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2天
B、 3-4天
C、 5-6天
D、 7-10天
E、 11-14天
答案:B
A、 1-2天
B、 3-4天
C、 5-6天
D、 7-10天
E、 11-14天
答案:B
A. 胸部叩击为鼓音
B. 胸部叩击为浊音
C. 纵隔移向健侧
D. 反常呼吸
E. 胸部挤压试验阳性
A. 每年1次
B. 每半年1次
C. 每季度1次
D. 每月1次
E. 每周1次
解析:好的,咱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道题。
### 题目解析
**题干:** 患者,女性,40岁,护士在对其进行乳房自我检查的指导中,正确的自查间隔时间是 ( )
**选项:**
A. 每年1次
B. 每半年1次
C. 每季度1次
D. 每月1次
E. 每周1次
**正确答案:** D. 每月1次
### 理解和解析
乳房自我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自我监测方式,帮助女性发现乳房中的异常变化,比如肿块或其他不正常的症状,从而能够及时就医和处理。以下是对选项的详细解释:
1. **每年1次 (A)**
每年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显然是不够频繁的。乳房变化可能发生得很快,尤其是早期发现乳腺癌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每年的检查不符合推荐的自我检查频率。
2. **每半年1次 (B)**
每半年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虽然比每年一次要频繁,但也不够。乳房中的变化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因此建议的频率是更高的。
3. **每季度1次 (C)**
每季度即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相对较好,但仍然略低于推荐频率。乳房自我检查的推荐频率通常是每月一次,以确保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变化。
4. **每月1次 (D)**
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是标准推荐频率。这样可以帮助女性更早地发现任何不正常的变化,及时采取行动。如果在每个月固定的时间进行自我检查(例如月经周期结束后),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掌握自我检查的规律性。
5. **每周1次 (E)**
每周进行乳房自我检查虽然可以更频繁地发现异常,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频率可能是不必要且过于繁琐的。通常,每月一次已经足够覆盖大部分异常情况。
### 实际操作建议
**乳房自我检查的步骤包括:**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建议在月经周期结束后的几天进行检查,这时候乳房不那么肿胀,更容易发现异常。
2. **检查方法**:可以在镜子前站立,观察乳房的外观是否有变化。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或异常。
3. **触摸检查**:在躺下时,用手指的圆圈动作触摸乳房,从外到内逐渐检查整个乳房区域,包括腋下区域。
### 举例说明
假设你有一个新开的商场,你每个月都会去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新店开业或者有任何变化。如果你每年才去一次,那么你可能错过了商场中发生的许多变化。同样地,乳房自我检查的每月频率能够让你更及时地发现问题。
A. 解毒
B. 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痉挛性疼痛
C. 松弛小血管痉挛,保证胰腺的血供
D. 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加强镇痛退热
E. 兴奋M受体,抑制胰液、胃液分泌
A. 暂不手术,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B. 立即手术,切除肿块
C. 立即手术,腹腔引流
D. 立即手术,切除阑尾
E. 不需要手术,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急性阑尾炎的处理方法。急性阑尾炎是由阑尾的炎症引起的急性腹痛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在本题中,患者已经发病5天,腹痛稍减轻但仍发热,右下腹可触及压痛的肿块,这些表现提示可能存在阑尾脓肿或阑尾穿孔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选项A:暂不手术,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如果存在脓肿或穿孔等严重情况,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是不够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闻及振水音
B. 肠鸣音亢进
C. 肠鸣音消失
D. 移动性浊音阳性
E. 闻及血管杂音
A. 低位肛瘘
B. 单纯性肛瘘
C. 高位肛瘘
D. 复杂性肛瘘
E. 外瘘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肛瘘的分类。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的炎症引起的瘘管形成,常表现为肛门周围肿痛、流脓血等症状。在这道题中,患者是男性,38岁,症状为反复肛门周围肿痛、流脓血,经诊断为肛瘘,需要进行瘘管切开术。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症状,结合肛瘘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推断这个肛瘘是低位肛瘘。低位肛瘘是指瘘管与肛管直接相通,通常位于肛门括约肌以下,症状较为明显,易引起肛门周围疼痛、排脓血等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肛瘘就像是地下的一条通道,连接着肛门周围的炎症部位和肛管。而低位肛瘘就像是这条通道离地面很近,容易引起疼痛和排脓血的症状,就像地下的水管破裂一样,会导致地面上的问题。因此,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症状,以及肛瘘的分类特点,可以确定这个肛瘘是低位肛瘘。
A. 直肠上静脉丛
B. 直肠下静脉丛
C. 直肠上下静脉丛
D. 直肠上动脉
E. 直肠下动脉
A. 腘动脉损伤
B. 胫后动脉损伤
C. 近骨折段血供减少
D. 远骨折段血供明显减少
E. 远骨折段完全丧失血供
A. 泌尿系结核
B. 膀胱肿瘤
C. 前列腺增生
D. 膀胱结石
E. 肾肿瘤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 维生素K