,会看到不同的牌号,比如HRB400、HRB500等,这些牌号代表着钢筋的抗拉强度特征值。比如HRB400对应的抗拉强度特征值是420MPa,HRB500对应的是540MPa,HRB650对应的是650MPa,HRB730对应的是730MPa。这些数值代表了钢筋在受力时的抗拉能力,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选择合适的钢筋材料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 500MPa,钢筋拉断
B. 580MPa,钢筋拉断
C. 590MPa,连接接破坏
D. 600MPa,连接接破坏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机械连接接头的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在机械连接接头中,Ⅱ级机械连接接头是指连接接头在受力时,连接件的抗拉强度不低于500MPa。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分析选项:
A: 500MPa,钢筋拉断 - 这个选项符合Ⅱ级机械连接接头的标准,因为抗拉强度达到了500MPa。
B: 580MPa,钢筋拉断 - 这个选项也符合Ⅱ级机械连接接头的标准,因为抗拉强度高于500MPa。
C: 590MPa,连接接破坏 - 这个选项符合Ⅱ级机械连接接头的标准,因为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了590MPa。
D: 600MPa,连接接破坏 - 这个选项也符合Ⅱ级机械连接接头的标准,因为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高于500MPa。
A. 试件 1 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95MPa;试件 2 断于钢筋母材, 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90MPa;试件 3 断于热影响区,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85MPa。
B. 试件 1 断于热影响区,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80MPa;试件 2 断于焊缝,呈 脆性断裂;抗拉强度 565MPa;试件 3 断于热影响区,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590MPa。
C. 试件 1 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60MPa;试件 2 断于钢筋母材, 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85MPa;试件 3 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75MPa。
D. 试件 1 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85MPa;试件 2 断于热影响区, 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95MPa;试件 3 断于热影响区,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 575MPa。
解析:A. 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表明焊接强度足够,没有出现脆性断裂现象。
B. 抗拉强度达到一定数值,通常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的抗拉强度标准。
C. 试件断裂位置在合适的区域,如断于钢筋母材或热影响区,而不是在焊缝处。
D. 试件断裂形态呈现出延性断裂,而不是脆性断裂。
根据以上标准,分析选项可知:
A选项中,试件1和试件2均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符合要求,符合合格标准。
B选项中,试件1和试件3断于热影响区,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符合要求,符合合格标准。
C选项中,试件1、试件2、试件3均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符合要求,符合合格标准。
D选项中,试件1和试件2断于钢筋母材或热影响区,呈延性断裂,抗拉强度符合要求,符合合格标准。
综上所述,选项ABCD均符合电渣压力焊接头试验结果评定合格的标准,因此答案为ABCD。
A. 0.1%
B. 0.2%
C. 0.5%
D. 1%
A. 14%
B. 15%
C. 16%
D. 17%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的是《GB/T 1499.2-2018》标准中关于钢筋的断后伸长率的规定。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断后伸长率”。
### 断后伸长率的定义
断后伸长率是指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断裂后,原长度与断裂后长度的差值与原长度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它反映了材料的延展性和塑性,数值越大,说明材料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变形越大。
### 钢筋的断后伸长率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用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不同牌号的钢筋有不同的性能要求,其中断后伸长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根据《GB/T 1499.2-2018》标准,不同牌号的钢筋有不同的断后伸长率规定值。
### 选项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我们可以看到:
- D: 17%
- C: 16%
- B: 15%
- A: 14%
题目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断后伸长率规定值。根据标准,常见的钢筋牌号及其对应的断后伸长率如下:
-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钢筋牌号如HRB335、HRB400、HRB500等,其断后伸长率通常在14%到17%之间。
根据标准,选项A(14%)、B(15%)、C(16%)都是符合规定的,而选项D(17%)则不在常见的规定范围内,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做一个拉伸实验,手里有一根钢筋。你慢慢用力拉它,直到它断裂。假设这根钢筋的原长度是100厘米,断裂后你测量到它的长度变成了84厘米。那么它的断后伸长率就是:
\[
\text{断后伸长率} = \frac{\text{原长度} - \text{断裂后长度}}{\text{原长度}} \times 100\% = \frac{100 - 84}{100} \times 100\% = 16\%
\]
这个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了断后伸长率的计算方法,也让我们看到不同牌号的钢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 总结
A. 11.0mm
B. 15.50mm
C. 18.25mm
D. 21.50mm
解析:断后伸长率是指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断裂后两端的距离与原始标距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公称直径为14mm的热轧带肋钢筋,根据标准规定,断后伸长率应该在8%到25%之间。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原始标距,即钢筋的公称直径的一半,即14mm/2=7mm。
然后,我们根据题目给出的断后伸长量,分别计算出断后伸长率:
A: (11.0mm-7mm)/7mm * 100% = 57.14%
B: (15.50mm-7mm)/7mm * 100% = 121.43%
C: (18.25mm-7mm)/7mm * 100% = 160.71%
D: (21.50mm-7mm)/7mm * 100% = 207.14%
根据标准规定,断后伸长率应该在8%到25%之间,所以符合标准规定的是B、C、D选项,即断后伸长量为15.50mm、18.25mm、21.50mm的情况。
A. 10%
B. 9%
C. 7.5%
D. 5%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规定值。在GB/T 1499.2-2018标准中,各牌号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规定值分别为7.5%和5%。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B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