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min
B、 2min
C、 5min
D、 10min
答案:C
A、 1min
B、 2min
C、 5min
D、 10min
答案:C
A. 3%
B. 5%
C. 6%
D. 8%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混凝土标准型高效减水剂的含气量试验结果,考查的是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GB 8076-2008的规定,混凝土中高效减水剂的含气量应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
### 解析
1.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作用**:
- 高效减水剂主要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同时减少水胶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含气量是指混凝土中气泡的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比例,适量的气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
2. **标准要求**:
- 根据GB 8076-2008的规定,混凝土标准型高效减水剂的含气量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
- 在选项中,3%是符合标准的含气量,而5%、6%和8%则超出了标准的要求。
3. **选择正确答案**:
- 题目要求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含气量,正确答案是A:3%。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制作一个美味的蛋糕。为了让蛋糕更加松软,你需要在面糊中加入适量的发酵粉。如果你加得太多,蛋糕可能会膨胀得过于松散,导致结构不稳定;如果加得太少,蛋糕又会变得过于紧实,口感不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和发酵粉的作用类似,都是为了改善最终产品的性能。
在混凝土中,适量的气泡(含气量)就像是蛋糕中的发酵粉,能够帮助混凝土在强度和耐久性上达到最佳状态。过多的气泡(如选项B、C、D)就像是过多的发酵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下降。
### 总结
A. 100-105℃
B. 105-110℃
C. 110-115℃
D. 115-120℃
解析:### 题目解析
题目问的是“混凝土外加剂干燥法含固量试验的温度是多少”。根据《GB/T 8077-2023》标准的规定,正确的答案是 **A: 100-105℃**。
### 知识点理解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目的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比如提高强度、降低水胶比、改善流动性等。而**干燥法含固量试验**是用来测定外加剂中固体成分的含量。
#### 为什么是100-105℃?
1. **温度控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能够有效地蒸发掉外加剂中的水分,而不会导致外加剂的成分发生变化或分解。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外加剂的化学成分被破坏,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 **标准化**:这个温度范围是行业标准,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烤蛋糕。你需要控制烤箱的温度,以确保蛋糕既能熟透,又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烤焦。类似地,在进行混凝土外加剂的干燥法含固量试验时,温度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像蛋糕的烘烤温度一样,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 联想
- **科学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温度的控制往往决定了反应的结果。例如,某些化学反应在特定的温度下才能顺利进行,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反应失败。
-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许多材料的加工和测试都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比如,塑料的熔融温度、金属的铸造温度等,都是为了确保材料的性能达到预期。
### 总结
A. 2g
B. 3g
C. 5g
D. 10g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混凝土外加剂的干燥法含固量试验,具体是关于取样品的质量要求。根据《GB/T 8077-2023》的相关规定,正确的取样品质量是5克(选项C)。
### 解析
1. **混凝土外加剂的含固量**:
- 含固量是指外加剂中固体成分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了解含固量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2. **取样的重要性**:
-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取样的质量和数量都非常重要。取样不当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混凝土的配比和最终性能。
3. **干燥法的原理**:
- 干燥法是通过加热样品使其水分蒸发,从而测定固体成分的含量。根据标准,取样品的质量需要足够大,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 例子帮助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蛋糕。你需要准确测量面粉、糖和其他成分的量。如果你只取了一小撮面粉(比如2克),那么你可能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蛋糕,因为这个量太少了,无法代表整个配方。而如果你取了5克的面粉,这个量就足够了,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你所需的成分比例。
同样,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实验中,5克的样品量(选项C)是经过标准化的,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择过少的样品量(如2克或3克)可能会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准确,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最终性能。
### 总结
A. 75-80℃
B. 105-110℃
C. 110-115℃
D. 115-120℃
A. 0.035%
B. 0.045%
C. 0.055%
D. 0.065%
A. 21±2℃
B. 20±2℃
C. 20±3℃
D. 20±1℃
A. 60±5%
B. 50±5%
C. 55±5%
D. 45±5%
A. 60%
B. 70%
C. 80%
D. 90%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混凝土的高效减水剂及其泌水率的标准。我们先来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再分析题目。
### 基本概念
1. **混凝土**:混凝土是由水、砂、石子和水泥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它的强度和耐久性与其组成成分及比例密切相关。
2. **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是一种添加剂,能够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它的使用可以降低水胶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泌水率**:泌水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后,水分在表面形成水膜的现象。泌水率是指混凝土表面泌水的量与混凝土总量的比例。泌水率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控制。
### 题目分析
根据《GB8076-2008》标准,标准型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泌水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题目问的是泌水率不大于多少。
- **选项分析**:
- A: 60%
- B: 70%
- C: 80%
- D: 90%
根据标准,正确答案是 **D: 90%**,这意味着高效减水剂的泌水率可以达到90%但不应超过这个值。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联想。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做蛋糕。你需要把面粉和水混合在一起,制作出一个光滑的面糊。如果你加了太多水,面糊就会变得稀薄,蛋糕烤出来后可能会塌陷,口感也会变得不好。这里的水就类似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而面粉则类似于水泥和骨料。
现在,假设你在面糊中加入了一种“高效减水剂”,比如说是某种特殊的蛋糕添加剂,它可以让你在保持面糊流动性的同时,减少所需的水量。这样,你就能做出既松软又有结构的蛋糕。
然而,如果你加的水太多(泌水率过高),蛋糕的结构就会受到影响,最终的成品可能会不如预期。因此,控制泌水率就像控制蛋糕面糊中的水分一样重要。
### 总结
A. 60%
B. 70%
C. 80%
D. 90%
解析:### 1. **泌水率的定义**
泌水率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出现的水分与混凝土体积的比例。泌水现象通常是由于水分在混凝土中分布不均匀,导致水分向表面迁移。高泌水率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控制泌水率是非常重要的。
### 2. **高性能减水剂的作用**
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添加剂,能够在不增加水胶比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同时保持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使用高性能减水剂可以有效降低泌水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 3. **标准与规范**
根据《GB8076-2008》标准,标准型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泌水率应不大于60%。这意味着在使用高性能减水剂的情况下,泌水率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 4. **选项分析**
- **A: 60%** - 符合标准要求,正确答案。
- **B: 70%** - 超过标准,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 **C: 80%** - 更加不符合标准,泌水率过高。
- **D: 90%** - 极不符合标准,几乎不可接受。
### 5.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制作一个美味的蛋糕。你需要控制水和面粉的比例,以确保蛋糕的松软和湿润。如果你加了太多的水,蛋糕就会变得湿乎乎的,甚至无法成型。同样,混凝土中的水分也需要控制,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影响其使用寿命。
### 6.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控制混凝土的泌水率对于确保其性能至关重要。高性能减水剂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泌水率,而根据标准,标准型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泌水率应不大于60%。因此,正确答案是 **A: 60%**。
A. 10s
B. 20s
C. 30s
D. 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